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时期孩子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孩子的小怪癖有问题)

常常有家长烦恼,孩子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养成了奇怪的习惯:不时用手指缠头发,抱着之前玩旧的娃娃闻个不停,晚上非得翻来覆去十来回才肯睡觉……说一顿改一阵,但很快又恢复原状。别担心,这些看似奇怪的习惯,或许正在帮助孩子!

来自美国弗吉尼亚州的Amanda Ponzar说:“我儿子今年6岁,他经常捏身边年长女性手臂内侧的肉,包括我的,还有他奶奶和老师的。”有时他会不小心捏得太用力,甚至会去捏陌生人。Ponzar说:“我经常要替他道歉,爸爸也会为此惩罚他,但我们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小学时期孩子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孩子的小怪癖有问题)(1)

而来自缅因州的Erin Haskell说,自己的女儿临睡前喜欢翻来翻去:“Mollie自2岁开始,就习惯躺在床上,双手抱在胸前,来回折腾20分钟才肯睡觉。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也面临着类似的烦恼。我家孩子年纪已经挺大了,但还是爱咬乐高积木。我常常一边吼他,一边把积木、遥控器、被咬坏的玩偶等从他嘴里拿出来。但无论我怎么说,他就是改不掉。

小怪癖=有问题?NO!网络咨询或许会导致小题大做

其他孩子也许还有更多奇特的习惯,比如爱摆弄挂在书包上的玩偶,或者老用鼻子去闻旧毛绒玩具,甚至令人不安地一直转圈。这些“怪癖”常常使父母困惑、烦躁、尴尬,并且感到担忧。儿科心理治疗师Lindsey Biel说:“有些父母在网上的育儿社区咨询自己孩子的奇怪行为时,常常碰到‘热心’妈妈说,孩子可能得了自闭症、焦虑症或感觉处理障碍(注:又称感觉统合失调,指对特定的声音、光线、气味、味道、触摸等,患者反应过度敏感或过度不敏感)。”虽然人们对神经系统异常的早期症状敏感是好事,但这些草率的判断,很可能把孩子推向另一个极端。

小学时期孩子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孩子的小怪癖有问题)(2)

孩子的需求隐藏在小习惯背后

《儿科神经病学研讨》(Semearnars in Pediatric Neurology)2018年刊登的一篇研究报告显示,多达70%的发育期儿童会有一些看似无意义的重复行为,例如抖腿、咬指甲或用手指绕头发。这些怪癖不仅正常,而且是有原因的:它们是一种感官自我调节的方式。“当明白了孩子这样做的原因,父母就不会再将之当作古怪的习惯,而是看成一种有目的性的行为。”费城儿童医院的儿科早期发展医生Amanda Bennett说。

如果小怪癖真的成了大问题

心理治疗师Sara O'Rourke说,如果孩子的行为对日常生活造成了干扰,那么有可能是感觉处理障碍的迹象。对于感官发出的信号,这些孩子无法做出适当的反应,而那些有小怪癖的孩子其实是找到了自我调节的方法。如果有这类迹象发生,请咨询医生,由对方推荐心理治疗师帮助解决。

小学时期孩子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孩子的小怪癖有问题)(3)

揭秘!小怪癖背后感官的秘密

1 咬衣服 他们是口部感官有更多需求的孩子Biel说:“有些孩子总爱咬和吸手边的东西,他们这么做可能是因为口部感官不敏感。”换句话说,喜欢咬衣服的孩子其实需要更多的刺激,才能满足嘴部感官的需求。“这种咬东西的行为,可能帮助释放了一种能产生舒缓感觉的神经递质(比如5-羟色胺和多巴胺),让这些孩子感到平静和专注。”Biel解释道。

Biel说,爱咬东西的孩子通常在婴儿期也有过容易流口水、说话晚或食欲不振等问题:“他们往往很难掌握唇部和口腔的精确运动,因为他们处理这些触觉的方式和其他孩子不太一样。”

小学时期孩子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孩子的小怪癖有问题)(4)

不安全?那就换个安全的对象咬

虽然这些行为通常是无害的,但如果孩子喜欢咬的东西是带细菌的硬物,或者有窒息等危险,就需要咨询医生并帮孩子矫正了。另外,根据美国儿科学会的建议,如果孩子4岁之后还喜欢长时间吸手指,很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嘴型或引起咬伤等问题。Bennett博士说:“我女儿今年10岁,每当我发现她看电视时不自觉地开始咬项链或笔帽,就会递给她一块口香糖,帮助她刺激口部感官。现在,许多观念超前的学校允许孩子在课堂上嚼口香糖,这可能也是原因之一。”《行为与神经科学研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对于4岁以上的儿童,吃口香糖不仅可以作为一种安全的替代手段,还可以提高孩子的机敏程度,同时增强认知能力。

2 来回翻身&转圈圈 刺激运动和平衡感官

孩子睡前爱翻身和在家爱转圈,这两种行为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但事实并非如此。STAR研究所是一家关注感觉处理障碍的科研机构,就职于此的临床主任Lucy Jane Miller博士说,这两种孩子其实都是在尝试刺激内耳中的器官。这些器官是人体内前庭系统的一部分,负责感应运动和平衡状态。

