义乌贸易的发展史(外国商人在义乌)

2019-02-20 08:35 | 义乌商报

义乌贸易的发展史(外国商人在义乌)(1)

义乌是一座神奇的城市,这里每天都在创造奇迹,不可思议。”位于后宅工业功能区的浙江义乌车氏工贸有限公司内,韩国商人车峰圭说起义乌,赞叹不已。

1994年,车峰圭为找饰品配件发现了义乌市场,之后就再也不能割舍,至今已涉足工艺品、餐饮、投资等多个领域。“义乌就是我的福地”,是他平常说得最多的一句话,饱含对这座城市的感激之情。

立足市场做贸易

1994年3月,在上海发展的车峰圭懊恼地面对摆满整间办公室的饰品样品。这回,客户又打回了样品,依旧是出于难以解决的配件货源问题。

“如果有个地方,可以找齐全部的配件就好了。”这个念头一直在车峰圭的脑海里盘旋不去。半年后,他接到了一个韩国朋友的电话:“快来义乌市场,这里有你想要的各种饰品配件。”

抱着试一试的心理,车峰圭乘上了当天开往义乌的大巴。他刚进市场的门,看到里面忙碌的场景以及琳琅满目的饰品配件时,心中立刻泛起不虚此行之感,疲惫全消。

“没想到义乌市场的货这么全,在广州找不到的饰品配件在这里全找到了。”车峰圭说,“后来的半年时间,我都是义乌、上海两地跑,对义乌市场的依赖也越来越深。”

1995年2月,车峰圭开始着手将上海的工厂搬到义乌。作为第一批到义乌的韩商,他很快尝到了“喝头口水”的甜头,从义乌发出的货品在韩国供不应求。而后,他干脆趁热打铁,注册了外贸公司。

2002年,借助义乌会展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的龙头地位,车峰圭开始涉足工艺品行业,并迅速站稳脚跟。“我实在找不到像义乌这样的地方,在这里,不出门就能收集全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找到最新最便宜的产品。”车峰圭说。

与此同时,车峰圭还积极吸引韩商来义乌投资创业,于2005年组织在义韩商成立韩国商会,并当选为第一任会长,积极与会员分享经验,帮助调解纠纷等。

开拓电商驶入发展“新车道”

伴随着义乌国际商贸城一区市场开业,车峰圭的工艺品生意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庞大的国际商贸城,里面有7万家商户,义乌发展真的是超出人的想象。过去20年由我介绍来义乌投资创业的韩商很多都留在了这里,他们经常开玩笑,说韩国的东大门和南大门市场加起来还没有义乌市场的六分之一。”

如今,韩国市场上的围巾90%以上来自义乌市场。围巾也是车峰圭的主要出口货物,为他带来不少订单。

“刚开始,我经常为供货商不稳定的产品质量头疼,有一次我进了2000条围巾,最后因为颜色不对板全部返单。现在这样的情况非常非常少,义乌市场的产品质量越做越好,而且相同质量的围巾,价格却只有韩国的三分之一。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我也从2012年开始开拓线上销售渠道,凭借稳定的货源,再加上多年的沉淀,客户数量要比以前翻了好几番。”

现在,车峰圭每天都要为发送包裹而忙碌,通常早上8点他就来到办公室,和员工一起把刚运进来的十多箱货物进行分拣,凌乱的发卡、发箍、发带、卡通皮筋等货品要分别摊在至少十张乒乓球桌上才能摆放整齐,然后打包照单发送。

“义乌市场发展到现在已经非常成熟,电商换市也一直走在前列,伴随着物流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提升完善,我想义乌市场未来还会有更大的突破,我也会继续留在义乌,一直见证它的变化。”车峰圭说。

(原标题《【外国商人在义乌】车峰圭:我对义乌充满感激》,原作者黄玉洁。编辑楼菲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