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的来历简介(赵氏为何会被魏氏超越)

晋国后期,六卿专权,国君逐渐沦为傀儡,各卿士及背后的家族成为晋国的实际话事人。在各大卿族中知名度最高、实力又最强的无疑是赵氏。从赵衰立家,到简襄之烈,赵氏一直是晋国举足轻重的大族。在诸卿族排名中,赵氏虽然不是一直排行第一,但稳压韩魏两家。然而到了春秋末期,赵魏韩分晋时,赵氏被魏氏迅速超越,进入战国时代,赵国更显颓势,需要他国帮助才能对抗魏国,成就了齐国围魏救赵的经典。赵氏是如何在短时间内被魏氏超越的呢?弄明白这些,或许对我们理解守住领先优势,又或者如何实现弯道超车有所启迪。

赵氏的来历简介(赵氏为何会被魏氏超越)(1)


魏灭中山

魏赵实力逆转的典型事例是魏灭中山之战。春秋末期,中山国成为赵氏的心腹大患,自己无法解决,魏氏却在跨境作战的情况下灭亡了中山,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赵氏的来历简介(赵氏为何会被魏氏超越)(2)

中山国位于赵氏领地的腹心,仅东南一角与燕国接壤。早在赵襄子时期,赵氏便开始谋划吞并中山国,赵魏韩三家瓜分智氏的封地后,纵跨太行的中山国成为连接邯郸和晋阳两座赵氏重城的最大障碍。赵氏对中山国的军事行动进展顺利,据《吕氏春秋》记载赵氏曾“一朝而两城下”。然而赵氏的锋芒毕露引来了魏韩两家甚至燕、齐、楚等外部邦国的干预,令赵氏颇为忌惮。加上中山国主动服软,赵襄子放弃了独吞中山国的打算,将它变为魏赵两家的共有属国,遥封中山为魏文侯之女的食邑,这也是后来魏国谋取中山的法理依据。

赵氏的来历简介(赵氏为何会被魏氏超越)(3)

赵襄子之后,赵氏实力下降,对中山国的控制程度遭到严重削弱。中山武公早就不甘心其傀儡地位,趁机积极争取更多权力,中山国最终摆脱了附属国地位。中山国“复国”后,向东拉强齐为援助,反而压制昔日的宗主国赵氏,成为赵氏的心腹大患,而赵氏不能制。既然赵氏管控不了中山,魏文侯站了出来,要求赵烈侯借道,允许魏军跨境教训中山。

赵氏上下经过一番权衡,同意了魏军的借道之举。魏军越境作战,后勤压力极大,很难取胜。即使能战胜中山国,也会损失惨重,而且很难跨过赵境维持对中山国的长期稳固统治,到时魏氏只能选择拱手将中山让给赵氏。赵氏就此能巩固三晋之首的地位。

赵氏的来历简介(赵氏为何会被魏氏超越)(4)

出兵之前,或许魏文侯自己都没想到能够完全吞并中山,然而魏军出了乐羊这样一个不世出的军事奇才。经历三年艰苦的跨境作战,乐羊仅率偏师便灭亡中山,让中山国成为完全的魏土。

魏灭中山,极大地震慑了中原诸国,尤其是当事人赵氏。赵氏同意借道魏军,本是抱着看笑话的心思,不料魏氏不但没有在灭中山之战中受到多大损失,还威名大盛。此时魏氏不论是声望,还是实力,都已完全超越了昔日的老大赵氏。魏氏的领地自此西南北三面包围赵地,赵氏各处领地都暴露在魏武卒的攻击范围之内,赵氏不得不低头。

赵氏的来历简介(赵氏为何会被魏氏超越)(5)

赵氏正式接受了魏氏为三晋之首的地位。魏灭中山不久,“(魏文侯)命韩景子、赵烈子、翟员伐齐,入长城”(《竹书纪年》)。魏文侯代表晋室奉周天子之命讨伐齐国意图篡国的田氏,并取得大胜,俘虏了姜齐末代国主齐康公。在晋齐大战中,韩氏和赵氏的家主与魏氏的家臣翟员一道出征,魏氏在三晋中地位已超过旧日的赵氏,毕竟赵氏从未托大到将家臣与其他家主等同。

