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女博士自杀案例(2008年北大女生赴美深造)

这个女孩名叫唐晓琳,在奔赴美深造之前,她曾是北大中的一位天之骄子,那个时候的她总是面带微笑,看不见一丝阴郁的气息。

南京大学女博士自杀案例(2008年北大女生赴美深造)(1)

唐晓琳毕业之后,和很多学子一样,为了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选择出国读博。她以为自己的人生将迎来更好的明天,谁知……

2017年10月的她来到了金山大桥上,然后迎着美丽的夕阳,从大桥之上一跃而下。

南京大学女博士自杀案例(2008年北大女生赴美深造)(2)

在很多人的幻想中,她的人生应该充满了鲜花和掌声,可实际上,她的尸体却孤零零地躺在了异国的海滩上。

她的身上发生了什么?

为什么一向乐观的唐晓琳会用这样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为什么读博期间的她明明发表了7篇高质量的论文,却依旧迟迟没有毕业?

南京大学女博士自杀案例(2008年北大女生赴美深造)(3)

是什么将她推入深渊?

学校那长达6页的死亡调查又为何令人愤慨?

北大才女

1985年,唐晓琳出生在山东烟台的一个普通家庭中。

唐晓琳的家庭并不富裕,她的爸爸妈妈也没啥大的文化,只是和很多家长一样将翻身的希望寄托在自己孩子的身上

南京大学女博士自杀案例(2008年北大女生赴美深造)(4)

唐晓琳很有学习天赋,即使从未上过补习班却依旧可以名列前茅。对于很多女生来说,理科是最令人头疼的存在,但唐晓琳却在理科的道路上拼杀出了一条她自己的路。

唐爸唐妈对唐晓琳说过的最多一句话便是: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要好好学习,不能辜负家里人的期望。

因为家庭教育的原因,从小到大的唐晓琳都是别人家口中的孩子。

南京大学女博士自杀案例(2008年北大女生赴美深造)(5)

她聪明能干,不仅学习好,还十分的孝顺。在校她是老师们最喜爱的那一类学生,在家她是最乖巧懂事的那一类孩子。

2004年,唐晓琳以高分成绩考入北京大学的空间物理专业。这个专业一听就特别的高大尚,但同样的也特别复杂和抽象,甚至毕业之后,如果没有取得很好的成就都难以就业。

可唐晓琳为什么要选这个专业呢?

难道是为了考进北京大学而专门挑的稀奇古怪的专业吗?

南京大学女博士自杀案例(2008年北大女生赴美深造)(6)

并非如此。

唐晓琳自小便对星空充满了好奇,她幻想着有一天可以参与到国家的航天事业之中。

2003年10月15号,当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的时候,当天晚上唐晓琳便将满屋子全部贴满了航天英雄杨利伟的海报!

南京大学女博士自杀案例(2008年北大女生赴美深造)(7)

北大的四年时间中,唐晓琳并没有选择躺平。

她清楚的明白自己的前进方向,每天一如往日保持着高效的学习。

一般来说,越是优秀的学院,校中内卷的现象便越严重,但是在向来内卷的北大环境之下,唐晓琳依旧是学院中的天之骄子。

南京大学女博士自杀案例(2008年北大女生赴美深造)(8)

2008年,唐晓琳顺利毕业,当时的她难得放松一次,和自己的几位室友一起去看了海。那个时候唐晓琳的室友便问她今后有何打算,唐晓琳想了想,同她的宿友说:“我想出国留学继续深造。”

空间物理的这个专业,就算将来取得再高的文凭,也不好就业。如果能闯出名堂来还好,闯不出来的话,完全就是浪费时间。

南京大学女博士自杀案例(2008年北大女生赴美深造)(9)

唐晓琳的很多同学都选择了毕业便去就业。

她的宿友也是这么想的,因此很不理解唐晓琳的这个做法:“我们现在已经拿到了北大文凭,完全可以凭着这个文凭去谋求一份好的高薪工作,干嘛还要跑到国外去深造啊?”

