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郗超谢玄的故事(世说新语第二十九篇)

王长豫为人谨顺,事亲尽色养之孝。丞相见长豫辄喜,见敬豫辄嗔。长豫与丞相语,恒以慎密为端。丞相还台,及行,未尝不送至车后。恒与曹夫人并当箱箧。长豫亡后,丞相还台,登车后,哭至台门;曹夫人作簏,封而不忍开。《世说新语 德行第一 二十九》

一、别人家的孩子:王悦王长豫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本篇《世说新语》以短短85个字,道尽了一个事业有成的父亲,对心目中能传承自己衣钵之子的宠爱,以及此子早夭后父母那种无尽的悲伤。此种感情,跨越千年,亦能直击世人心灵,使人读来不免唏嘘感慨。

世说新语郗超谢玄的故事(世说新语第二十九篇)(1)

王悦,字长豫,东晋名相王导的嫡长子,生母是王导正妻曹氏。这是一个孝顺父母的孩子,是一个勤劳善良的孩子,也是一个知书达理的孩子,简称“别人家的孩子”。

王悦年轻时,被阮裕拿来和王羲之、王承并称为“王氏三少”,这三位都是后起之俊杰,比之“京城四少”之类的封建糟粕不知道要高到哪里去了。因为他从小就有好名声,加上他爹跟晋元帝的关系,王悦便做了元帝太子司马绍的伴读小书童。

等到司马绍即位,王悦又给司马绍的儿子吴王司马岳当老师。司马岳后来做了三年的皇帝,虽然因为英年早逝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政绩,却也是一代书法家,不知其中有无王悦的功劳。

世说新语郗超谢玄的故事(世说新语第二十九篇)(2)

同时,王悦也在朝廷担任中书侍郎,这相当于国务院副总理、办公厅主任之类的高官了。从他的任职履历来说,他的官宦生涯既顺遂,又有极大的潜力,毕竟有家族势力和与几任皇帝关系的加持。从中也能看出王导对长子的安排,寄托着他对儿子的厚望。

王导对王悦的喜爱从不掩饰,比如本文所说的“见长豫辄喜,见敬豫辄嗔”。敬豫是王导的二儿子,属于庶出,他从小不爱学习,偏爱军事,可能这与老成持重的王导不合拍。而王悦却“与丞相语,恒以慎密为端”,也就是跟老爸谈话,以谨慎周密为本,由此可知王悦应该是少年老成的性格,应该很对王导这个政治老油条的眼,也符合王导培养接班人的期许。

王导对王悦的喜爱,也因为王悦这孩子太乖巧了,太孝顺了。他侍奉父母能做到“色养”之孝。“色养”何意?以前子夏向孔子问孝,孔子说:“色难。”就是说和颜悦色地侍奉父母是最难的。

世说新语郗超谢玄的故事(世说新语第二十九篇)(3)

孔夫子一直强调“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他认为子女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不然还不如禽兽。能做到对父母恭敬,是“孝”的高一级表现,而能时时刻刻对父母保持和颜悦色,就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了。

毕竟父母年纪大了以后,会唠叨、刁难、糊涂……,儿女们因为压力大、时间紧,会不耐烦,甚至会顶撞几句,更有甚者真的会禽兽不如。真要做到时刻都保持和颜悦色,实在需要很高的境界。

而王悦就有很高的修养,能做到“色养”。本文还记载了一个细节,也能说明王悦的“孝”,就是王导每次去上班,王悦没有一次不去相送,一直把老爸送到车上。这么做似乎稀松平常,但其难能可贵之处,正是在于王悦的坚持。同时,这个细节描写,也为后来的对比埋下伏笔。

除了对爸爸孝,王悦对老妈也没得说。王悦的母亲曹淑是王导的正妻,在历史上出了名的“善妒”,最看不了老王去勾搭别的女人,甚至连老王身边的男性工作人员都不能长得太好看。有这样的老婆,自然少不了好故事,《世说新语》这种八卦书刊更不会放过她,不过今天不讲八卦,先说王悦与老妈的感情。