你做不到的,我不但能做到,还能在更加艰难的条件下做到,这无疑是对实力的最好证明。

赵襄子的遗命

赵氏的来历简介(赵氏为何会被魏氏超越)(6)

赵襄子剧照

赵氏的衰落是从赵襄子死后开始的,甚至在他病逝前,便已现端倪。

赵襄子是赵简子的庶子,本无权继位,却被赵简子看重,将他立为世子。赵氏内部自然会有不同声音,此举毕竟与礼法不和,好在赵简子没有看错人。赵襄子继承赵简子遗志,吞并代国,威服中山,将赵氏带上又一座高峰。是时晋国由智赵魏韩四家卿族执政,智氏势力最盛,智氏家主智伯要求各家交出一座城池献给公室。魏韩两家乖乖照做,赵襄子却不从,甚至不惜得罪智氏,也要守护家族的利益。

赵氏的来历简介(赵氏为何会被魏氏超越)(7)

赵智之争的最后结果虽说对赵氏来说还不错,赵魏韩三家反灭了智氏,奠定了三家分晋的基础,但在这个过程中赵氏的情势一度很是危急,赵氏被智魏韩三家合围在晋阳,城内甚至发生了易子而食的惨剧。赵氏赢的很是惊险,而直接原因就是赵襄子不愿家族利益在他手中受损。

赵氏的来历简介(赵氏为何会被魏氏超越)(8)

赵襄子将家族看的很重,自然要带头遵守赵氏的一切规矩,包括长幼有序的礼教。赵襄子自知是庶出,他始终觉得自己不该继位,然而又不能违抗父命。赵襄子最后的想出的主意是自己死后,将家主之位传给嫡长兄赵伯鲁的子嗣。如此对父亲对得起孝,对家族对得起忠,对兄长对得起义,然而唯独对自己的子嗣对不得仁。

赵襄子死后,赵伯鲁的嫡孙赵浣继位,是为赵献侯。而赵襄子的儿子赵嘉不服,起兵争位,赵氏爆发内战。最后赵嘉赶走了赵浣,自立为家主,是为赵桓子。然而赵桓子命不好,仅在位一年就去世了,他的子嗣不能掌控局势,被亲献侯势力赶下位,迎回了赵献侯。

赵氏的来历简介(赵氏为何会被魏氏超越)(9)

赵献侯虽然成功复位,但亲桓子势力仍然存在,他们在晋阳、代地一代势力强大,不容小觑。赵献侯为避锋芒,将赵氏首府搬到了太行山南麓的中牟。

在后赵襄子时代,赵氏陷入了分裂,各个派系争斗不断。赵烈侯迁都虽然暂时中止了内斗,但是赵国南北之间的隔阂并没有消失。尤其是代地始终和邯郸貌合神离,几乎没有参与过邯郸方面的军事行动,赵襄子为赵氏打下的这块新领土不但没能成为赵氏的臂助,反倒成为拖累。

赵氏的来历简介(赵氏为何会被魏氏超越)(10)

正是赵氏的这段动荡期,不但中山国坐大,还被励精图治的魏氏超越。

赵襄子的一番苦心却成了赵国动荡的根源,其实很多时候面对难题,如果我们没有一种方案能保证完美解决,何不就试试最简单的那种,至少我们还能预料到结果,越复杂的方案结果就越乱,很有可能适得其反。

魏文侯的崛起

魏文侯堪称励精图治的典范,魏氏虽在他的执政期间位列诸侯的,在位期间跨越春秋和战国,但很多人都愿称他为春秋之雄,而不是战国之主。因为战国意味着尔虞我诈的战争,毫无春秋时期的道义而言,而魏文侯有着春秋霸主的一切美德,将他列入战国时代实在是贬低了他。

