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阅读的原则和方法 关于文献阅读前必知道的小知识

文献浩如烟海,人力难以穷尽,就仅仅只是自己关注的研究方向,文献数量也不在少数,并且文献质量也是参差不齐的。因此,为了更加有效快速的入门文献阅读这一块,需要先知晓有关文献的一些分类与相关知识,这样能有的放矢的找文献,也可以轻松辨别哪些文献可以精读,哪些文献略读即可,还有一些文献不要去读。

一、文献的分类

文献分类及引用格式如下:

(1)期刊文章(文献类型标识:J),引用格式: 

 [序号] 主要责任者。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任选)。   

(2)专著(文献类型标识:M),引用格式: 

[序号] 主要责任者。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论文集(文献类型标识:C)中析出的文献(文献类型标识:A)   

[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论文集主要责任者(任选)。论文集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文献类型标识:D)(本科、硕博毕业论文),引用格式: 

[序号] 主要责任者。题名[D]。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5)国际、国家标准(文献类型标识:S),引用格式:   

[序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发布年。   

(6)专利(文献类型标识:P),引用格式:  

[序号] 专利所有者。专利名称[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7)电子文献 引用格式:

[序号] 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8)未定义类型的文献(文献类型标识:Z),引用格式: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二、有关期刊的分类

文献阅读中最重要的一块在于期刊论文,一般来说,研究者会先读非常重要的review(综述),然后从综述中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某个具体方向点,沿着这个兴趣点去寻找相关期刊论文进行阅读。这个时候就要先辨别文章的质量,再广泛的阅读文章。

一般来说,我们通常见到以SCI、中文核心、南大核心(CSSCI)以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等来评价论文的质量,但它们具体什么意思呢,我们需要理解清楚。其实,我们通常可以简单的将论文分为英文文章和中文文章,英文文章的主要评价指标就是看其是否为SCI论文,中文文章的评价指标则看其是否为中文核心论文。

①SCI:SCI论文,是指被SCI(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即科学引文索引所收录的SCI期刊上刊登的学术期刊论文。

也就是说,SCI是一个索引数据库,它相当于一个权威的论文评价机构每年对海量的期刊进行评选,然后从中选出最优秀的学术期刊,而发表在当年被选中期刊中的论文就被称之为SCI论文。

文献阅读的原则和方法 关于文献阅读前必知道的小知识(1)

②中文核心

同理,中文核心文章是被发表在中文核心索引数据库中期刊上的论文。

从小的方面讲,中文核心指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一书收录的核心期刊,因为是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众多学术界权威专家鉴定的,又常被称为北大核心;宏观一点来说,核心期刊包括各类核心,比如CSSCI、中文核心(北大核心)、统计源核心、CSCD、EI(工程索引)等等七大数据库。中文核心、北大核心、CSCD的关系可以借鉴下图。

文献阅读的原则和方法 关于文献阅读前必知道的小知识(2)

三、总结

①我们可以通过文献类型标识来辨别所读的文献类型,例如,[J]表示该文献为期刊文章;

②研究前先读具有代表性的review

③英文读SCI论文;中文读核心论文(北大核心、CSCD、南大核心(CSSCI)、EI等)

四、小经验

①一般以学报结尾的期刊都还不错;

②除了看核心与SCI之外,影响因子也是比较重要的选择论文的评价指标;

③高被引的论文建议无论如何都要读一读。

引用一句比较有名的话:搞学问就像登山,登上一座高山,再登小山不成问题。所以科研的路上不要怕艰险,不要怕困难,努力,努力,再努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