世说新语郗超谢玄的故事(世说新语第二十九篇)(4)

王悦是个勤劳的孩子,也是个善解人意的孩子。他经常与老妈一起收拾东西,把家里的存折、现金、驴包什么的,都分门别类地装进箱子里。这看似平常的举动,实际上体现的是一个暖男的温情。

曹淑的嫉妒心,大概率是来自自身严重的更年期综合征。而王悦与她一起整理箱子,可能只是为了多陪陪老妈,说点开心的话,缓解一下老妈的情绪。可以想见,王悦平时与老妈的互动不止这一件事,但是整理箱子这件事太有代表性了,从这件小事最能反映出一种悲凉之意。

悲凉来自哪里?来自白发人送黑发人。王悦最终先王导、曹淑而亡,宛如一块璞玉坠地,应声而折。王导内心的最佳接班人,曹淑的独子、心头肉,居然年纪轻轻便夭折了,作为父亲、母亲的王导和曹淑之伤心可想而知。

世说新语郗超谢玄的故事(世说新语第二十九篇)(5)

二、插播广告:本文的写作特点,对比法的运用

《世说新语》为何能经历上千年流传至今,依然为人津津乐道?我想跟它的可读性强是分不开的。刘义庆及他纠集的那批文人,无疑是写作文的高手。就拿本篇来说,巧妙地运用对比法,拿王悦生前、殁后的两件小事作比,道尽了丧子之痛,让人泪目。

其一,是王悦送王导上班,每次都要送到车上,这是铺垫。接着笔锋一转,写 “长豫亡后,丞相还台,登车后,哭至台门”,让人脑海中不禁闪现两个画面:王悦生前送王导时的风雨无阻,和王悦亡故以后王导追忆往事时的老泪纵横。

世说新语郗超谢玄的故事(世说新语第二十九篇)(6)

其二,先写王悦帮老妈整理箱子,给人一种其乐融融的温馨感。而后便是王悦去世后,“曹夫人作簏,封而不忍开”带来的心灵冲击。非但曹夫人会睹物思人,以至于将那些箱子封存不忍开,连读者也能体会到那些无情的箱子中蕴含的深情与哀伤。

故而,本文的感情描写,着实是虚实结合,手段高明。王导的车、曹夫人的箱子,是两种平常之物,而它们在王悦生前与逝世后出现在不同画面中承载的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感情,可谓是从小处而见深情。

三、王悦早逝带给王导的冲击

王导有六个儿子,其中最得其欢心的无疑是长子王悦。王导与这个儿子的关系相当融洽,可以说是严肃与活泼并存,敬爱与关怀相始终。王导曾经与王悦下棋,眼看下不过人家,居然搬出当爹的身份求情,这种诙谐的场面在古代讲究纲常伦理的父子相处中恐怕不常见。

还有一次王导帐中的果实存放时间太长,以至于全部腐烂,需要扔掉,王导特意嘱咐手下,不能让王悦知道此事。估摸着他是害怕王悦指责自己吝啬和浪费。可见王导刻意塑造在儿子心目中的光辉形象,也能看出王导对王悦的重视。

相比王导对二儿子王恬的不满,以及对其他儿子起名字的敷衍,王悦这个嫡长子肯定是王导内心中自己的最佳接班人。而以王悦的能力与仕途经历,如果他不是英年早逝,接过王导扛着的琅琊王氏的大旗恐怕是大概率事件。

世说新语郗超谢玄的故事(世说新语第二十九篇)(7)

不过史书上对王悦的着墨太少,少到他到底是哪年生人,又是哪年去世都没有记录。我们只知道王导生于公元276年,死于公元339年。按古人的生活习惯,正常来说,王悦应该出生在公元300年左右。

王悦母亲曹淑死于公元338年,在此之前,王悦肯定已经先走了。根据《晋书》的记载,刘胤在329年任江州刺史,搞得天怒人怨,有人因此向王悦表达不满。王悦说这个任命是温峤的主意,并非他爹王导的意思。刘胤于330年初被郭默所杀,则此事应当发生在329年到330年之间。可知当时王悦尚在人世。

