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千万万的成语(跟着成语去打卡)

“千千万万”的成语典故,与安徽池州的秋浦河有关,故事的主人公是诗仙李白。

含千万万的成语(跟着成语去打卡)(1)

李白第二次流连秋浦一带,是从公元753年到公元755年,前后大约三年时间。《秋浦歌十七首》是这段时期的组诗,第十首诗最为经典:“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君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千千石楠树”的红色热情,“万万女贞林”的绿色高节,“山山白鹭满”的飘逸动感,“涧涧白猿吟”的幽远声音。尤其是运用了“千千”、“万万”、“山山”、“涧涧”的叠字,来铺陈山川风物和描绘乡土风情,达到画面感扑面而来的效果。可是最后两句却出现180度急转:“君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劝君莫要来到秋浦游览,因为白猿悲伤鸣叫的声音,会揉碎他乡游客的心灵。远离长安的李白,一方面为国担忧,另一方面感慨自己年过半百依然怀才不遇,只能寄情山水,做些交友、吟诗、访道的闲事。

含千万万的成语(跟着成语去打卡)(2)

李白在马鞍山病逝后的第四年,诗人张籍(公元约766-约830年)诞生在马鞍山和县。“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将张籍收为门生,为他写下诗歌《调张籍》:“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白、杜甫的诗歌文章并存于世,犹如万丈光芒照耀唐朝文坛。恩师韩愈勉励门生张籍认真学习李白、杜甫的诗歌,张籍觉得李白的“千千”、“万万”很有渲染气氛的感觉,于是在自己的《宿山祠》中写道:“秋草宫中斜里墓,宫中谁送葬来时。千千万万皆如此,家在城边亦不知。”

含千万万的成语(跟着成语去打卡)(3)

公元844年,才子杜牧(公元803-约852年)来到安徽池州担任刺史。他多次游历李白笔下的秋浦河,也觉得“千千”“万万”写得妙绝,所以后来在《晚晴赋》中写道:“千千万万之状容兮,不可得而状也。”千千状态啊万万姿容,实在不能完全捕捉而详尽描绘也。

秋浦河国家4A级风景区坐落在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秋浦河畔。石台县原名石埭县,南梁大同二年(公元536年)置县,已有1470多年历史。

石台县是国家首批生态经济示范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安徽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首批“中国天然氧吧”。境内群峰逶迤、雄峻叠翠、清溪潺潺、空气清新、生态优良。走进石台,可以探探寻牯牛降原始森林,挑战百丈崖户外探险,漫步仙寓山徽州古道,观赏蓬莱洞地下奇观,领略秋浦河诗情画意,体验惊险刺激怪潭漂流,品富硒有机茶,尝徽州一品锅……玩转青山绿水。

出处:

唐朝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唐朝张籍《宿山祠》诗:“秋草宫中斜里墓,宫中谁送葬来时。千千万万皆如此,家在城边亦不知。”唐朝杜牧《晚晴赋》:“千千万万之状容兮,不可得而状也。”

释义:

形容数量极多。

打卡地:

池州市石台县。

周边旅游推荐地:

九华山、秋浦河、杏花村、石台县牯牛降、蓬莱仙洞、仙寓山、升金湖等。

策划:王雷

监制:宋卫义

统筹:苏东 杨少武

拍摄:王帆 孟献刚 陈丽

视频制作:程红

手绘:愚先生文创 艾倩

出品: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新华网安徽频道

安徽旅游在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