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真正的做人之本(学会做人是成功之本)

有这样一句话:“低层次的企业做产品,中层次的企业做事,高层次的企业做人做产品的企业做不大,做事的企业难做好,做人的企业才能做大、做好、做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会做人的人,成功的机会和机率一定会更多、更高,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什么才是真正的做人之本?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什么才是真正的做人之本(学会做人是成功之本)

什么才是真正的做人之本

有这样一句话:“低层次的企业做产品,中层次的企业做事,高层次的企业做人。做产品的企业做不大,做事的企业难做好,做人的企业才能做大、做好、做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会做人的人,成功的机会和机率一定会更多、更高。

如何做人,是每个人一生的必修课,尤其是年轻人更是如此。大家可能都有过这样的感叹:在中国“做人难,人难做,难做人”!这大概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关,我们无法改变与逃避,就只能积极面对和适应,所谓越抗拒越持续。关于做人有很多的论述,如:博爱善良、诚实守信、威武不屈、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得意不狂等等。被毛主席称为朴素唯物主义者的王夫之老先生,有几句话讲得非常好,不妨拿来与大家共勉,他认为做人要做到“六然”和“四看”。所谓“六然”:

一是“自处超然”。自己独处的时候要非常超脱,随遇而安。做人要“慎独”,一个人独处,最容易放松对自我的要求,甚至做下违背良心之事。请谨记,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人在做,天在看,自己的所有付出,都会有所回报,天道酬勤!

二是“处人蔼然”。与人相处的时候要和蔼可亲。平和也是一种素养、一种境界、一种能力。若想做到平和,凡事就要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想一想,急躁的情绪,也许就能够缓解一些;若想做到平和,言语行为放得缓慢一些,怒气怨气也许就能有所消减。古人说得好: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平和是福呀!

三是“无事澄然”。就是宁静致远,没有事的时候去充分享受这一份清静与恬淡。在繁忙的时候,我们往往渴望能有一个修养调整的机会,可当这一机会来临的时候,我们却又往往不知所措,难以享受这一份清静与恬淡。我们在不知不觉间已经习惯了让自己忙碌。能够按照自己的心愿,做想做的事,不做不想做的事,这也是一份幸福吧。

四是“处事断然”。当我们遇到要下决心的时候,就必须果断处置,否则,当断不断必留后患。很多时候,哪怕是错误的决定,也比没有决定强。只要无关生死存亡之大事,我们就要大胆地去尝试,做错了也不要紧,起码我们收获了经验,“失败乃成功之母”吗,原地踏步,永远也发现不了新的风景。碰壁多了,就能把墙碰出个洞,而这个洞就是我们通往成功的门,关键就在于,刚开始的时候,你敢不敢于忍受碰壁之痛。没有碰壁当然就不会有苦痛,同时,你永远也不会知道墙外的风景。

五是“得意淡然”。“得意不可忘形,得意不可猖狂”。一个好汉三个帮,要永远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那么,我们就能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能够享受到一个又一个成功的喜悦。得志猖狂小人也,而小人不可能有大为。做人需有大格局,心怀众生,众生敬之。地势坤,厚德以载物。

六是“失意泰然”。运动员最得意的是拿到金牌,最失意的就莫过于与金牌擦肩而过,失之交臂。有人搞过心理测试,前八名中,最失意的人是获得第二名的队员。唉,就差那么一点点,金银之差却是天壤之别,能不失意吗?一个人不可能天天得意,人生也有失意的时候,失意的时候怎么办?想想李白的话“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树立“一切安排都是最好”的处世理念,当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凡事追求不苛求,万事皆然,随遇而安。

这“六然”能做到,做人就做到很高的境界了,这样的人才能够担当大任。

王夫之老先生接着有“四看”:

一是“大事难事看担当”。要干大事,揽难事,看他是否担当得起。所以说,在领导分配给你任务的时候,千万别推却,千万别喊难。“多挑重担,多长才干”,通过担当重任,提高了自身素质,其实质就是最大的回报。

二是“逆境顺境看襟怀”。看你这个人襟怀如何,有的人身处顺境的时候洋洋自得,一遇到逆境到来了,处在逆境之中就怨天尤人,想不开。我们所要做到的就是要“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失色”,面对逆境之时,我还想送给大家一句话:“度过你最难的日子,就是你最好的日子”,大家可以仔细品味一下。

三是“临喜临怒看涵养”。我想这句的意思跟上句差不多,再送大家一幅对联吧“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还是那句话:随遇而安。

四是“群行群止看习见”。就是说跟大家一起相处,一起行事的时候,不要额外一条筋,总以为自己最聪明,到头来聪明反被聪明误。苏东坡在这方面是体会很深的,他的文章、诗词,是中外传扬,可是在政治舞台上却受到重重打击,他便写了一首感慨的诗说:“人人都说聪明好,我被聪明误一生。但愿生儿愚且蠢,无灾无难到公卿”。因此,与人相处,一定要合群,注意与大家搞好团结。

这“四看”是讲得非常好的,从中看到王夫之老先生是非常有志向,非常有襟怀的人,无怪乎被毛主席所称道,赞扬他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大哲学家,做人就要做到这个份上。

就我个人的人生体会而言,做人最重要的是把握一个“善”字。“与人为善,就是与己为善”,“帮助别人就是帮助你自己”,“恒爱人者人恒爱之”,“你对别人的态度就是别人对你的态度”,这些格言警句,形成了我做人的准则与风格,也从中深获其益。善良不仅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智慧,是大大的智慧。可以说,与人为善是做人准则的浓缩与精华。培根说:“我把利人的习惯称为‘善’,而把利人的天然倾向称为‘性善’。这在一切美德和崇高的精神品格中是最高尚的,因为它是上帝的特性;而且如果没有这种美德,人类就成为一种忙碌的、有害的、卑劣的东西,绝不优于一种害虫。”上帝是很公正的,你付出一分的善良,就会得到一分的补偿;当你尽情挥霍善良的时候,你也将无尽地拥有善良。

可是,现实生活中却又往往人善“人”欺。其实这里的“人”,并非我所强调的意义上的人。这里的“人”,其实是披着人皮的“狼”。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何会有人善“人”欺了,其实质是人善“狼”欺。与人为善,方能与己为善;与“狼”为善,自然是人善“狼”欺了。对“狼”要用的是猎枪,而决非滥用我们的善良,而狼又往往伪装得更像一个“人”,这就要求我们练就一双识人的慧眼,千万莫把“狼”当成了人。

总结:做人要把握一个“善”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