初,胤之代峤也,远近皆为谓非选。陶侃、郗鉴咸云胤非方伯才,朝廷不从。或问王悦曰:“今大难之后,纲纪弛顿,自江陵至于建康三千余里,流人万计,布在江州。江州,国之南籓,要害之地,而胤以侈忲之性,卧而对之,不有外变,必有内患。」悦曰:「闻温平南语家公云,连得恶梦,思见代者。寻云可用刘胤。此乃温意,非家公也。”——《晋书 刘胤传》

因此王悦去世时,应该是三十多岁,正是当干之年。他在中书侍郎任上,需要处理王家与朝廷、与庾氏兄弟、与郗鉴、陶侃等枪杆子的关系,应该是颇费脑细胞的。他的离世,带给父母的不仅是悲凉哀伤,还带走了王导的雄心壮志。

世说新语郗超谢玄的故事(世说新语第二十九篇)(8)

想当年,王导策划司马睿渡江割据,被司马睿称为“吾之萧何”;是他劝慰新亭对泣的衮衮诸公,要“戮力王室,克服神州”;是他指点江山,积极筹划,被温峤称作“江左夷吾”;是他为了壮大统一战线,自发学习江南方言与胡语;是他开创了东晋“王与马共天下”的基业。

可是职业生涯后期的王导成了一枚橡皮图章,还大言不惭地说:“人们都说我糊涂,后人当怀念我的糊涂啊。”诚然,战乱之后,对老百姓不能苛责,要搞无为而治。但王导的糊涂却是对当官的包庇,对违法乱纪份子的纵容,只会加剧社会矛盾。这使得庾亮、陶侃都想废黜王导,甚至连王羲之都对这位大爷不满。

丞相末年,略不复省事,正封箓诺之。自叹曰:“人言我愦愦,后人当思此愦愦。”——《世说新语 政事第三 十五》

我觉得,王导的丧失上进心,未尝不跟王悦之死有关。因为在他看来,王悦是老天赐给王家继承他政治遗产的不二人选,现在他重点培养的接班人没了,希望便没了,人生在世,还有什么值得奋斗的了?

四、鬼故事里的王导与王悦的父子之情

最后,再以一篇出自《搜神后记》中的鬼故事,来从另一个角度,展示王导与王悦的父子情深:

王导子悦为中书郎,导梦人以百万钱买悦,导潜为祈祷者备矣。寻掘地,得钱百万,意甚恶之,一一皆藏闭。及悦疾笃,导忧念时至,积日不食。忽见一人,形状甚伟,被甲持刀。问是何人,曰:“仆,蒋侯也。公儿不佳,欲为请命,故来尔。公勿复忧。”导因与之食,遂至数升。食毕,勃然谓导曰:“中书命尽,非可救也。”言讫不见。悦亦陨绝。

从王导梦到有人拿百万钱买王悦的祈祷,到王导掘地得钱后的厌恶,乃至王悦病重时的忧念和不思饮食,可以看到王导对儿子的款款深情。只不过天命难违,最终蒋侯也没有救得了王悦的性命,徒增伤感。

世说新语郗超谢玄的故事(世说新语第二十九篇)(9)

五、注释及翻译

端:根本。

台:指尚书省衙署,当时王导任丞相领尚书事。

未尝:没有。

箱箧(qiè):箱子。

作簏(lù):整理箱子。

王导的长子王悦为人谨慎恭顺,侍奉父母时和颜悦色极尽孝道。王导看见他就高兴,看见王恬就生气。王悦跟王导说话的时候,总是以谨慎细密为根本。王导要去尚书省上班,临行前,王悦没有一次不送他上车的。王悦常常和母亲曹夫人一起收拾箱子。王悦死后,王导到尚书省去,上车后,一直哭到官署门口;曹夫人整理箱笼时,把王悦收拾过的箱笼封起来,再也不忍心打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