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吉尔史诗创作对中世纪文学影响(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笔下的)

导语

作为西方文名的源头,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可以说是各有千秋:古希腊文化中民主自由的政治舆论、朝气蓬勃的竞技精神、耳熟能详的历史名家;古罗马社会下规定严格的法律秩序、幅员辽阔的帝国版图、所向披靡的军人士兵……可以说,二者是世界文明中璀璨的双子星座

两大文明出于时间、空间上的亲密关系,发生了文明上诸多的互通有无,我们常常能在后起的古罗马文明中发现希腊文化的痕迹。从这个意义上说,古希腊文化是罗马文明的"老师"。

《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时期的民族史诗,殊不知,罗马也有自己的民族史诗《埃涅阿斯纪》,作者是古罗马诗人维吉尔。这部史诗在文学上被定义为"派生的史诗",也叫"第二位的史诗",顾名思义,古罗马史诗吸收了荷马史诗的创作风格,但也有自身的独特之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本伟大著作的作者维吉尔,还有哪些作品,又是怎么从文学角度书写罗马精神的。

一、《荷马史诗》的创作风格

既然被称为是"派生的史诗",那么,了解《荷马史诗》必然会加深我们对古罗马史诗的认识。

维吉尔史诗创作对中世纪文学影响(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笔下的)(1)

图一·"荷马问题"的提出

1、口头文学的普遍特征与荷马的独创

《荷马史诗》的成书过程、由何人成书,学术界至今仍在争论。这部著作大约成书于公元前8世纪,根据传说,诗人荷马生于小亚细亚的爱奥尼亚地区,也就是今天的土耳其地区。也有学者认为《荷马史诗》是由一代代的游吟诗人传唱而成,最终由一个叫荷马的诗人集合而成,因此得名荷马史诗。

这部史诗分为两部分,《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故事的内容太过庞杂,概括来说,讲的是古希腊城邦联军与特洛伊作战的故事,当然这段故事是有历史原型的。《奥德赛》讲的主要是这场战争中希腊方面的首领之一奥德修斯,如何返回家乡与妻儿团聚的冒险经历。

维吉尔史诗创作对中世纪文学影响(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笔下的)(2)

图二·特洛伊城的陷落

既然是游吟诗人口头传唱的故事,那么这部史诗必然会带着口头文学的特征。通篇读来,第一感受便是其"环状结构",即很多情节是前后呼应的。比如第1卷中阿伽门农拒绝克律塞斯的赎金,不肯释放他的女儿,但到了24卷,阿喀琉斯仁慈接受普里阿摩斯的赎金,交还赫克托尔的遗体。第2卷出现对希腊军队和将领的宏观概述,23卷时就有对帕特罗克洛斯的葬礼和竞技的描写。还有很多对战斗的描写如出一辙。

2、"原生史诗"的艺术特色

《荷马史诗》作为古希腊史诗的典型代表,除了上面提到的环状结构,亦有很多独特的艺术特色。高度集中而富于戏剧性张力的叙事:作为一场持续十年的特洛伊战争,作者仅选取了其中最高潮的十天左右,《奥德赛》则选取了奧德修斯十年漂泊的最后四十天左右

"原生史诗"的一大特征就是,选择的时间比较短,所以会将情节安排的非常紧凑,让读者有紧迫感。这或许和口头吟唱的形式有关,毕竟吟唱的时间不会太长,那就必须在有限的时间里讲述最精彩的部分。

维吉尔史诗创作对中世纪文学影响(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笔下的)(3)

图三·罗浮宫的《荷马礼赞》

"从中间开始"的叙事安排和插入式叙事也是一大特色。以《奥德赛》为例,故事是从奥德修斯返程讲起,将之前的特洛伊战争与之后奥德修斯回到故乡这一段旅程联系起来。

史诗式的明喻,史诗中直接罗列希腊人的城邦、军队和战船,展示希腊人的力量;同时包含对阿伽门农领导无方的影射。"我从未想到这些勇敢的阿尔戈斯人,能挡住我们的力量和不可战胜的臂膀。如同灵巧的细腰黄蜂或是蜜蜂,把巢筑在嶙峋多石的道路旁边,怎么也不愿放弃硕大多孔的居所,为了自己的后代,坚决与采蜜人搏击。"