唐晓琳玩笑式地回道:“当然是为了可以参与到国家的航天事业里去啊。”

南京大学女博士自杀案例(2008年北大女生赴美深造)(10)

等周边的朋友一个个离去,唐晓琳也准备去往有着空间物理殿堂之称的美国犹他大学。

犹他大学是美国西部最著名且最古老的几所公立大学之一,它的位置坐落在盐湖城,那里也是美国最安全的城市之一。

当时的唐晓琳看中的便是犹他中的顶尖学术氛围和试验条件,她很期望可以在哪里学到知识和技能,将来回报祖国。

南京大学女博士自杀案例(2008年北大女生赴美深造)(11)

只是每年犹他的空间物理专业只招收20名学生,唐晓琳的竞争对手可以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天骄,但优秀的她,还是抢占了其中的一个名额

光彩之下

2008年的那个秋天,唐晓琳在父母的送别中,离开了自己的祖国,奔赴盐湖城。

初到犹他学院的唐晓琳看啥都是新鲜的,哪怕是路上的一个石碑牌子她都迫不及待地寻一位好心的路人帮她合影留念。

南京大学女博士自杀案例(2008年北大女生赴美深造)(12)

在没来犹他之前,唐晓琳只是想好好学习,争取早点回去。为了可以早点完成自己的学业,也为了可以节省一点开支,唐晓琳选择了直博,也就是直接攻读博士。

直博的时间一般都在4-5年,即使再慢,唐晓琳觉得以她的能力,2013年的时候便可博士毕业。她曾幻想过做科学研究路上的种种困难,或许即使耗上两三年的时间她都不一定能研究出什么结果来,但是唐晓琳觉得这些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南京大学女博士自杀案例(2008年北大女生赴美深造)(13)

她的路一向是平顺的,唐晓琳相信幸运的女神会继续关照她。

但现实却直接给他了她一棒。

本来最多五年便能完成的博士学业,硬生生地将她拖了九年之久。

这其中发生了什么?

是她懈怠了她的学业吗?

初到犹他的唐晓琳并没有因为课业的难度而松散她的学业,相反相比起很多人来说,她做得足够优秀,仅仅只是两年不到的时间,唐晓琳便因为出色的表现而完成了她的研究生学业。

南京大学女博士自杀案例(2008年北大女生赴美深造)(14)

按照她的进度走,她可以提前一年返回祖国。

可现实却是一次次的博士论文发表,一次次地被导师驳回,她就是无法拿到博士学位。

为什么无法毕业?

大概在晚上十点左右,唐晓琳和一位同样来自中国的留学生正在吃晚饭。

那位中国留学生对唐晓琳一直心存愧疚,这天她对唐晓琳说:“对不起,如果不是我的话,你应该早就可以毕业了吧。”

南京大学女博士自杀案例(2008年北大女生赴美深造)(15)

唐晓琳的手一顿,她现在的导师并不是一开始的那位导师。当初的那位导师自从和她的这位朋友闹了很大的矛盾之后,也开始顺带地排挤她的存在,最后更是拒绝再做她们的导师

没办法之下,唐晓琳只能另寻导师。

当时的唐晓琳寻了很久,却没有一个导师愿意收留她们。而在美国的制度里,没有导师的学子或是不被导师所认可的学子,即使你再优秀也不能毕业。

这人生地不熟的,又没有什么亲人朋友在这边,唐晓琳很无助。这个时候,她们现在的导师萨维兹教授找上了她们。

南京大学女博士自杀案例(2008年北大女生赴美深造)(16)

唐晓琳的导师

萨维兹教授是生物科学学院兼任物理与天文学的副教授,可他研究的领域却是病毒物理学。

唐晓琳原本攻读的是天文物理,她从事的也是航天领域方面的研究,但因为导师的原因,唐晓琳被迫跨专业地来到了生物物理,研究难度相当高的病毒RNA项目。

为了能够跟上研究进度,唐晓琳必须拿出百分甚至更多的努力。好在她天资聪颖,即使是跨专业搞研究,也没有把她难倒。

面对朋友的愧疚,唐晓琳温柔地安慰道:“这同你没关系,导师驳回我的论文,只能说明我做得还不够好,我们的导师是严了点,但心却是好的。”

南京大学女博士自杀案例(2008年北大女生赴美深造)(17)

唐晓琳和她的导师

可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唐晓琳看着盘子中尚未吃完的食物,心里也出现了片刻的迷惘。

命丧金门

2017年3月的时候,唐晓琳成功写出了她的第七篇论文,可是她的导师萨维兹教授依旧将她的论文打回,不允许她毕业。

没有导师的认可,唐晓琳便无法毕业。

可她已经在这耗了九年!

南京大学女博士自杀案例(2008年北大女生赴美深造)(18)

那天,她敲响教授的办公室房门,想问问对方不给过的原因。可她的导师萨维兹教授却只是笑着同她说:“你做得还不够好。”

萨维兹教授从不会正面回答她的这个问题,只会不断地告诉她“做得不够好”。如果换做是前几年的唐晓琳,或许便能成功地被教授搪塞过去,但是现在的她,在这上面的付出和成果天地可鉴!