小学时期孩子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孩子的小怪癖有问题)(5)

常常不自觉地翻身、转圈、摇晃或蹦蹦跳跳的孩子,前庭系统可能比一般人需要更多运动刺激,因为他们对刺激的敏感度低于平均水平。关键在于,你需要知道刺激到什么程度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Miller博士说:“这个问题可以表现为一条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当孩子转圈时,唤醒水平增长,保持平静和专注的能力也相应提高。而当反应水平到达曲线的顶端后,唤醒水平继续上升,对应的能力反而会下降。”

学习控制动作的“度”

如果刺激过度,就可能引起感官过载问题。Mill er 博士说:“与孩子一起找到抛物线的顶点在哪里非常重要,也可以请心理治疗师协助。”例如,父母可以帮孩子设定规则,像是把速度控制为每秒转1圈,最多转10圈就得换个方向。“中断后重新开始的时刻,孩子的前庭器官接收到的运动信息最为丰富。”Biel说。另外,也可以在家中放能摇动的木马等玩具,来满足孩子的感官需求。

目前Mollie睡前依然要在床上翻几次身(在朋友家留宿时会努力克制),不过随着年纪增长,这些怪癖很有可能会逐渐消失。Biel说:“之前有个来我这看诊的孩子,就很喜欢翻身和蹦蹦跳跳,后来通过马术奖学金考取了大学。她长大一些后,像很多孩子一样开始参与田径运动,这给了她很多有益的全身性感官刺激。”除骑马之外,体操和游泳也有类似的效果。

3 闻来闻去

我的孩子就很喜欢闻东西。他到哪儿都带着一只鸭子造型的毛绒玩偶,然后不时把它靠在鼻子前深吸一口气。Biel听了之后问道:“他是不是经常在打瞌睡或者不开心时这样做?”我回想之后发现确实如此。Biel告诉我:“气味与大脑的边缘系统直接相关。后者是大脑情感、记忆和情绪的中枢,与人际交往密切相关,所以孩子会喜欢闻那些给他们带来美好回忆的物品。”

小学时期孩子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孩子的小怪癖有问题)(6)

这些舒缓的气味可以让孩子感到安全和放松,并由此促进睡眠。回想一下就会发现,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记忆的味道,并愿意在其中找到安慰。Biel说:“所以,有些房地产中介会喷一些苹果派味的香氛,以此来促进销售。与一般的孩子相比,这些孩子不过是需要更多感官信息来刺激大脑。他们情绪低落时,可能会喜欢一些其他人觉得不怎么舒服的气味,例如彩泥或蜡笔的味道。”

4 各种小动作 小动作也有大作用

Miller博士说:“摸、挤、戳、用手绕头发……这些坐立不安的小动作,其实都显示着孩子对触摸物体的渴望。”《心理学前沿》杂志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反复触摸柔软的标签或轻轻抚摸自己的头发的时候,身体会对手的接触做出反应,释放一种带来积极感受的神经介质(即催产素)。

除了镇定作用之外,这些小动作还可以帮孩子集中注意力。“我们发现,所有孩子在进行挑战性高的心理活动时,都会出现更多小动作,”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副教授Michael J. Kofler博士说。“孩子是在用小动作来刺激自己的大脑。对于部分孩子,尤其是患有多动症的,这些小动作有助于让他们的大脑保持活跃,并且巩固工作记忆(注:指对信息进行暂时加工和贮存的记忆系统)。”然而,曾经风靡一时的指尖陀螺实际上起的却是反作用。Kofl er 博士说:“当孩子们在教室里使用指尖陀螺时,注意力其实更加分散了。”

小学时期孩子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孩子的小怪癖有问题)(7)

关键是找到适合孩子的方式

因此,关键是要找到一种对孩子真正有用的习惯动作,同时还不能影响课堂学习。还记得开头儿那个喜欢捏别人手臂的孩子吗?他的妈妈Ponzar说:“我们很幸运,儿子的幼儿园老师找对了办法。她用小苏打充气,自制了一批小气球放在围裙口袋里。当我儿子想捏东西时,她就递一个气球过去。此后我的孩子就几乎不再捏别人的手了。我给他读故事的时候,他偶尔还会再犯,我就说,‘不如拿你的气球过来,我们一起捏’,效果立竿见影。他很喜欢那个气球,甚至放在枕头下面陪他入睡。”

孩子让我感到尴尬,怎么办?

如果对孩子的怪癖感到尴尬,其实不是什么大事。Lucy Jane Miller博士说:“这是父母会有的一种正常感受。我们总是希望孩子们改掉习惯,不再被其他人指指点点。”虽然怪癖本身对孩子们来说很正常,但《儿科神经病学研讨》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当父母、老师等亲近的人想要阻止这类行为时,孩子的负面感受会更严重。因此,在要求孩子改变之前,请回想一下:孩子自己是否感到尴尬?如果并非如此,而且他的怪癖不会影响生活的其他方面,那就不要插手。其实,孩子将乐高玩具放进嘴里,就跟我们嚼口香糖是一回事,用不着大惊小怪。

小学时期孩子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孩子的小怪癖有问题)(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