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为什么使秦国强大(强秦三步走这才是商鞅的高明之处和变法的精髓体现)

前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最终一统天下,但正如太史公所言:“秦所以强六世而并诸侯,皆商鞅之谋也”。

然而很多人对于商鞅变法的认识仅仅局限在书本上所列举的他当年所颁布的一系列条令,但事实上,在观于商鞅主持秦国变法过程中为秦国制定的一系列决策后不难发现,太史公所说的“商鞅之谋”绝不仅限于此。概括来说,商鞅之谋具体表现在强民,强国及对外战略的具体实施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在商鞅伟大的变法思想引领下,它们被逐步实现,最终商鞅带领秦国走上根本强大之路,因此这三个方面可以总结为商鞅为秦国制定的强秦三步走

商鞅变法为什么使秦国强大(强秦三步走这才是商鞅的高明之处和变法的精髓体现)(1)

商鞅画像

第一步,强民

公元前359年,商鞅推行《垦草令》,着手准备第一次变法,而第一次变法的目的便是强民,具体概括为如下四点:

  • 1,严密百姓基层组织,达到巩固社会安定的效果。如实行“伍什”制度和“连坐”之法,加强百姓的管理和互相监督,减少犯罪几率。
  • 2,奖励公战严惩私斗,以此来培养秦人一致对外的好战之风,提高秦军的作战积极性。如制定“军爵”制,废除“世禄”制,军爵制度的推行极大的提高了秦人的作战热忱,商鞅规定,有功封爵者,依其功爵之等次荣享田园居宅衣服等,无功者则不得享用,这一点使得秦国形成一个非常完善的社会尊卑秩序,如此情况下更可以激励民气。
  • 3,制定兵役、训练、征调等相关制度。如规定男子到了一定年龄必须服兵役,接受正规训练,役期届满退回乡里,若有战事必须应调,这一系列规定使得秦国日后有了充足的后备兵源。
  • 4,发展农业。如给予积极生产者以奖励,对于怠惰不事生产者予以严厉惩罚,除此之外,鉴于秦国当时地广人稀的现状,商鞅还提出了“给予田宅,免除三世赋税”等奖励以此来吸引韩赵魏三晋之民前来归降,为秦国开发荒置土地,以增加秦国粮产,而这一点在无形中也削弱了三晋实力,由此也能看出商鞅的远见。

商鞅变法为什么使秦国强大(强秦三步走这才是商鞅的高明之处和变法的精髓体现)(2)

商鞅变法图

“民”是国家的根本,强国必先强民,而商鞅认为强民之道在于恩威并施,这一点通过以上四点政策的实施也不难发现,所以,商鞅在定制强秦三步走的战略时,以“强民”作为强秦的第一步。但是,强民之道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因为民甚多,一日之间便想要让万民全部放弃之前所有的行为习惯而彻底遵从商鞅所制定的准则是不现实的,且强民乃是强秦的基础,若基础不牢,变法便会如梦幻泡影一般,弹指可破。

所以,在推出了第一次变法法令后,商鞅便随即停止,他要给予老秦人以适应的时间,而这个时间是十年。商鞅在这十年间探查变法在秦国推行的情况,对于不服从者予以严惩,以此来加深变法的影响力,其中“太子犯法,刑其师傅”这件事让秦人体会到国君秦孝公和商鞅推行变法的决绝,所以此后秦人无一不遵从新法,秦国成功的迈出了强秦的第一步。

在迈出第一步后,商鞅便开始着手推行第二次变法,即强秦三步走的第二步—强国

第二步,强国

公元前350年,商鞅推行第二次变法,而在第二次变法正式开始前,商鞅曾先后做过三件事,可以说,这三件事既是对强秦第一步所取得的效果的验证,也是为之后强秦第二步和第三步的成功实施埋下一个伏笔,若深入分析这三件事便能看出商鞅对于变法推进的思想之缜密以及战略眼光之高远。

商鞅变法为什么使秦国强大(强秦三步走这才是商鞅的高明之处和变法的精髓体现)(3)