她的那7篇论文全都是高质量的输出!即使让某个界内大佬见了,都得夸她一句后生可畏,但到了萨维兹教授这里,永远得到的都是“不够好”的评价!

南京大学女博士自杀案例(2008年北大女生赴美深造)(19)

唐晓琳面色苍白,她似乎明白了导师的用意。

像她这样优秀且勤奋的免费劳动力,打着灯笼都不一定能找得来。她根本就不是做的不够好,相反她是做的太好了,才让她的导师生了不想放走她这么一个免费劳动力的想法。

能拖一年是一年,这才是唐晓琳导师的真正想法!

或许她永远都不可能毕业,那她这些年的付出都白努力了吗?

南京大学女博士自杀案例(2008年北大女生赴美深造)(20)

2017年10月,唐晓琳失踪了。

一直无法联系上唐晓琳的家人和她的朋友赶紧报案,并花费重金发布寻人启事。

这时一位自称是唐晓琳朋友的人向警方提供了一条信息:“不久前,晓琳曾跟我说过想去金门大桥看看那里的风景。”

这位朋友还告诉唐晓琳的家人,说唐晓琳这些年患上了抑郁症,最近更是出现了自我伤害的现象,他现在很担心,希望可以早日找到她。

南京大学女博士自杀案例(2008年北大女生赴美深造)(21)

当时的这位朋友在朋友圈里发了一张关于金门大桥的风景图。配文道“无法理解,这么美丽的地方为何会成为自杀者的首选地。”

唐晓琳在下面回道:“可能是觉得太美了吧,如果有机会的话我其实也很想去看看。”

南京大学女博士自杀案例(2008年北大女生赴美深造)(22)

连接两岸的金门大桥,不论是白天还是黑夜都十分美丽。当你站在桥上的时候,便能看到旧金山湾的壮阔水景。而每当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洒下来的夕阳更是把红色的金门大桥和美丽的海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但是这座美丽的大桥却还有另外一个名字——“死亡大桥”

自从金门大桥通车以来,在这个地方轻生的人就没有断过。曾有警方拦下过那些跃跃欲试,想从这里了却一生的人们,当他们问道为何要选金门大桥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觉得:“这里很有可能便是通往天堂的地方。”

南京大学女博士自杀案例(2008年北大女生赴美深造)(23)

2017年10月6日晚,唐晓琳的尸体在冰冷的海湾被警方发现。

2017年10月10日早,犹他大学里的中国留学生们收到了一封邮件。邮件表示,来自中国的研究生唐晓琳已经离开人世,但离开的原因和地点都没有在邮件中表明。

唐晓琳死后,她的导师萨维兹教授第一时间便删除了科研团队中所有关于唐晓琳和另一名中国女士的相关资料。

这种反常的做法让无数中国留学生们怀疑唐晓琳的死是不是与这位导师有关?

南京大学女博士自杀案例(2008年北大女生赴美深造)(24)

而当他们得知唐晓琳考了七年博士,发表了7篇文章却依旧没有毕业之后,更是觉得萨维兹教授的存在不公平对待的嫌疑!

唐晓琳的死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骚动,很多同校的学生都要求学校彻查这里面的缘由。

南京大学女博士自杀案例(2008年北大女生赴美深造)(25)

迫于来自中国方的舆论压力,2017年10月13日犹他学校特意聘请了佛罗里达的知名律师事务所,对该校中所有与唐晓琳有关联的40多人进行访谈和调查。

南京大学女博士自杀案例(2008年北大女生赴美深造)(26)

最后,该事务所给出了一份多达6页的研究报告。

调查结果

报告中显示,在攻读博士的过程之中,唐晓琳并不是唯一一个被推迟毕业的学生。还有很多像唐晓琳一样的人被她的导师压榨着,经常性做一些超出预期的工作。

南京大学女博士自杀案例(2008年北大女生赴美深造)(27)

唐晓琳所在的那个实验室内气氛十分紧张,时而大吵大闹的现象并不罕见。而唐晓琳的导师会故意放出有限的资源,让抱团的学生为争夺资源而分裂,强化这种紧张的氛围。

南京大学女博士自杀案例(2008年北大女生赴美深造)(28)

那些学生为了可以得到老师青睐,早点毕业,会更加地为他们拼命工作,不分昼夜。希望可以早点毕业的唐晓琳更是经常性的晚上凌晨的时候,还在实验室里为她的导师检验数据。

哪怕是周末休息的时间,也从未松懈过。

南京大学女博士自杀案例(2008年北大女生赴美深造)(29)