维吉尔史诗创作对中世纪文学影响(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笔下的)(4)

图四·战神阿喀琉斯雕像

二、维吉尔的长诗《牧歌》

1、十首诗讲述的大致内容

维吉尔的《牧歌》成书于公元前45到公元前38年。由十首诗组成,其中第二、三首牧歌写作时间最早。这两首牧歌风格相近,与当时的罗马政治没有什么关系,是古代牧歌的典型代表。而第一、五、七、八和九首牧歌则是对罗马社会的反映,表达着维吉尔对奥古斯都时期政治的种种看法。第四、六和十首牧歌有各自独立的特点。

以第二首牧歌为例,歌唱一个名叫柯瑞东的牧人的单相思。柯瑞东热恋着,然而他的所爱阿荔吉是主人的宠幸,对柯瑞东的情感毫不在意,或毫不领情,害得柯瑞东即使在盛夏炎暑,也要到处寻觅。

维吉尔史诗创作对中世纪文学影响(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笔下的)(5)

图五·古罗马诗人维吉尔

柯瑞东有千头羊群,有雪白的奶汁,还擅长歌唱,外貌也漂亮,敢与俊美的牧人保护神达弗尼斯相比。他向往他的所爱能和他一起住在乡间茅舍里,放牧歌唱。他想采摘各种盛开的花朵奉献所爱,他认为山林是最好的居处,胜过王室宫殿。他这样想象,热望,把农活都荒废了,却毫无结果。这是一首典型的以牧人的爱情为主题,充满田园色彩的牧歌,不包含任何政治暗示

第三首牧歌采用的是传统的牧人对歌形式,两位牧人在互相就对方的爱情进行一番戏谑、讥嘲之后,进行即兴对歌比赛。他们唱到爱情,唱到诗歌,唱到牧人的生活,唱得被请来给他们作评判的另一位牧人无法分胜负。

2、维吉尔对罗马社会的看法

他的第一、九首牧歌则完全是独立创作性质的,这两首牧歌的内容都与维吉尔本人的生活遭遇有直接的关系。

公元前42年秋,屋大维给自己的老兵在意大利分配土地,出现了剥夺农民土地的浪潮,使许多传统的农人离乡背井,陷入苦难。第一首牧歌中描写一个叫墨利贝乌斯的牧人失去土地后不得不离开故乡的悲苦,另一个名叫提提罗斯的牧人由于有一个年轻人的庇护而保住了自己的田园。

维吉尔史诗创作对中世纪文学影响(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笔下的)(6)

图六·意大利的古罗马建筑废墟

在这场没收土地的浪潮中,维吉尔祖传的故乡土地也在被没收之列。为此维吉尔去到罗马,在时任山南高卢总督的波利奥的帮助下,求得屋大维的恩准,他自己的和他一些乡邻的土地得以归还。一般认为,其中提提罗斯系代指维吉尔本人,而那位"年轻人"即指当时仍然年轻的屋大维。维吉尔的幸运并不长久,第九首牧歌谈的便是维吉尔自己也不得不离开故土的遭遇。他在诗中谈到与兵丁发生争执,自己的生命甚至都遭受到危险。

我们能够感受到维吉尔已经不再是诗歌的创造者,他俨然已经成为诗中的主人公:土地被夺、流离失所。对于奥古斯都的行为,维吉尔是不满的,甚至是愤恨的,他用诗歌表达着对"神圣的奥古斯都"的抗议

维吉尔史诗创作对中世纪文学影响(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笔下的)(7)

