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最经典的15首诗解读(杜甫仅用一首诗)

文/蓝梦岛主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诗圣”杜甫是唐朝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大多反映社会面貌,描述民间疾苦,悲天悯人,忧国忧民,故有“诗史”之称。

杜甫一生波澜起伏,命运坎坷不平,有幸生在了“开元盛世”,却不幸赶上了“安史之乱”,既目睹过盛唐繁华,也亲历过国破家亡,所以,他的眼中有沧桑巨变,他的笔下有历史变迁。

杜甫最经典的15首诗解读(杜甫仅用一首诗)(1)

(“诗圣”杜甫)

安史之乱后,杜甫流落到江南一代,之后又一路由岳阳漂泊到潭州。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暮春时节,已是垂暮之年杜甫信步街头,忽然听到了熟悉的歌声:“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杜甫循声望去,只见人群围拢中,一位衣衫褴褛的老者正在弹唱王维的《相思》,一曲唱罢,听者无不落泪。杜甫定睛一看,那位两鬓斑白的歌者不是别人,正是曾经的宫廷乐师李龟年。

杜甫最经典的15首诗解读(杜甫仅用一首诗)(2)

(音乐家李龟年)

此情此景,杜甫抚今思昔,不禁感慨万千,写下一首《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大意是:我们曾在岐王宅邸经常相见,也曾在崔九堂前多次聆听您的美妙歌声。如今江南风景正好,我在落英缤纷的暮春时再度与君重逢。

杜甫最经典的15首诗解读(杜甫仅用一首诗)(3)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曾几何时,李龟年凭借天籁之音深得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恩宠,因此红极一时,常受邀在贵族豪门歌唱。皇亲国戚主动结交他,文武百官上赶着巴结他,连王维、李白这样的大诗人,也争相为他写歌词。

作为大唐王朝最声名显赫的音乐家,李龟年的歌声,曾是“开元盛世”的文化缩影,承载着盛唐气象。

极盛时期的李龟年,身居高位,万众追捧,一曲引吭高歌,皇帝伴奏,贵妃伴舞,或唱李白的《清平调》,赞美大唐贵妃的倾世之貌,或唱王维的《伊州歌》,倾诉痴男怨女的相思之苦。

杜甫最经典的15首诗解读(杜甫仅用一首诗)(4)

(皇帝伴奏,贵妃伴舞)

杜甫年少时,曾与李龟年有过数面之缘。当时,李龟年是岐王和崔九家中的座上宾,而杜甫因才华卓著,也曾有幸得到二者青睐,时常出入贵族门庭。

这里的岐王是指唐玄宗的弟弟李隆范,因避讳李隆基名讳改名李范。而崔九则是指中书监崔涤,在兄弟中排行第九,遂得其名。

岐王李范与中书监崔涤,一个是皇亲国戚,一个是朝廷重臣,他们都是盛唐时期的代表人物,又都以喜欢结交文人雅士而著称,故而成了杜甫结识李龟年的纽带。

杜甫最经典的15首诗解读(杜甫仅用一首诗)(5)

(《妖猫传》里的盛世景象)

开元时期的杜甫和李龟年,是生活在盛世里的文人雅士,他们或写诗,或唱歌,尽享精神愉悦,他们从未想过,这盛世有一天会过去,他们一厢情愿地以为,大唐会永远美好,盛世会千秋万代。

所以杜甫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这里的“寻常见”与“几度闻”,看似随意,实则用词精准,轻描淡写间,既有“当时只道是寻常”之意,又有“物是人非事事休”之感。

后两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采用强烈对比,用江南风景的美好,反衬李杜重逢的落魄,描绘出一幅乱世之中百姓流离失所的场景,触目惊心,引人垂泪。

杜甫最经典的15首诗解读(杜甫仅用一首诗)(6)

(杜甫像)

后人评曰:“上二句极言其宠遇之隆,下二句陡然一转,以见盛衰不同,伤龟年亦所以自伤也。”

曾经的李龟年,是出入贵族豪门的宫廷名伶,如今的李龟年,却流落街头,以卖唱为生。杜甫的这首《江南逢李龟年》,借李龟年的人生遭遇,一方面寄寓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眷恋之情,另一方面表达了诗人对“安史之乱”后国事凋零的感慨。

全诗虽然只有短短4句,区区28个字,却反映出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内容丰富,寓意深远,堪称史诗级的巨著。

(本文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