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笔下的美食你都尝过吗(再谈汪曾祺的昂刺鱼片)

文/柳成荫

汪曾祺先生算是一位食客,不可称为美食家。

所谓的美食家,以善于品评食物,善于对美食从色、香、味、形方面提出专业独到的见解,并善于把美食推荐给吃货们的人。与以饱口腹是务的饕餮者和旨在阐释食道、诠说食论的食学家不同,美食家是以快乐的人生态度对食品进行艺术赏析、美学品味,并从事理想食事探究的人。

故,汪曾祺先生只能算“阐释食道、诠说食论”之人,算是“食学家”。

汪曾祺笔下的美食你都尝过吗(再谈汪曾祺的昂刺鱼片)(1)

汪曾祺先生

自陆文夫先生笔下的朱自冶之后,再无美食家,不容置疑,达到朱自冶境界的吃货至今未显山露水,更没有出头露面。汪曾祺先生固然达不到那种境界。小说中的人物是虚构的,现实中的汪曾祺是活灵活现的,没有水分。

汪曾祺算是一个厨子,炒菜的,每有来客,去市场上挑点食材,到家后系上围裙,装模作样地摆弄一下,还真做出一桌子菜来,这是事实。大凡有点文学功底的作家都能烧几道菜,文字的需要叫“体验生活”,蔡澜、张大千即为此类,汪曾祺也算得上。

汪曾祺算是一个馋鬼,是见到美食是不会轻意放过的主儿,用高邮话来说叫“捣嗓子”,其意思可能是“吃不下还吃”,我不是高邮人,只是猜想。好一个“捣嗓子”,捣出了“咸菜茨菇汤”、“鳜鱼”、“炒米和焦屑”、“端午的鸭蛋”,硬是捣出了一个“昂嗤鱼”的两腮边“蒜瓣肉”来,说是“有大拇指大,堪称至味”,至今厨师不解,也算无人能透悟“蒜瓣肉”的真谛。

故,说汪曾祺先生是“作家里的厨子,厨子里的作家”并不为过。

高邮“汪小馆”的成立,旨在把汪老文章里的菜肴登入菜谱,端上餐桌,发扬光大,让读者现实中体验一下汪老的笔下高邮美味。谁料,还真难住了小馆大厨。汪曾祺先生的昂嗤鱼文中描写了“腮边蒜瓣肉”,“炒昂嗤鱼片谓之‘炒金银片’,亦佳。”然,昂刺鱼是否有“腮边大拇指大的腮肉”?厨师茫然。

高邮的张先军先生曾在《高邮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半边嫩玉半边金——汪氏家宴之“金丝鱼片”》的散文,提及过汪老的“炒金银片”,算是彻底解读了汪曾祺先生的“昂嗤鱼腮肉”之说。原文如下:

“汪曾祺先生在散文《故乡的食物》中写到‘昂嗤鱼’,‘昂嗤鱼’通常也是汆汤,虎头鲨是醋汤,昂嗤鱼不加醋,汤白如牛乳,是所谓奶汤。昂嗤鱼也极细嫩,腮边的两块蒜瓣肉有大拇指大,堪称至味”。

“《故乡的食物》发表于1986年5月,那时汪老应该还没吃过‘金丝鱼片’,否则,肯定会在文章中有所记载。需要说明的是,昂丝鱼腮边的两块蒜瓣肉不是很大,制作‘金丝鱼片’用的是昂丝鱼身体两边两片鱼肉,带鱼皮,所以才会‘半边嫩玉半边金’。倒是黑鱼、鳜鱼的两腮蒜瓣肉有大拇指大,高邮湖西一带叫做‘老脸肉’,据说小孩子不能吃,吃了会脸皮厚,当然是杜撰的了。”

汪曾祺笔下的美食你都尝过吗(再谈汪曾祺的昂刺鱼片)(2)

张先军文章截图

张先军先生之文可谓一针见血,“那时汪老应该还没吃过‘金丝鱼片’”,那“炒金银片”只是道听途说了。

笔者也算是一枚食客,虽达不到陆文夫、汪曾祺二位的美食境界,也算得上“捣嗓子”队伍里的“贪吃之人”。为了体验生活,专门开了家饭店,以里下河地区的农家土菜及江鲜、河鲜为主题。读及汪曾祺先生“昂嗤蒜瓣肉”之后,买回来数斤野生昂刺鱼,想炒盘“金银片”,奈何,腮肉并无拇指大,唯有米粒大小,直呼“文人不可信也”。

汪小馆的厨师还算精明,既然“腮肉不可取”,何不用“鱼身作菜”,“炒金银片”无望,那干脆来一道“金丝鱼片”,用昂嗤鱼肉成菜,也算是对汪曾祺食单的“嵌缝”填补。然而,金丝鱼不可得,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淡水鱼里的贵族,总感觉此菜名不伦不类。何不以“炒昂嗤鱼肉”定性?更妥,更贴切。

金丝鱼是金丝鱼,昂嗤鱼是昂嗤鱼,不可混淆。

汪曾祺笔下的美食你都尝过吗(再谈汪曾祺的昂刺鱼片)(3)

汪小馆的炒金丝鱼片

汪曾祺先生也算得上是执着之人,也这因为他的执作精神鼓起了他创作的勇气和激情。汪先生也因为执着而被冷落过。汪先生的名作《异秉》脱稿之后,在北京的两大刊物吃了闭门羹,理由为“不像小说也不像散文,不规范。”执着的汪先生并未作罢,又寄到江苏作协的《雨花》杂社,作家兼编委我叶至诚伙同陆文夫、方之、高晓声说服《雨花》主编顾尔镡,最终在《雨花》杂志上发表出来。“从此,汪曾祺的作品就像雨后春笋,在各大刊物出现(注:陆文夫语)”。故,评论汪曾祺先生在世时没有太大的影响力,过世后名声大振,算是大器晚成的文学家,不为过。

汪先生说:“我的作品内在的情绪是欢乐的,我们今天应该欢乐。”公正客观的评价,汪曾祺“实近儒家”。他爱他人,爱家人,爱自己,爱事业,爱祖国,爱家乡,爱祖国的山山水水,爱家乡的风光、风物、风情、风俗,爱得是何等的真挚与深沉。他爱中国的传统文化,古今文化都爱。

正因为这一执着的爱,才成就了汪曾祺先生独特的创作风格。

更执着的的是,汪曾祺公开发文怼袁枚,清•袁枚以《随园食单》著称,汪曾祺怼他:“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袁枚身为乾隆才子、诗坛盟主,其《随园食单》是其四十年美食实践的产物,细腻地描摹了乾隆年间江浙地区的饮食状况与烹饪技术,是清代一部非常重要的中国饮食名著,至今无人推翻,唯汪曾祺先生算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之人。

54年之后,汪曾祺和袁枚一样,其“炒金银片”也成了“听来的”,岂不是不谋而合?

汪曾祺笔下的美食你都尝过吗(再谈汪曾祺的昂刺鱼片)(4)

清•袁枚,名著《随园食单》

笔者评论汪老的美食文章,用“张冠李戴”述之,有人评论我“狂妄自大”,既然汪能评袁,焉有柳不可评汪之理?

#高邮#​#扬州#​#扬州身边事#​#高邮身边事#​@扬州网​@扬州晚报​@扬州生活网​@新华扬州观察​@青春高邮​@高邮发布​

汪曾祺笔下的美食你都尝过吗(再谈汪曾祺的昂刺鱼片)(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