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福克斯买的人不多(为什么大家都不买福克斯了)

福特福克斯,一个车圈耳熟能详的名字,一个与速腾、卡罗拉、思域、轩逸称霸紧凑级销量榜前五的美裔欧洲黑马,也是当年唯一一个在操控性能上与高尔夫掰掰手腕的车型。

如今,我们依旧能在紧凑级轿车销量榜上看到老对手的影子,然而福克斯却如跌落神坛般,进入了吃瓜群众的行列。是什么让福克斯这一曾经的黑马如今销量惨淡?

为什么福克斯买的人不多(为什么大家都不买福克斯了)(1)

- 靠“独家运动”上位的历史不复存在

为什么福克斯买的人不多(为什么大家都不买福克斯了)(2)

自长安福特国产二代福克斯以来,福克斯在车迷的心中自带运动属性,在那个日系紧凑级中规中矩的年代,以年轻、个性、运动主打的福克斯成为了年轻人的不二之选。

为什么福克斯买的人不多(为什么大家都不买福克斯了)(3)

另一方面,二代福克斯亮相的年代正值高五缺席中国市场的年代,四代高尔夫虽依旧保持着德系操控的高标准,却在空间实用性上败下阵来,时代烙印也让它失去了一定的竞争力。

而06年上市的速腾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对福克斯三厢构成了威胁,与五代高尔夫同平台,拥有着顺应那个时代的设计以及大众一贯的水准,作为这一级别的标杆,速腾一直引领着紧凑级轿车行业的标准。

对于福克斯而言,市场冲击并不大,其一在二代福克斯销售的中后期,两厢车一直是福克斯车系的畅销主力,因此对两厢车有购买诉求的的部分消费者对于速腾可能并不感冒。

为什么福克斯买的人不多(为什么大家都不买福克斯了)(4)

其二福克斯的定位人群一直都是崇尚动感个性、在有限预算内对动力和驾驶有一定诉求的消费者。而在相同预算下,能够购买到的速腾仅仅是一台源自宝来的1.6发动机,动力疲软成为了速腾1.6的共识。

因此福克斯是幸运的,紧凑级市场选择的匮乏;国产车的不成熟;合资紧凑级车型中日系大多走舒适路线;法系车型饱受设计的诟病并且迟迟没有推出两厢版本;德系两厢标杆的缺席;种种因素让长安福特尝到了运动型紧凑级轿车这一市场的甜头,也迅速在这一细分市场站稳了脚跟。

然而攻城容易守城难,反观现在的紧凑级市场,依旧是崇尚年轻、个性,对动力性操控性有一定诉求的市场,换句话说现在的市场就是福克斯早年的市场定位。

为什么福克斯买的人不多(为什么大家都不买福克斯了)(5)

为什么福克斯买的人不多(为什么大家都不买福克斯了)(6)

这其中不乏昔日的老对手,如秒天秒地秒空气的思域十代、源自TNGA架构被媒体夸上天的全新卡罗拉、雷凌,还有从六代后就再无缺席的高尔夫。

为什么福克斯买的人不多(为什么大家都不买福克斯了)(7)

为什么福克斯买的人不多(为什么大家都不买福克斯了)(8)

同样在这一市场中也注入了不少新的血液,比如近期耳已听到起茧的国产品牌领克以及来自宝马的特供车前驱1系。而如今的福克斯又在哪呢?

为什么福克斯买的人不多(为什么大家都不买福克斯了)(9)

- 一步一坑,

消费者不喜欢什么就来什么

很遗憾,在经历了数次换代、马丁脸风波以及同质化市场的多重引导下,福克斯意外地走入了“韩流”风潮。如果将当年的福克斯比作一个血气方刚的少年,如今的福克斯真的可以用油腻来形容。

为什么福克斯买的人不多(为什么大家都不买福克斯了)(10)

中低配1.5、1.0T的动力完全看不出和运动有什么联系,而外观设计也因为效仿马丁脸而变得毫无个性可言。时代的变化带走了福克斯所有的特点,带来的只有这个时代下同质化的需求。

全新福克斯是同质化市场最具代表性的失败典型。

紧凑级轿车中有三个最敏感的词汇:三缸、双离合和扭力梁。福克斯便在敏感词汇的最敏感时期做了最冒进的决定。

在2014年,福克斯的全年销量一举超过18年的当家花旦朗逸,仅次于国产“秋明神车”五菱荣光,以39万辆的数据居于亚军;然而到了15年,这个数据变成了24万余量,仅位于全年车型销量的二十位,自此以后福克斯便一蹶不振,消失在了车迷的视野。

为什么福克斯买的人不多(为什么大家都不买福克斯了)(11)

为什么福克斯买的人不多(为什么大家都不买福克斯了)(12)

为什么福克斯买的人不多(为什么大家都不买福克斯了)(13)

而15年的7月,正是福克斯引进3缸Ecoboost的时间,也是中国市场推广三缸发动机的初期,似乎所有采用3缸机的车厂都遭遇了这段黑色时期,例如宝马(MINI)、Volvo的T3车型。

为什么福克斯买的人不多(为什么大家都不买福克斯了)(14)