对此,唐晓琳的一位朋友表示:“自从晓琳换了导师之后,除了最开始的那两年,就没有一天是笑着,哪怕是天色再晚,她都要守在实验室里,还要时常性的忍受来自导师的贬低。”

唐晓琳的导师这么压榨他的学生,其他导师难道就不知道吗

研究结果表示,派系化的老师脾气都很暴躁,彼此之间不相问闻。也就是说,哪怕只有一墙之隔,其他系的导师和学生也不知晓唐晓琳这边的情况。

南京大学女博士自杀案例(2008年北大女生赴美深造)(30)

所以当唐晓琳死讯传到那些中国留学生的耳中时,才无比震惊。很多人不敢相信,那么一个天之骄子,就这样陨落了。

那唐晓琳为什么不自己站出来,反抗她的导师呢?

研究结果表示,学校中国际学生参与师生团体以及研究生咨询委员会的数量少。这些学生因身处异国,很多像唐晓琳一样遭遇不公平待遇的留学生,在面对这些负面的经历时都选择忍气吞声,然后期盼早点毕业。

南京大学女博士自杀案例(2008年北大女生赴美深造)(31)

本来,导师的作用只是用于监管学生的学习进度,为那些优秀学子提供合适的研究方向,帮他们撰写推荐信和签证相关文件,引导一个个优秀学子顺利毕业。

但是在很多学院里,因为学校自身管理不当的问题,让某些导师的权利在那些初来乍到的国际学生面前无限放大,这才造成某些导师为牟已利,滥用手中的职权!

南京大学女博士自杀案例(2008年北大女生赴美深造)(32)

长达6页的报告汇聚在一起,向我们证实了唐晓琳的学习课程被他的导师故意推迟,可以毕业的机会可谓遥遥无期。

只是除了以上几点原因以外,报告中更多的还是强调唐晓琳自身的心理问题,而非承担校方责任。

死亡后续

唐晓琳死后,她的导师被暂停招生,所处院系的主任也被撤职,更换了他人。

校方为唐晓琳的死而深感悲痛和遗憾,他们对外宣称一定会对学院进行整改和彻查,将公平和正义还给广大的学生们。

南京大学女博士自杀案例(2008年北大女生赴美深造)(33)

唐晓琳去世后,她的爸爸一夜便白了头,妈妈更是每每听到孩子的名字泣不成声。

因为太过悲痛,这对父母拒绝任何媒体的采访。只是默默地奔赴美国,将他们的女儿带回自己的祖国,唐晓琳的父母曾和他人表示:如果当初没有同意女儿出国就好了。

南京大学女博士自杀案例(2008年北大女生赴美深造)(34)

唐晓琳父母

尽管那个时候的国内科研还没达到美国的那种地步,但最起码,自家孩子在自家祖国中是安全的。

在中国老师的教育观念中,自己教授的学生若是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便是他们内心的骄傲,倘若自己教授的学生可以在这个社会上闯出什么名堂来,更是由衷的感觉无比自豪!

中国的导师很少出现压榨自己学生的现象,即使真的发生了这种类似的情况,生长在自家国土上的孩子也不会像是在国外那样畏手畏脚、忍气吞声那么久

南京大学女博士自杀案例(2008年北大女生赴美深造)(35)

唐晓琳死后,她苦等了九年多的博士学位最后得以追授。

但迟来的证书又有何意义?

唐晓琳的悲剧并不只是特例。

南京大学女博士自杀案例(2008年北大女生赴美深造)(36)

与我们想象中的那种光鲜亮丽、前程似锦不同,很多出国留学的学子,尤其是那些科研工作者们,他们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反反复复失败的实验和“永远也不会出成绩”的研究项目,他们还要忍受导师的贬低和辱骂,甚至面临“导师不让毕业”的困境。

南京大学女博士自杀案例(2008年北大女生赴美深造)(37)

可这些科研工作者为什么要冒着压根找不到合适工作,甚至无法毕业的风险,继续深造呢?

因为他们也曾怀揣梦想,也想报效祖国。

很多的时候,他们并非没有努力,他们长久地逗留在国外也并非不爱自己的祖国,或许他们只是被国外的那些别有用心的“导师”绊住了手脚,就像唐晓琳一样。

南京大学女博士自杀案例(2008年北大女生赴美深造)(38)

“适当地舍弃,才能有所拥有,就像蒲公英一样。”

愿广大在外留学的学子可以懂得此话中的含义,也愿所有为祖国效力的工作者永远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完-

编辑|小云 配图|小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