图七·奥古斯都纪念像

三、古罗马的民族史诗《埃涅阿斯纪》

1、一部史诗表现了罗马人的发展进程

《埃涅阿斯纪》全诗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至六卷讲述了埃涅阿斯离开特洛亚后的漂泊经历,与前面提到的《奥德赛》的题材性质相似,第七至十二卷叙述埃涅阿斯抵达意大利后的战争经历,与《伊利亚特》的题材性质相同。从这一点来说,维吉尔在创作《埃涅阿斯纪》时显然借鉴了《荷马史诗》的叙事结,这正是古罗马文明向古希腊学习的见证

《埃涅阿斯纪》对埃涅阿斯漂泊经历的叙述明显模仿了《奥德赛》中对奥德修斯的漂泊经历的叙述手法。故事从"最紧要处"的中间开始,以前发生的事情,指的是埃涅阿斯此前已经经历了七年的飘泊用倒叙手法介绍。这种叙事顺序是古代史诗的典型特征之一。

维吉尔史诗创作对中世纪文学影响(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笔下的)(8)

图八·埃涅阿斯求见库玛的西比尔

整部作品是古罗马人建城历史的缩影,是古罗马的民族史诗。埃涅阿斯等经历海上风浪到达迦太基后,受到了当地女王狄多的接待,稍后是他对伊利昂城被攻陷时的情景的回忆。

2、史诗中表达的主题

面对女王的示爱,埃涅阿斯服从天意,继续前行去完成上天交付给他的使命,女王狄多因而自杀,从此,狄多的形象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人物。接下来他前往阴间询问他父亲的鬼魂关于罗马未来的命运,他的父亲向他展示了罗马城未来的辉煌。到这里,作者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维吉尔想通过埃涅阿斯个人的传奇经历树立罗马人祖先英勇善战、有责任感的高大形象,为罗马的起源找到源头

这就需要联系维吉尔的生活年代。维吉尔经历了三巨头之争,看到了奥古斯都时期罗马的辉煌。而此时的奥古斯都善待这些文人,鼓励他们为罗马树碑立传。维吉尔叙述的故事真实性尚待考证,但他想要表达的不仅仅是过去的历史,更是传达罗马人骁勇善战的民族精神,为罗马的辉煌提供精神根基

维吉尔史诗创作对中世纪文学影响(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笔下的)(9)

图九·骁勇善战的罗马民族

四、"派生的史诗"的新特征

那么,这"第二位的史诗"与荷马史诗有何区别呢?首先是创作主体的不同,《埃涅阿斯纪》是维吉尔的个人创作,而非很多人的集体创作,创作目的也并非用于口头吟唱,而是为了为民族寻找历史根基。

其次,二者表达的时间意识是不同的。荷马史诗描绘的是阿伽门农、阿喀琉斯、奥德修斯等个人英雄的事迹,是想通过当下行动和事件与过去和未来的连接、英雄行动的使命描绘具体历史的变迁。

而维吉尔则是想要发掘超越时间的永恒意义,换句话说,是想通过对历史的追溯为罗马"永恒的"辉煌寻找理由。这就使得维吉尔的史诗有着更加宏大典雅的语言风格。可以说,维吉尔的史诗有更宏大的创作目的和创作风格。

结束语:维吉尔正生活在奥古斯都时期,罗马的繁荣也影响着他的创作风格。在吸取了古希腊荷马史诗的叙事结构后,为了给新兴的罗马民族提供历史根据,采用了更为宏大的叙事框架,创作了这部"派生的史诗"。

从他的整体创作中我们不难看出,不论是《牧歌》、《农事诗》还是《埃涅阿斯纪》,维吉尔想展现的都是罗马社会繁荣的社会图景。即使是《牧歌》中对奥古斯都的批判,也是饱含深情的,换句话说,维吉尔作为一名诗人,想要用诗歌为罗马城发展出力,他的作品是罗马民族精神的象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