即便现在,很多人依旧对三缸发动机存在芥蒂,想想领克03上市初期3缸 双离合的搭配质疑无数,近期海外版本飞度宣布换装1.0T三缸机令车迷一片哗然。

因此福克斯并非个例,而是消费者普遍对于三缸的质疑以及非议。然而纵观上述车型,宝马拥有同级无可比拟的品牌名誉度和口碑(当然国产3厢1系情况与福克斯别无二致),Volvo即使低配采用三缸发动机,向上依旧能找到四缸的T4甚至更高性能的版本。

为什么福克斯买的人不多(为什么大家都不买福克斯了)(15)

为什么福克斯买的人不多(为什么大家都不买福克斯了)(16)

而领克03在经历质疑后快速行动,推出了2.0T的四缸版本以及更高阶的03 车型,试图将舆论导向拉回自身预期。而广丰也“急忙”发出公告称下一代国产飞度依旧采用1.5L自吸发动机,以避免全新飞度未上市便拉入黑名单的尴尬。

当各大厂商都纷纷避嫌的时候,福特在干什么呢?他们将唯一的1.6L四缸机降至1.5L,2020款车型取消了引人众议的1.0T三缸机,保留1.5T车型,全都是三缸。

为什么福克斯买的人不多(为什么大家都不买福克斯了)(17)

而在2012年三代福克斯上市之初,就有强烈的呼声表示,低配1.6L车型无法满足福克斯的原有市场定位及属性。

二代福克斯成功之处,便在于别的厂商低配车型无法满足动力需求的时候,不仅能够满足甚至能带来一定的驾驶乐趣。而如今1.6秒变1.5显然只会让车迷的失望放大。

换句话说,福特给予了福克斯潜在消费者更小的三缸机排量,并且提供给他们更小的选择范围。这充分证明了福特并不是一个懂中国市场的品牌,也不是一个懂得倾听消费者心声的品牌。

为什么福克斯买的人不多(为什么大家都不买福克斯了)(18)

失望不止于此,还在于厂家的诚意。现款福克斯采用了1.5L版本车型扭力梁,1.5T版本车型独立悬架的布局,显然福特没有吸取大众七代高尔夫的教训,也没有看见如今时代变化下的主流市场。

众所周知扭力梁确实成本低廉,在动态性能也难以评价其优劣,但是成熟的厂商大多选择全系统一对待的原则,切忌同款车型区别对待,这会让低配车型车主觉得很没有诚意。

同时现如今主流市场已经有了后悬独立化的趋势,平台化、模块化也让后悬独立化的成本大大降低,因此此次福克斯的举措不得不说是一种并不明智的行为。

为什么福克斯买的人不多(为什么大家都不买福克斯了)(19)

- 内饰不讨喜,操控也不突出

中国市场一直以来是都是一个对内饰选材、档次等营造方面要求最高的市场,所以大多数中国人在车内也希望营造出类似于家庭般温馨的气氛。

为什么福克斯买的人不多(为什么大家都不买福克斯了)(20)

在2005年,福克斯初上市的时候,某杂志对于福克斯的试驾标题令烽子如今依旧印象深刻:离完美只差一步的家用车。我想这一步中间一定有关于内饰选材和档次感的因素。

为什么福克斯买的人不多(为什么大家都不买福克斯了)(21)

为什么福克斯买的人不多(为什么大家都不买福克斯了)(22)

放在千禧年,这个缺陷其实并不明显,毕竟国产车型内饰同样不尽如人意,日系精品虽然内饰能满足要求,驾驶乐趣和操控又无法入你的法眼,而同样追求操控的马自达也存在内饰廉价缺乏设计感的问题(毕竟一个模子),因此这无法成为你拒绝福克斯的理由。

为什么福克斯买的人不多(为什么大家都不买福克斯了)(23)

为什么福克斯买的人不多(为什么大家都不买福克斯了)(24)

为什么福克斯买的人不多(为什么大家都不买福克斯了)(25)

但现如今,国产车型的内饰大家有目共睹,德系车依旧保持以往的高水准,以温馨著称的日系车型也在向年轻化、运动化发展,在趋同市场的影响下大家扬长避短,各自保留着自己的优势,也通过不同的方式弥补着自己的不足,然而福克斯并非如此。

为什么福克斯买的人不多(为什么大家都不买福克斯了)(26)

同质化的市场让福克斯彻底成为了同质化的产物,在运动化的浪潮中,作为先驱,福克斯显然没有保住自己运动车型的口碑,然而在自己的短板上,在竞争中依然没有较大的改观,这样的车型如何脱颖而出,拔得头筹呢?

综上所述,福克斯的没落,不仅仅是车型的没落,也是品牌的没落。“百年福特,毁于长安”其实并不完全是长安工艺的锅。

对于一个没有似丰田、本田可靠性口碑,没有像大众一般通过洗脑式营销造成品牌高级认同感的品牌,外加上早年积攒的口碑也在一次一次错误的决策中走向消亡,那么这个品牌的没落是必然的。

为什么福克斯买的人不多(为什么大家都不买福克斯了)(27)

事实正如我们所料,作为全球车型的蒙迪欧选择停产,福特全球工厂大范围裁员,由于销量欠佳导致产品产能利用率“告急”,福特旗下的产品如今也面临产品“年久失更”、研发迟滞的问题。

因此近期福特宣布将于3年内在中国推出30款新车型,在2025年前推出至少50款新车型,用产品攻势推动销量重返96万辆巅峰水平,从而提高产能利用率。

然而豪情壮志过后,是否真正能付诸于实践呢?全新福克斯又能否重回三甲宝座呢?就让时间告诉我们答案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