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怎知竹杖芒鞋轻胜马)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怎知竹杖芒鞋轻胜马)(1)

在中学的语文课本里,苏轼是一个出现比较多的文学大家,也算是我们的老熟人了。

苏轼一生跌宕起伏,品尽人间百态,始终不失赤子之心,常常心怀天下民生,为老百姓说话。所以,苏轼到过的地方,在当地都留下了好名声。有的地方为了纪念苏轼,就取了东坡桥,东坡路,还有好吃的东坡肉。

苏轼年少成名,在二十一岁的时候进京应试,受到主考官,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赏识,名动京城。每有新作,便立刻传遍京师。做官之后,因为与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贬。又因乌台诗案,几次差点被砍头。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怎知竹杖芒鞋轻胜马)(2)

后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得势,苏轼又被重新启用。但是苏轼比较耿直,发现保守派和新党其实没有多大区别,向皇帝痛陈保守派的腐败情况,结果又把保守派给得罪了,又被贬,被流放到海南。

苏轼一生活到六十五岁,虽然屡经坎坷,但是从未失去对未来的信心,总是乐观豁达的活着,而且是积极的活着。被贬杭州的时候,带领百姓建了苏堤。被贬海南之时,又在当地办学堂,推学风,很多人不远千里去海南求学。海南这个蛮荒之地,在苏轼之前从没有进士及第,在这之后却也成了人杰地灵的地方了。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怎知竹杖芒鞋轻胜马)(3)

《定风波-三月七日》是在苏轼被贬黄州之后的第三年写的。全文如下: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的主要意思是,三月七日在去沙湖的路上下雨了,仆人拿着雨具先走了,同行的伙伴都觉得很狼狈不堪,但是我却不这么觉得。现在天晴了,写下这首词。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怎知竹杖芒鞋轻胜马)(4)

不要管那下着大雨的风吹打着树叶,不如唱着歌在雨中漫步。手握着竹竿做的手杖,穿着我这破草鞋,我怕啥,我一件棕衣就可以平静走一生。

外边的小风吹得我有点小冷,山那头的夕阳却出来了。回头看看那走过的路,回家了,管他是晴天还是雨天呢!

这首词写出了苏轼的乐观与豁达,豪迈之中透漏着对世事的看破,不慕名利,不畏风雨,任他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我自闲庭信步。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怎知竹杖芒鞋轻胜马)(5)

一个心怀家国的文学大师,在仕途屡屡受挫,却从未浇灭他积极乐观的心态。从个人而言,我也很喜欢雨中漫步,雨下的越大,心中越是狂喜,嘶吼着,吟唱着。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他自狠来他自恶,我自一口真气足。

竹杖芒鞋轻胜马,我穿着这双破草鞋,却也健步如飞,也可踏歌而行。怕什么,纵是风雨来袭,我自一袭蓑衣,又岂能拦我去路?

苏轼就是这么酷,这么飒,纵是千百年,还是我偶像。只有读懂苏轼,才能读懂苏轼的词,才能读懂他心忧天下的济世仁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