赵氏的来历简介(赵氏为何会被魏氏超越)(11)

赵氏和韩氏曾发生争执,他们先后找上魏文侯,请求联盟攻打另一方。魏文侯都没有答应,韩氏来人面前,他称魏氏和赵氏是兄弟,不能征伐;赵使来了,他又说自己和韩氏交好,不同意交战。韩赵两家相互忌惮,这才作罢。后来他们才明白魏文侯这是在居中讲和,没有在三晋内部设立小团体的意图,由此对魏文侯心悦诚服,奉他为盟主。

当然,魏文侯的三晋盟主身份靠的不只是人品,还有他晋国正卿的身份。

赵氏的来历简介(赵氏为何会被魏氏超越)(12)

晋国的军政大权由正卿执掌,正卿实行终身制,由各大卿族轮流出人担任。赵魏韩合灭智氏后,智伯空出的正卿之位由赵襄子担任,也正是在赵襄子执政时期,赵氏达到极盛。赵襄子去世后,正卿本该由韩氏担任,可惜韩氏家主韩康子不巧也病逝了,便改由魏氏出任,正值壮年的魏文侯就此成为晋国正卿。魏文侯励精图治,将魏氏的相对地位优势延续到了战国时代,成为三晋之首。

赵氏的来历简介(赵氏为何会被魏氏超越)(13)

魏文侯既是魏氏家主,也是晋国执政,超然的地位令他有足够的名望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魏文侯最大的改革举措是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大量起用平民出身的人才。李悝帮助他推行了变法,魏国从此富甲天下,吴起创立魏武卒,魏军由是独步中原。还有上面晋齐大战时和韩赵家主一起出镜的翟启,和担任魏国相邦三十年的翟璜都来自狄族,另外还有治邺甚为出名的西门豹、灭中山的乐羊都是魏文侯时期出身底层的才俊。

赵氏的来历简介(赵氏为何会被魏氏超越)(14)

魏国的人才井喷,造就了魏国的战国首霸之势。反观赵韩两家,则要落后魏氏一大截,主要将领或人才都是出自王族,很少有庶民上位,这在人才库的建设上吃了大亏。加上赵氏内乱频仍,难以进行魏文侯式的改革。此消彼长之下,魏赵两家的实力实现逆转。

人才始终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三家分晋的猫腻

魏文侯担任正卿给魏氏带来的不止有名望上的超然,还有实际的好处,比如三家在瓜分晋土时,还在担任正卿的魏氏就捞到了不少实惠。

赵氏的来历简介(赵氏为何会被魏氏超越)(15)

三家分晋并不是在公元前403年立为诸侯时才发生的,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至少要追溯到三家共灭智氏的公元前453年。

智氏之所以能联合魏韩攻击赵氏,不仅仅是出于智伯正卿的身份,还因为他打的是晋室的名义。是时吴越争强,北上争霸,面对威胁,智伯为了壮大晋国公室和智氏的力量,提议智赵魏韩四家卿族各献出一部分土地和民众给公室,此举自然受到在位的晋出公之大力支持。智魏韩三家都献地了,只有赵家不乐意,晋出公这才准许智氏伐赵。也就是说当时赵氏才属于晋国叛逆。赵氏联合魏韩反灭智氏后,还私自瓜分了智氏领地,自然是大大打了晋出公的脸。三家干脆撕破了脸皮,直接赶走了晋出公,另立公室晋哀公为主。

赵氏的来历简介(赵氏为何会被魏氏超越)(16)

赵魏韩三家公开驱逐国君的行为在诸侯间一片哗然,但除了言辞上的指责也没有什么实际行动。三家大受鼓舞,逐渐将晋国公室剩下的领地也瓜分殆尽。

由于诸卿族的领地最早都由国君赐予,出于制衡的目的,各卿族的领地犬牙交错,属同一卿族的领地也是分散各地,各不相连,比如赵氏的领地就分散在晋国中北部和东南部,而韩氏和魏氏更加分散,各家领地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态势。三家分智地时,赵氏出力最多,实力也最强。故在这波分地狂潮中,赵氏得到不少实惠,抢占了智氏在北部和东部的大片领地,将自己的领地连成了一个整体。而韩魏两家就没这个好运气了,领地依旧支离破碎,其版图根本就不像一个国家

