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之城动漫观后感(以天空之城为例)

《天空之城》于1986年在日本上映,影片讲述了少女希达和少年巴鲁无意中卷入寻找天空之城的纷争,两人一起踏上冒险之旅的故事。这部动画电影获得了5.8亿日元的超高票房,同时也成为动画大师宫崎骏的经典之作。豆瓣上超90万人看过并打出了9.1的高分,评价好于98%的动画片。

少女希达是古老王国拉普达的王族后裔,她拥有一颗可以回到拉普达的飞行石。拉普达坐落在空中,被称为“天空之城,王国拥有超高的科技和惊人的发明,但不知为何销声匿迹,渐渐地成为传说。王族后裔后来都生活在大地上,飞行石作为传家之宝留了下来,只有极少的人知道拉普达曾经存在过。

因为希达身上藏着天空之城的秘密,所以她无意中卷入了一场纷争,成为多股力量追逐的目标。军队和海盗有着各自的打算,他们为了争抢希达互相攻击,最终希达从飞机上坠落,学徒工巴鲁救了希达。

天空之城动漫观后感(以天空之城为例)(1)

故事就从这里展开,两个好朋友踏上了寻找天空之城的冒险之旅,互相保护对方,在逐渐弄清楚天空之城的秘密之后,善良的两个人选择毁灭天空之城以此达到和平的目的。

这部影片作为宫崎骏导演的“环保三部曲”和代表作之一,在全世界的影迷心中成为了经典之作。影片表达出的环境意识和人性的善恶更深层次的丰富了这部影片,它不仅票房大卖还具有深刻的内涵,宫崎骏导演将高超的艺术手法和商业手法融合,造就了这部成功的动画电影。

如果单从故事内容出发,我们无法深层次地分析这部动画电影的魅力所在,所以今天我会从“叙事结构、镜头语言”两个方面入手,进一步解读这部电影的价值与魅力。在第三部分,我会谈谈宫崎骏导演动画电影中传递的“成长意识”及引发的几点思考。

  • 叙事结构:多种叙事技巧的加入丰富了影片的内容结构,让观众读懂故事,引发思考
  • 镜头语言:唯美的意境建构和画面色彩的运用,充分展现了动画电影的美学特点
  • 成长意识:希达从柔弱成长为坚强,个人成长意识的觉醒,是导演想要表达的希望之光

天空之城动漫观后感(以天空之城为例)(2)

01、叙事结构:多种叙事技巧的加入丰富了影片的内容结构,让观众读懂故事,引发思考

影片采用了经典的因果线性式结构,按照现实中的时间顺序展开叙述。这种结构方便观众理解故事内容,同时也便于导演设置悬念,推进故事情节。

希达有一条挂有飞行石的项链,她只知道这是家里的祖传之宝,并不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军队来人抓走了希达,他们想从希达口中知道关于天空之城的秘密。原来,曾经有一座天空之城叫做拉普达,这里的科技很先进,也有无数神奇的发明,军队的人想通过拉普达获取武装力量,而只有作为王族后裔的希达才能找到拉普达的具体位置。

海盗也听说了天空之城有数不尽的财宝,于是也暗中组织想要劫走希达,就在两伙人互相攻击的时候,希达从飞机上坠落,一个在煤矿当学徒工的少年巴鲁意外救了希达。为了逃避海盗和军队的追杀,两个孩子在小镇居民们的帮助下逃来逃去,希达最终还是被军队的人给抓到。

巴鲁选择和海盗合作想要救回希达,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其实海盗们也有善良的一面,他们互相帮助最终到达了天空之城,军队里的穆斯卡原来也是王族后裔,他贪婪地想要获取天空之城的力量,重建拉普达,满足自己称王的野心。希达在巴鲁的帮助下,最终选择念出毁灭咒语,让拉普达随风远去。

通过因果线性式的叙事结构,观众们跟随着故事主线逐渐深入主题,可以直观地看懂影片发生了哪些故事。同时,导演通过设置悬念,引起观众的兴趣和好奇,随着主人公的冒险之旅,答案也呼之欲出。除此之外,宫崎骏导演也利用了很多隐形结构,这些隐形结构也是天空之城备受好评的原因之一。

天空之城动漫观后感(以天空之城为例)(3)

《天空之城》这部动画电影除了经典的故事模型,还有隐形的文本结构和叙事技巧的加入,导演如何巧妙的增加影片信息量,提升这部影片的价值呢?我们从以下三点进行分析:

①影片中表现出来的对立关系:人与自然、人与人

《天空之城》有句很感人的台词:根要扎在土壤里,和风儿一起生存,与种子一同过冬,与鸟儿一同歌颂春天。不管你拥有多么惊人的武器,离开大地是无法生存的。这句话其实表达出一种环境意识,人类文明进程加快,大自然遭到破坏,这些都无法长久,因为人类和大自然息息相关,无法分离。

希达说她终于明白了拉普达灭亡的原因,就是因为天空之城离开了土壤。这座城市依靠着一棵巨大的母树生存,坐落空中远离土壤,最终走向了灭亡,也提醒着人们重视与自然的关系。宫崎骏导演的很多部电影中都存在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以此引发人们的思考,选择与大自然共生才是好的方式。

此外,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关系也引发了观众的思考。影片中,军官和穆斯卡都有着各自的目的,海盗们也为了金银财宝,人与人之间互相伤害,产生一种对立关系。

但是希达和巴鲁之间的友谊打破了这种对立,他们之间真挚单纯的感情感动了海盗,从海盗们亦正亦邪的人物之间,我们也感受到了人类不仅要和谐相处才能共存,而且只有爱可以感化人们冰冷的心。

②影片把梦幻般的世界与现实融合,引导观众产生疏离感

影片中的天空之城坐落在一棵母树上方,这棵树高耸入云,城堡内有花园、有植物,同时也有先进的机器人自由自在的生活。影片这样设置,其实是把梦幻般的世界与现实融合,因为这些景物都是现实中所有的,但又与现实不同,这样会造成一种疏离感,让观众可以融入到电影当中又能清晰的区分电影和现实的区别。

细心的观众会发现,海盗奶奶乘坐的飞机形状是跟苍蝇一样的形状,影片中很多奇特事物的外在表现都是像这样的,利用现实中的物体,转变为奇特的存在。这也是宫崎骏导演的创作手法之一。

③影片以现实生活为背景,添加神秘魔幻的元素

动画电影里的世界虽然是虚构的,但是也按照现实生活进行构造,少年巴鲁生活的小镇有铁路、房屋、郁郁葱葱的树木和绿色的草地,小镇上的居民也像现实生活中的人一样,善良淳朴。这些场景的设置容易让人身临其境,融入到环境当中。

天空之城的灵感来源是《格列佛游记》,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营造出一个个神奇的世界,为读者提供了神奇又刺激的阅读体验。而在这部影片中,导演的想象力同样充满魅力,希达和巴鲁在矿区底下见证了飞行石的魅力,又在空中见证了宏伟的拉普达王国。这些场景的设置都让影片充满了神秘的气氛。

天空之城动漫观后感(以天空之城为例)(4)

02、镜头语言:唯美的意境建构和画面色彩的运用,充分展现了动画电影的美学特点

镜头是电影作品中最基本的单位,镜头语言可以清晰地表达出导演想要传递的思想和镜头的创作手法等,通过不同的景别镜头和视觉符号等,表达情感、传递哲思。

  • 意境建构和景别运用

宫崎骏导演的作品当中都有大自然做背景,郁郁葱葱的森林、大海和天空都构建了一种唯美的意境和气氛。影片刚开头,希达从飞机上坠落时,小小的她依靠飞行石的力量漂浮在空中,周围是深蓝色的夜幕和点点繁星,大地上是万家灯火。这个意境突显出希达的无助和渺小,同时也营造了神秘的氛围。

希达和巴鲁到达天空之城时,看到了一幅唯美的“画卷”,淡黄色的花朵随风摇摆,洁白的云彩在城堡间游走,树木繁茂,花朵盛开,呈现出一片鸟语花香、生机勃勃之景。这些意境的建构除了可以带来视觉上的美好体验外,同时也寄托了导演不同情感。画面的和谐状态,表现出动画电影赞美自然的特点。

除此之外,影片的景别运用也恰到好处。影片采用了全景式构图,大量的长镜头、景深镜头和全景镜头,不仅使影片更加丰富,同时也渲染了气氛,寄托了情感。

以希达和巴鲁到达天空之城的情节为例,影片使用了全景式的构图,人与自然在一个镜头画面之中,隐喻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同时也采用了景深镜头和长镜头来叙述希达和巴鲁看到的一切,拉普达这座天空之城中有一个花园,树木茂盛,鸟语花香。镜头切换到一个鸟窝,景深镜头的使用让观众深入看到鸟窝周围的树叶和花朵,隐喻着生命和自然的共存。

