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古文赞美晏子(古文欣赏之晏子不死君难)

晏子不死君难鲁襄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48年)齐庄公荒淫无道,见手下公卿崔杼之妾棠姜漂亮,便与棠姜私通后被崔杼发现,崔杼弑庄公故齐国太史南在史书上记录“崔杼弑其君”崔杼怒,杀太史南找太史南弟另记(当时太史一职由一家人肩任)太史弟看着哥哥血肉模糊的尸体,想都没想便在史书上记上“崔杼弑其君”弟弟的下场当然和哥哥一样崔杼又找来了太史南另一个弟弟,看着两个哥哥血肉模糊的尸体,弟弟又眼都不眨地记下了“崔杼弑其君”崔杼看到三个大义凛然的历史工作者,心虚了,历史也就这样真实地记了下来晏子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在这次事件中表现出了惊人的冷静他表示庄公不是为社稷而死,不必为他殉难,亦不必逃走,并不顾死亡去哀吊庄公,尽君臣之礼,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用古文赞美晏子?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用古文赞美晏子(古文欣赏之晏子不死君难)

用古文赞美晏子

晏子不死君难

鲁襄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48年)齐庄公荒淫无道,见手下公卿崔杼之妾棠姜漂亮,便与棠姜私通。后被崔杼发现,崔杼弑庄公。故齐国太史南在史书上记录“崔杼弑其君”。崔杼怒,杀太史南。找太史南弟另记(当时太史一职由一家人肩任)。太史弟看着哥哥血肉模糊的尸体,想都没想便在史书上记上“崔杼弑其君”。弟弟的下场当然和哥哥一样。崔杼又找来了太史南另一个弟弟,看着两个哥哥血肉模糊的尸体,弟弟又眼都不眨地记下了“崔杼弑其君”。崔杼看到三个大义凛然的历史工作者,心虚了,历史也就这样真实地记了下来。晏子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在这次事件中表现出了惊人的冷静。他表示庄公不是为社稷而死,不必为他殉难,亦不必逃走,并不顾死亡去哀吊庄公,尽君臣之礼。

孟子曾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路人;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雠。”晏子与孟子对于君臣之间的态度,几乎完全一致。可见当时的齐国正直之臣不少。

晏子不死君难(原文)

崔武子见棠姜而美之(崔武子:名杼,齐国正卿;棠姜:棠公之妻,姓姜,棠公死,霜居,崔武子娶之),遂取之(取通娶)。庄公通焉。崔子弑之。

晏子立于崔氏之门外(晏子:名婴,字平仲,齐国大夫,后为卿,齐国著名政治家,历仕灵公、庄公、景公三朝)。其人曰(其人:晏子左右之人):“死乎?”曰:“独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曰:“行乎?”曰:“吾罪也乎哉,吾亡也?”曰:“归乎?”曰:“君死,安归?君民者(君民者:做人民居主的人),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口实:俸禄)?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昵(昵:亲近),谁敢任之?且人有君而弑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将庸何归(庸何:哪里)?”门启而入,枕尸股而哭。兴(兴:起立),三踊而出(踊:跳跃,三踊,跳三次,表示哀悼)。人谓崔子:“必杀之。”崔子曰:“众之望也,舍之得民。”

今译

崔武子看见棠家遗孀漂亮,便娶了她。齐庄公与她私通。崔武子杀了庄公。晏子站在崔家的门外。晏子左右说:“你打算去死吗?”晏子说:“庄公难道只是我一个人的君主吗,我为什么要去死?”左右说:“离开齐国?”(晏子)说:“我有什么罪,为什么要逃亡?”左右说:“回家吗?”晏子说:“君主死了能回哪呢?君主是大家的君主,岂是凌驾于百姓之上的君主?君主在于主掌朝政。君主的臣子,难道只是为了俸禄?臣子应该维护国家利益。故君主为社稷死臣子就该陪他死,为社稷逃亡就该随他逃亡。如果是为自己死为自己逃亡,不是他的亲昵之臣,谁去为他分担呢!况且他人立了君主已将他杀死,我怎么能随他去死,随他去逃亡呢?我能逃到什么地方啊?”崔家的门打开,晏子进入去,将庄公尸体放在腿上哭,随后站起来,跃了三次离去(古时表示哀悼的一种礼节)。左右劝崔杼杀晏子,崔杼说:“晏子是众望所归的人,放了他可以赢得人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