赵氏的来历简介(赵氏为何会被魏氏超越)(17)

魏文侯当上正卿后,伴随着这赵氏衰落,魏氏在晋国的地位急剧攀升。是时晋幽公在位,被迫献出了除国都绛和祖地曲沃之外的所有城池。在这波分地狂潮中魏氏拔得了头筹,魏氏得到了晋国最精华的晋西南。后来晋国仅剩的两城也被瓜分,由于魏国国都安邑和绛城不到百里,这两座大城不可避免地划给了最近的魏国,魏国仅交出几座无关痛痒边境小城作为补偿给了赵韩。

魏文侯作为正卿,就掌握了政策主动权,多次主导了和赵韩的领土互换,逐步实现其战略规划。晋国一直是四战之地,向西克秦,向东服齐,向北防御狄戎,向南吞并中小诸侯防范楚国。魏氏领地偏西,魏文侯毫不疑问地将扩张方向放在秦国方向,魏文侯在领土互换中多次为西部领土加码。在韩赵家纷纷把国都迁往中原的背景下,魏文侯只是选择保留在中原的飞地,国都始终设在安邑,意图先向西征服秦国。

赵氏的来历简介(赵氏为何会被魏氏超越)(18)

站在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魏氏的选择大错特错,但魏文侯的安排在当时不可谓不精明。是时秦国内乱,远没后世吞并天下的气象,故向西扩张是最简单直接的选择。而且秦独居关中,只需一面应敌,易守难攻,实在是块征战天下的宝地。魏文侯加紧攻秦部署,就是试图将关中这块宝地建设成魏国的大后方,这个规划至少在前期还是很奏效的,魏国迅速走上了正轨。

在三家分晋的关键阶段,魏氏始终由魏文侯掌舵,故能有一个稳定的长期发展规划,帮助魏国成为战国首霸。而赵韩两家则没有这么幸运,尤其是赵氏,政斗频仍,内部都没有一个统一的发展纲领

赵氏的来历简介(赵氏为何会被魏氏超越)(19)

赵氏在简襄时代的战略目标是向北,基地设在靠北的晋阳也是合时宜的,赵氏的领地大部也在晋国北部。赵氏在瓜分智地时,目标都放在北方领地上,以连接太行山东西两地的疆域。

进入战国时代后,华夏在北方已经达到扩张极限,诸强的目标纷纷转向中原,偏远的晋阳作为向南扩张基地就不大合适了。

赵氏的来历简介(赵氏为何会被魏氏超越)(20)

此时赵氏的处境无比尴尬,北方的大片核心领地成为鸡肋。南北之间还卡着一个悬而未决的中山国,赵国的北方很难对南方做到有力支援。而赵氏在中原的布局只有早期的邯郸和中牟,还紧挨魏国的重镇邺城,毫无战略纵深。邯郸西南是魏和其附属国卫国,东南是齐,皆是强敌,堵死了赵国南下之路。赵国欲争霸中原,其领土布局就决定了他困难重重,难有突破。

结语

赵氏的来历简介(赵氏为何会被魏氏超越)(21)

魏国在魏文侯的操作下,在春秋末期迅猛崛起,为魏国在战国时代赢得了一个最佳开局。赵氏则错失了发展良机,混乱的权力更迭令赵氏顾此失彼。然而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魏国这个出头鸟成为诸国集火目标,缺乏战略纵深的劣势被无限放大,很快走上下坡路。而拥有广大北方领土的赵国后劲十足,在战国末期成为唯一能和秦国掰手腕的东方强国。一时的好运并不能决定命运,实现我们的终极价值要靠的还是自己的实力和底蕴。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