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经跟肾脏的关系(肾膀胱藏象系统原味常识)

肾,人体藏府之肾系统。

藏为肾,合府为膀胱,经脉为足少阴、足太阳,五主为骨、五藏为志、荣华为发、开窍为耳及二阴、七情为恐、五液为唾、五色为黑、五音为羽。

肾,为会意造字。从肉,臤声。

臤(qiān),意为坚固,从臣、从又,臣为臣属,为低头、屈身。又为右手,为抓取、掌握。手抓为作,足移为动。腎字,臤与肉结合,意为肾是人体起牢固掌握作用的内藏。腎后简化为肾。

肾,为人肾,本义肾藏,中医称为五藏之肾。《说文解字》:“腎,水藏也”。《释名》:“腎,引也。腎属水,主引水气,灌注诸脉也”。肾,位于腹腔,腰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右微下,左微上。

肾,为阴藏。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肾为牝藏”,牝,阴性。《素问•六节藏象论》:“肾者……为阴中之少阴”。

肾,人气在时为十一月、十二月。

人气,人身之元气。《素问•诊要经终论》:“十一月、十二月,冰复,地气合,人气在肾”。提示,在十一月、十二月注意保护在肾之元气。

肾,五行为水。

水,木、火、土、金、水五行之一。水曰润下。水行在气为坚、性为凛、德寒凄沧、化为清谧、政静凝肃、令为寒凝、变为凛冽、灾为冰雪霜雹。

肾,八卦为坎。

坎,乾、坤、坎、离、震、巽、兑、艮八卦之一。坎为水。

肾,天干为壬癸。

壬癸,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之一,用以纪日、纪月、纪年。《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肾,……其日壬癸”。肾,五行属水,水,日、月、年干为壬癸,壬癸为肾之正日、正月、正年。

肾病多起于正日、正月、正年,如《素问•藏气法时论》:“肾病者,愈在甲乙,甲乙不愈,甚于戊己,戊己不死,持于庚辛,起于壬癸”。

肾,时为冬,通于冬气。

冬,为春、夏、长夏、秋、冬五时之一。冬,五行属水,肾,时为冬,冬为肾之正时。肾病多起于冬时,如《素问•藏气法时论》:“病在肾,愈在春,春不愈,甚于长夏,长夏不死,持于秋,起于冬”。《素问•六节藏象论》:“肾……通于冬气”,通,同气相通。冬气,寒之气,其通于水,《素问•金匮真言论》:“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素问•咳论》:“乘冬则肾先受之”。

《素问•藏气法时论》:“肾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下晡静”。《素问•平人气象论》:“肾见戊己死”,肾属水,戊己为土,土克水也。

肾,嗅为腐。

嗅,鼻子辨别气味。腐,臊、焦、香、腥、腐五嗅之一。肾嗅为腐。腐,篆文本义菜里全是盐。

膀胱经跟肾脏的关系(肾膀胱藏象系统原味常识)(1)

肾嗅为腐示意图

《说文》:“咸,衔也。北方味也”。咸味,盐的滋味。《素问•至真要大论》:“咸先入肾”。《灵枢•九针论》:“咸走骨,病在骨,无食咸”。

肾主全身骨髓,骨病无多食咸也。甘味泻肾,《素问•五藏生成论》:“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素问•生气通天论》:“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

肾,所欲为坚。

坚,金文本义坚固壁垒或城墙。《说文》:“坚,刚也”。《素问•藏气法时论》:“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

肾,所恶为燥。

燥,篆文本义物体吸热而缺水易燃。《说文》:“燥,干也”,干,缺少水分。《素问•宣明五气论》:“肾恶燥”,肾为阴藏,通于冬气,冬气燥寒,同气相应,燥易伤肾,故肾恶燥。

《素问•藏气法时论》:“病在肾,……禁犯焠、㶼、热食,温炙衣”。焠(cuì),烧,灼。㶼(āi),热甚。炙(zhì),烤。无论烧烤之类的温热食物、温热类衣物,都会生燥缺水,肾恶燥,燥易伤肾,故肾病禁犯之。

肾,所伤为恐、惊、久呻、盛怒,久立,火热,用力举重,入房过度,汗出浴水,久坐湿地,强力入水,远行劳倦,大热饮冷。

恐为肾志,恐、惊太过则伤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恐伤肾”。《素问•举痛论》:“恐则气下,……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炅(jiǒng),火、热。

《灵枢•本神》:“肾,盛怒而不止则伤志,志伤则喜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以俛仰屈伸,毛悴色夭死于季夏”,怒为肝之志,肝怒太过,则伤肾志。

《素问•宣明五气篇》:“久立伤骨”。肾主骨,久立则伤骨伤肾。

膀胱经跟肾脏的关系(肾膀胱藏象系统原味常识)(2)

久立伤骨示意图

《灵枢•百病始生》:“用力过度,若入房汗出浴,则伤肾”。《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有所用力举重,若入房过度,汗出浴水,则伤肾”。

《素问•脉要精微论》:“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

《素问•经脉别论》:“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素问•本病论》:“人久坐湿地,强力入水即伤肾”。

《素问•痿论》:“有所远行劳倦,逢大热而渴,渴则阳气内伐,内伐则热舍于肾,肾者水藏也,今水不胜火,则骨枯而髓虚,故足不任身,发为骨痿。故《下经》曰:骨痿者,生于大热也”。

肾,邪留为腘。

肾之邪气,留于两腘之处。《灵枢•邪客》:“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腘,膝部后方屈膝时的凹处,俗称腿凹、膝弯。《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循髀外,从后廉下合腘中”。

《素问•金匮真言论》:“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膝”。《素问•骨空论》:“膝痛,痛及拇指,治其腘”。

膀胱经跟肾脏的关系(肾膀胱藏象系统原味常识)(3)

肾邪留腘示意图

——本文节选自拙著《五形人与治未病》第六章第五节 论藏府之肾系统

(未完待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