秦孝公雕像

第一件事:公元前358年秦国伐韩,败韩军于西山。

这件事发生在第一次变法之初,此时中原地区形势大变,原先牢不可破的三晋联盟已经出现裂缝甚随时都会崩溃,所以才会引发后来的魏伐赵之桂陵之战和魏伐韩之马陵之战,而商鞅选择在此节点伐韩,便是对三晋联盟破裂之事实的一种窥探,因为如果三晋联盟依旧牢固,秦国即便成功实行了变法,依旧难以东出,所以商鞅必须掌握目前三晋联盟的具体情况才能有针对性的实行后期的战略决策,做到有的放矢。而且选择伐韩,是因为韩国乃三晋之中最为弱小之国,即便伐韩失败也会将秦国的损失降到最小,所以在秦国第一次变法尚未成功的情况下,商鞅决定以伐韩作为对三晋联盟的试探。

而结果证明,伐韩的成功让商鞅意识到三晋联盟确实已经出现裂痕,所以基于此种事实,在第一次变法推行后的第五年,即公元前354年,商鞅便紧接着做了第二件事。

第二件事:公元前354年秦国伐魏,取魏之少梁(今陕西韩城)。

正如同伐韩一样,商鞅选择这一年进攻强大的魏国也是综合考虑了一切因素后作出的决定,此时的魏国正竭尽全力进攻赵国并疲于应对齐国援军而无暇西顾。商鞅此次攻魏也只是一次试探性进攻,因为他不确定魏国是否会赢得攻赵的最后胜利,而当魏国军队战败消息传至秦国后,商鞅便着手准备第三件事。

第三件事:公元前351年商鞅再次伐魏,取魏国位于河西之地最重要的战略据点固阳(今陕西米脂)。

这一次的伐魏是商鞅针对第一次变法后所取得的效果的一次展示,其本质也是一次对魏国的试探性进攻,因为按照商鞅之前的规划,强秦需要走三步,目前只是走完了第一步而已,但事实证明,第一次变法非常成功,秦国顺利的将固阳收入囊中。攻下固阳后,商鞅鉴于楚国此时正与魏国交战,极力插手中原之事便决定趁机盖筑武关。武关是秦楚之间的交通咽喉,是秦国四大关之一,秦若伐楚或抵抗楚国来袭,武关是必经之地,加强武关,进可形成对楚震慑压迫之态势,退可严防楚国来犯。

商鞅变法为什么使秦国强大(强秦三步走这才是商鞅的高明之处和变法的精髓体现)(4)

商鞅剧照

所以我们最后来看商鞅所做的这三件事,先试探进攻韩国以验证三晋联盟的关系,在确定三晋联盟破裂后迅速夺取魏之少梁,固阳,使得秦国对河西旧地形成一种进逼的态势,最后筑武关,对楚国形成防御与压迫之势,做完三件事后我们会发现,商鞅的精心布置都是在为秦国的东出做准备。

不过,令商鞅没有想到的是,桂陵之战魏军虽然战败,但主力没有受损,所以在商鞅夺取固阳后不久,魏国便陆续与赵、韩讲和,而后调集主力反攻固阳,此时商鞅才完成强秦第一步,秦国的实力还不足以对抗魏国,因此秦国便归还固阳等部分河西之地以换取魏国的罢兵。

虽然夺取固阳最终以失败告终,但秦国并无多少损失,因为商鞅的两次伐魏本就是试探性进攻,而这两次试探性进攻让秦人感受到了魏国实力已经大不如从前,否则以秦魏之间积攒的几十年仇恨,魏国根本不可能如此轻易的答应秦国的议和。

所以在这种形势下,商鞅紧锣密鼓的开始了第二次变法。

公元前350年,商鞅开始第二次变法,具体内容主要概括为以下三点:

  • 1,在全国推行县治。将全国划分为三十一县,以县令主一县之政,这就使得秦国上下政令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
  • 2,废井田,开阡陌。秦国率先废除井田制度,土地不再属于各级奴隶主而允许土地买卖,土地实现私有化,这极大的激发了百姓耕种的积极性,而且土地私有化后,赋税将集中收缴于中央,这样一来百姓有了土地,国家有了钱粮,最终达到了民富,国富的效果。
  • 3,统一度量衡。这样有利于统一国家对农业及商业的施政标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控。

商鞅变法为什么使秦国强大(强秦三步走这才是商鞅的高明之处和变法的精髓体现)(5)

商鞅雕像

如果说第一次变法是商鞅针对秦国地方百姓而进行的话,那么通过以上三点便不难看出,商鞅的第二次变法则是针对整个国家机器进行的一次彻底改革,尤其是“推行县治”和“废井田开阡陌”,实乃我国历史上的首创之举,对后世封建制度亦产生了深远影响。

商鞅的两次变法实为对秦国的一次自下而上,由内而外的彻底转变,在经过商鞅的规划下,曾经那个颓废不堪的老秦国已经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充满朝气和昂扬斗志的新秦国。

秦国内部的变法已经陆续成功,接下来,商鞅便着手准备带领秦国迈出强秦的第三步,也是最后一步—按照之前规划的对外战略,收复河西旧地,正式形成秦国东出之势

第三步,实施的对外战略

在前面所讲述的强秦第二步内容里提到了商鞅做的三件事,分别是伐韩,伐魏和筑秦楚咽喉要道—武关,可以说这三件事都是商鞅为强秦第三步所做出的铺垫,亦是商鞅实施对外战略的一部分。商鞅的设想是夺回河西,占据武关,从而以居高临下之姿俯视三晋及楚国,最终形成秦国侵吞中原及荆楚的战略态势。只不过那时候变法还没有完全成功,单凭秦国实力还不足以匹敌魏国,所以伐韩,伐魏都只是试探性的进攻。

商鞅变法为什么使秦国强大(强秦三步走这才是商鞅的高明之处和变法的精髓体现)(6)

秦孝公剧照

而当国内变法彻底成功后,秦国实力已然大增,此时商鞅便结合当时魏国的处境,决意彻底改变之前的对外策略,将曾经的试探性进攻迅速转变为决战,而决战的目的就是先行收复河西

河西之地本是秦国旧地,战国初期魏国在魏文侯的治理下率先成为当世强国,公元前408年魏文侯以吴起为将,以武力夺取河西,将其纳入魏国的版图。

河西是秦国东出的门户,秦国自春秋秦穆公时期就已有东出争霸中原之志,但因东方大国晋国的牵制而不可得,后来三家分晋,魏国不仅取代晋国继续压制秦国于西陲,还武力夺取了河西之地,令秦国彻底失去东出的希望。所以此后秦国历代有志之君无不以收复河西为己任,然魏国太过强大,秦国耗时四十余年都无法收复河西,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秦孝公决心任用商鞅变法以强秦,所以,秦孝公决意变法的最初目的其实就是收复河西,对此,商鞅感同身受。

公元前341年,魏国于马陵之战大败,在此情况下,商鞅决定趁机发动伐魏之战。秦军一路势如破竹,大破魏军,俘其主将公子卬,魏国见秦国变法已成,实力已位居自己之上,便只能归还河西向秦国求和。在失去河西之地六十年后,秦国终于将其收回,而与其一起归来的,还有秦人曾经东出的意气风发。

商鞅终于带领秦人完成了强秦三步走,此后秦国一扫之前的阴霾,以绝对的实力持续压制山东六国一百多年,直至秦始皇灭六国。

商鞅变法为什么使秦国强大(强秦三步走这才是商鞅的高明之处和变法的精髓体现)(7)

《大秦帝国》剧照

结语

秦国的强大实依赖于商鞅为秦国制定的强秦三步走,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商鞅能够针对每一阶段秦国所处的内外环境而随时做出调整与决策,最终商鞅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学识完成对秦国的彻底转变,从根本上树立了秦国富强之基,为后来秦国的一统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商鞅所取得的成就足以傲然于历史之中为后人所推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