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值得拥有的农大老宿舍(老宿中的青砖教室)

你值得拥有的农大老宿舍(老宿中的青砖教室)(1)

对老宿迁中学印象深刻的还有几口青砖教室。我们在那里读书,在那里开小差,在那里争辩,在那里交朋友,在那里挂黑板,在那里扔粉笔。在那里入学,在那里毕业。

青砖教室围绕月牙池布局,池东两排和池南一排是初中部、池西三排是高中部,一排五间,都是带走廊的,即便是雨天,学生也不会困在教室里无法活动,这个条件比起乡镇学校教室要好多了。教室地基很高,人从走廊的东西端进入,要登上两三级台阶,看着一侧的草地,很有一种“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感觉。

也许是不很古代缺乏历史价值,也许是社会发展太快老旧总被新鲜所取代,也许是我们都没成为伟大的人,这些青砖教室终究没有像三味书屋一样保存下来。画在课桌中间的三八线,刻在板凳底部的名字,早已进入火炉灰飞烟灭了。

营盘并非是铁打的,而师生总是流动的。初中的时候,班上男女比例相当,于是有好事者胡乱牵线,现在对照初心没有一对是成功的。而高中的时候,女生虽然稀罕,但朴素好学极少有人早恋。男生过剩的精力就放在一个年轻时髦声音好听的女教师身上了,在枯燥的学海中激起了一丝美好的涟漪。喜欢她自然也就喜欢她的课,英语成绩自然也就好了一些,只可惜她在我们班停留太短了。

三十多年过去了,老师教授的课程基本上都忘记了,脑海里只存留一些有趣的片段。一支粉笔在一只大手的驱动下,怎么就画成一个大圆了呢?几位同学学着试了几次,不是粉笔断了,就是无法接龙,反正都不得其法。用无锡口音装饰的普通话说得“细胞有丝分裂”很浓重,它开启了我对生物课程的认识,说“‘杂种’”不是骂人的‘纯种’才是”很特别,它极大更新我的传统观点,以至于以后心里不自觉骂人“杂种”的时候,也没有一点不文明负罪感。话说有100个柿子,每天会烂1个,你每天吃1个,将如何吃最好呢?班里的同学没人举手。老师的答案是:每天要吃第2天要烂的柿子,这样可以吃99个。由于前因背景记不得了,所以至今仍不明白当时物理老师为什么要讲这些。

初升高对于我来说没什么变化,无非就是跨越一条梧桐树下水泥路,从东侧青砖教室搬到西侧青砖教室。仅有的变化就是认识了许多新朋友和老同学,合起来成了今天的微信同学群。其中有几个小学同学竟然在高中聚在一个班里,所谓缘分我想就是如此吧。在演讲中忘词,这个那个说了好一会,还显得有点青涩,可为看一集《再向虎山行》,要让电线短路,一定有点出格了。而全班一起逃命,我想才是最搞笑的。有一年夏天,当同学们还在回味地震知识讲座的时候,头顶上突然响动了一下,几秒之内大家从教室跑了出去,看见房顶上几个工人在修理瓦片,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回来面对还蹲在桌下同学哈哈大笑。

青砖教室送走了几十届学生,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修修补补也是常事。可是再怎么修理也还是陋室,而安于陋室中学习的人古今能有几人呢?于是在有见识的师生描述其他学校楼房如何宽敞明亮的时候,同学们经常羡慕不已。而当楼房真的矗立起来的时候,才明白青砖教室对自己的重要意义。三年乃至六年的芳华都丢在那里,再也拾不回来了。那些质朴的青砖和蓝衣一起消失在时光的长河,留下的只有残缺的记忆。母校对我来讲,对我们来讲,就只剩下门口的一个名字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