像这样的景别镜头还有很多,无论是展现天空之城的魅力还是小镇风情,景别的运用更加丰富了影片内容和环境,它们不仅可以清晰具体的向观众呈现出真实的画面感,同时也交代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烘托气氛。

  • 画面色彩的运用

色彩艺术在动画电影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不同的色彩可以引发人的而不同联想。通过色彩的运用,可以从心理层面引导观众的情感走向,也可以真实的还原现实,使视觉效果更加出色,情感表达更为感人。

《天空之城》这部影片中,无论从人物造型还是画面色彩,导演都熟练的利用色彩美学进行了视觉呈现,并且利用色彩基调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比如整个影片的画面基调,都是以天空的深蓝色为主,随着故事的发展,慢慢加入了代表生命和大自然的绿色,小镇的土黄色,最后影片即将结束,画面又回归天空的深蓝色。

深蓝色代表着神秘,深邃的星空暗藏着多少秘密和故事,促使人们继续观看寻找答案,而每个人物的造型,服装色彩又代表着他们各自的性格,比如海盗奶奶的粉红色头发,给这个人物的性格中加入了善良。这些色彩给画面注入了情感,唤起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色彩艺术的作用很多,比如说表达电影的主题、表现人物的内在与外在性格、表现人物的心理变化,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带动作品的节奏感等。宫崎骏导演在《天空之城》这部电影中,充分地展现了色彩的魅力,天空的深邃和自然的魅力给观众提供了丰富的视觉体验。

天空之城动漫观后感(以天空之城为例)(5)

03、成长意识:希达从柔弱成长为坚强,个人成长意识的觉醒,是导演想要表达的希望之光

影片中,希达刚开始还是一个柔弱、需要保护的小姑娘,随着寻找天空之城的历程,她逐渐成为了一个坚强勇敢的小姑娘,故事最后希达没有被穆斯卡说的荣华富贵所动摇,而是坚定不移的念出毁灭咒语,跟巴鲁手拉手,共同面对即将到来的一切。

宫崎骏导演的作品中几乎都有这种成长意识的体现,不管是《千与千寻》里的小千,还是《风之谷》里的娜乌西卡,每一个角色都寄托了导演想要表达的成长意识和希望之光。这种成长意识会通过几个方面来表现:

①以对立关系来突显人物的弱势地位

《天空之城》这部影片中,希达和巴鲁初期的对立面是军队和海盗,这俩伙人都比他们两个孩子要强大的多,这种情节的设置也是为了突显希达这个角色的弱势地位,也为了以后的转变做铺垫,两人不仅柔弱还面对强权,在这样的情况下转变更具有冲击性。

宫崎骏导演其他的作品中也遵循了这样一个模式,比如《风之谷》中的娜乌西卡,家园被外来者占领,父亲去世,居民们需要她的保护,她也只是一个孩子,但最后在这种环境下,也彰显了自己的坚强和勇敢。

②以故事转折来点明人物的性格特征

面对强权,希达并没有选择屈服,她不仅坚守初心还劝诫穆斯卡,天空之城的毁灭是有原因的,我们要面对现实,而不是逆天而行。通过故事情节的转折,让人物的性格更加鲜明,从中看到人物身上可贵的品质。

《千与千寻》里的小千在汤屋打工,不仅没有抱怨反而认真工作,面对金钱的诱惑选择保持初心,《风之谷》的娜乌西卡,选择用自己的生命平息虫族的愤怒,面对伤害过自己的人报之以微笑。这些角色的塑造都彰显了人物本身的善良、勇敢和坚强等美好品质。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剧情设置,影片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导演想要表达的成长意识,从主人公坚强勇敢的美好品质中,给予了观众正能量和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意识。

天空之城动漫观后感(以天空之城为例)(6)

写在最后:

《天空之城》是一部评价很高的动画电影,也是影迷心中的经典之作。它不仅票房大卖,同时也具有深刻的内涵,让观众从中感受到自然的魅力和人性的光辉。影片内容涵盖了环保生态意识、成长意识和友情等深刻的内容,为观众提供丰富的视听体验之余,也发人深省。

希达和巴鲁作为影片的主角,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孩子的天真纯洁和热爱生命的一面,这也为广大青少年做了很好的榜样,愿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像希达和巴鲁一样,坚强勇敢,热爱生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