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江湖术语竟源自这位皇帝的荒诞行为(这一江湖术语竟源自这位皇帝的荒诞行为)

在我国的古代,有这样一类人,持刀挂枪聚集于山野偏隅之地,行除暴安良、劫富济贫之举,称之为“绿林好汉”古时绿林好汉大多是身逢乱世,官逼民反,落草为蔻的人最早的“绿林好汉”就是一个不顾社会实际,醉心于创新改革,胡乱施政的皇帝给逼出来的,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这一江湖术语竟源自这位皇帝的荒诞行为?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这一江湖术语竟源自这位皇帝的荒诞行为(这一江湖术语竟源自这位皇帝的荒诞行为)

这一江湖术语竟源自这位皇帝的荒诞行为

在我国的古代,有这样一类人,持刀挂枪聚集于山野偏隅之地,行除暴安良、劫富济贫之举,称之为“绿林好汉”。古时绿林好汉大多是身逢乱世,官逼民反,落草为蔻的人。最早的“绿林好汉”就是一个不顾社会实际,醉心于创新改革,胡乱施政的皇帝给逼出来的。

西汉自武帝以后,以外戚辅政,经数十年朝政震动,逐步演化为外戚擅权。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后之一,在位六十余年,先后辅佐了四个皇帝,长期把持朝政大权。王政君的侄子王莽凭借姑母关系获封大司马,并以太后名义执掌军政事务,独揽朝中大权。公元前八年篡汉称帝,改国号为“新”,建元“始建国”。

王莽给国号立为“新”,改长安为常安,作为新朝都城。甚至连篡位方式都进行了创新,通过符命禅让作皇帝正是前无古人的“壮举”。王莽堪称是古代帝王界标新立异的“典型人物”,“创新”成为其最主要的工作。

一、币制改革

货币作为商品流通工具讲究的是稳定性,汉武帝时期开创了中央统一发行“五铢币”的壮举,极大地促进了汉朝经济的发展。王莽一上台就迫不及待地改革币制,与以前单一币值不同,创造性的实施多币值概念(相当于人民币中分一、五、十、二十、五十、一百等不同币值),共二十八种货币,换算起来十分困难,因此流通非常不便。王莽时期多次币改,铸币质量越来越差,币制也极为混乱。王莽币制改革期间,物价飞涨,社会经济十分混乱,黎民百姓深受其害,民用破业而大陷刑,不少人甚至在市场上痛哭。

二、颁布“王田”“私属”令

王田私属令,将全国土地收归国有,奴婢改称“私属”,不得买卖。王莽改革田制,本意是解决农民失地问题,但新法颁布后,更多的土地所有者失去了生活来源,反对声四起,不得不在短短三年时间就废除了王田令。

三、实行五均、赊贷及六筦(管)

五均实质上是延续汉武帝的政府干预市场价格体系的政策,但创新的是用税收杠杆来平衡物价。

赊贷相当于最早的国有银行贷款体制,不仅经商可贷款,而且创新性地开发了婚贷、丧贷、消费贷等。

六筦。“筦”即“管”就是由政府管理六种经济事业,即:酒、盐、铁由国家专卖,铸钱由国家专营;向取利于名山大泽的养蚕、纺织、缝补、工匠、医生、巫、卜、樵夫、渔民、猎户及商贩征收山泽税;加上五均赊贷,合称为“六筦”。

五均、赊贷及六筦政策大多是依靠一些富商大贾,他们利用特权同官僚、地主互相勾结,肥己营私,囤积居奇。原来为平抑物价防止商人渔利的五均,也变成官吏贱买贵卖从中谋利的机构,结果给普通百姓带来更大的痛苦。

王莽在改制中,力图创新,却不顾实际,不仅没有解决西汉末年以来的社会问题,反而加重了老百姓的生活、赋税负担,社会动荡,国库空虚,加之当时天灾严重,造成了民众生存难以为继。因此于公元十七年全国发生蝗灾、旱灾,饥荒时,各地农民纷起,这其中影响力最大的就是“绿林起义”。

新市人王匡、王凤在绿林山(今湖北省京山市大洪山)发动起义。绿林军势如破竹,很快攻占数个重要城市,进逼长安。长安民众发动起义,攻入未央宫,王莽被义军杜吴杀死,后又被愤怒的臣民分尸鞭挞。王莽新朝覆灭。

由于绿林军推翻了王莽的政权,从此以后,绿林也就成了劫富济贫、替天行道的英雄豪杰的代名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