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内高班学校有哪些(武汉高中也开设了)

武汉内高班学校有哪些(武汉高中也开设了)(1)

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首届“竞赛强基班”,多人凭借强基计划进入顶尖高校。

图片由校方提供

武汉内高班学校有哪些(武汉高中也开设了)(2)

华科附中强基班学生参观大学创新实验室。

图片由校方提供

近日,2021年高校“强基计划”启动,全国36所具备“强基计划”招生资格的高校全部发布了招生简章,并进入报名阶段。记者探访了解到,与去年相比,今年“强基高校”校测入围比例扩大,学生们可以获得更多机会凭借“强基计划”进入心仪的高校,投身基础学科研究。记者深入武汉校园了解到,武汉的领航高中里,有些率先开办了“强基班”。高中里的“强基班”和高校的“强基计划”一脉相承,采取“小班化”,并改革培养模式。配置一流师资,同时鼓励开展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表现特长、发展潜质,追求卓越。

2021年强基计划校测入围比例增加

数学是各校开设最多的专业

目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36所高校开启了2021强基计划的报名工作。记者详细对比各校去年和今年的招生简章发现,招生高校校测入围比例普遍调整到5-6倍,而2020年仅为3-4倍,入围比例扩大意味着能参与校测的学生数量增加,对于综合素质强的考生来说,通过校测和面试入选“强基计划”的机会增加。如武汉大学等从去年的4倍入围比例,提高到今年的5倍,山东大学等则提至6倍比例入围。

36所高校入围标准,均按照高考成绩85% 校考15%比例测算的综合成绩录取。除此之外,强基高校会选取一批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在高中五项学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竞赛中获得全国决赛二等奖及以上的考生,大部分高校会采取入围破格政策。

记者注意到,在已发布的2021年“强基计划”中,数学是各高校开设最多的招生专业;其次为物理学与化学;随后则是哲学、历史学、汉语言文学等专业。

高中开设“竞赛强基班”

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

随着高校招生政策的变化,记者探访了解到,武汉有高中也响应国家号召,通过同步开办“强基班”的方式,和高校强基计划“对接”,着力于基础学科优秀拔尖人才培养。

记者从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获悉,2020年学校根据高校招生制度,按照“立足高考、服务强基、个性培养”的工作目标,将原本的“竞赛班”改为了“竞赛强基班”。在2021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中,会单独设立“强基班”,旨在为有基础学科优势的学生冲击顶尖名校“强基计划”做好充足准备。

记者了解到,在2020年高考中,该校首届“竞赛强基班”的毕业生表现相当亮眼,有数位入围高校强基计划,有4位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选择了物理、数学、基础医学等基础学科。

该校2020届学生朱文政被选拔进入“竞赛强基班”,他摘得2019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银牌,获得北京大学强基计划资格,被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录取。2020届学生高进一通过北京大学强基计划被录取到北京大学基础医学专业,北京大学特别寄语她能“坚守理想、不忘初心,为医学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该校党委书记艾建红说,强基计划有15%的分数是高校自主命题设置的,难度大于高考,所以校考成绩成为人才选拔的关键。为了选拔出高校有意向的基础学科拔尖考生,选拔测试通常会加大难度。学校开设强基班,目的就是想筛选一批真正热爱基础学科的学生,能在强基计划中获得优势。

在今年已发布的2021年“强基计划”中,数学是各高校开设最多的招生专业。除了单独设立“强基班”外,该校还设置了“数学竞赛班”,选拔并培养一批数学学科拔尖学生。除了冲击竞赛奖牌外,竞赛辅导还为双一流大学强基计划做好准备。

依托高校学术资源

开设“连续培养”通道

3月24日,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华科附中”)高一“强基班”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华中科技大学引力中心参观学习。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安排了多位专家和骨干教师为华科附中“强基班”的学生们进行讲解,并带孩子们前往创新实验室参观。

2020年9月, 华科附中在高一选拔了一批综合成绩均衡优秀,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上有拔尖优势的学生组建了“强基班”。

华科附中副校长王德昌介绍,强基班依托华中科技大学强大的科研和学术资源,和高校设立的强基班培养模式一脉相承。采用小班化模式,坚持“问题引导,探究发现”的课堂教学模式,把创新思维、方法渗透到学科学习中,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自主学习时间,培养学生课程之外的能力。

“强基班”学生缪紫薇说,上周生物老师组织他们进行了生物模型制作。同学们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原料如橡皮泥、彩色卡纸、铁丝等,拼出了染色体、噬菌体模型,还有用各色橡皮泥塑造细胞结构……“这样特别的学习方法,让我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更浓厚了。”

学校通过依托华中科技大学引力实验室、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光谷实验室等大型国家级科研平台,建立学生基础创新学习中心,组织学生到华中科技大学及其科研院所,东湖高新区高新企业游学,充分借助各种教育、科技、文化资源,实施个性化教育,培养适应未来领军人才。

华科附中校长鲁周超说,强基计划的颁布与实施,优化了高中育人方式,夯实了高中“创新人才的早期培育”以及与高水平大学的“连续培养”通道。学校开设“强基班”,除了培养孩子们优异的成绩,更期望孩子们响应国家的号召,投身于基础学科的研究,把个人的价值与国家发展联系在一起。

华科附中“强基班”学生王嘉树说,爸爸是华中科技大学的教授,扎根基础学科研究几十年,每天早出晚归埋头做实验,生活很简单。“爸爸听说学校成立‘强基班’以后,极力推荐我加入,也鼓励我从事基础学科的研究。”王嘉树说,他立志将来和爸爸一样,投身基础学科研究。“我一定会努力学习,不负青春,实现抱负!”

记者杨枫 通讯员吴罕砚 赵银辉

来源: 武汉晚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