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与鲁迅论人性和阶级(梁实秋和鲁迅对骂了8年)

梁实秋与鲁迅论人性和阶级(梁实秋和鲁迅对骂了8年)(1)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人,中国近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一名用笔战斗的战士。毛主席曾高度评价鲁迅,“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鲁迅一生留下了太多经典作品,而他也因很多作品入选教科书,被称为“教材一哥”。

梁实秋(1903年1月6日—1987年11月3日),浙江杭州人,中国近代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梁实秋是哈佛大学文学硕士,他一生留下了2000多万字的著作。

梁实秋与鲁迅论人性和阶级(梁实秋和鲁迅对骂了8年)(2)

按理,鲁迅和梁实秋算半个老乡,两人都是靠一支笔吃饭的,也没有什么深仇大恨。事实上,鲁迅一生最大的论敌就是梁实秋,鲁迅骂人从来不客气,而且骂得水平有非常高,很多人都败下阵来。到了梁实秋这里,似乎失效了。在民国的文坛上,鲁迅和梁实秋长达9年的论战,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堪称近代史上第一论战。

所谓论战,通俗来说就是互怼,跟武术界的约战差不多,只不过武器是文章罢了。但是,两人的笔在论战过程中爆发出惊人的战斗,“一个似匕首、投枪奋勇向前,一个则如丈八长矛大摆天门阵”,言辞之激烈,火力之猛烈,在中国文学史上都是罕见的。

梁实秋与鲁迅论人性和阶级(梁实秋和鲁迅对骂了8年)(3)

鲁迅和梁实秋的论战始于一篇文章。1929年9月,梁实秋在《新月》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论鲁迅先生的“硬译” 》的文章。梁实秋在文章中质疑鲁迅的翻译水平,认为他是“硬译” 、“死译”,还说“稀奇古怪的句法,读了等于不读”,他说的话很直接。两人的梁子就在此结下了,之后鲁迅在《萌芽月刊》上发文回击。

梁实秋在哈佛大学读书时,他的导师是哈佛大学法国文学和比较文学教授,文学和文化批评家白壁德。在学习期间,梁实秋不可避免地受到白壁德的影响,使得他所写的文章逐渐有了精英主义的烙印。1930年,梁实秋发表了一篇名为《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鲁迅看后直接开怼。

梁实秋与鲁迅论人性和阶级(梁实秋和鲁迅对骂了8年)(4)

针对梁实秋的这篇文章,鲁迅写出了《“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对梁实秋进行全方位的反驳。鲁迅写道:“大凡走狗,虽或为一个资本家所豢养,其实是属于所有的资本家的,所以它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不知道谁是它的主子,正是它遇见所有阔人都驯良的原因,也就是属于所有的资本家的证据。”

梁实秋与鲁迅论人性和阶级(梁实秋和鲁迅对骂了8年)(5)

“走狗”一词都用上了,可见两人论战的激烈程度。鲁迅和梁实秋的论战一直持续到鲁迅去世,持续了8年时间,为此出现了许多经典文章。然而,我们发现梁实秋在鲁迅去世后没有再说过鲁迅一句坏话,这是为何?梁实秋的女儿梁文蔷给出了答案,“我父亲和鲁迅之间并没有什么仇恨,只不过两个人对一个问题的看法不同,其实他还是很欣赏鲁迅的文学的。”

梁实秋与鲁迅论人性和阶级(梁实秋和鲁迅对骂了8年)(6)

梁文蔷说的没错,梁实秋其实是很欣赏鲁迅的作品。当年台湾当局要把鲁迅的书籍列为禁书,梁实秋不赞成。梁实秋的原话是这样的:“我个人并不赞成把他的作品列为禁书。我生平最服膺伏尔泰的一句话:‘我不赞成你说的话,但我拼死命拥护你说你的话的自由。’我对鲁迅亦复如是。”

参考资料:《鲁迅和梁实秋的论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