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最好方法(复发性口腔溃疡)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令很多人头疼的一个“捣蛋鬼”,要说此病有多大?真没多大,但它却能让人寝食难安,这就让人烦躁了!更重要的是,本病容易反复发作!在一般人的眼里,口腔溃疡不过就是“上火”,总觉得吃点黄连、黄芩、蒲公英之类的清热解毒药就行了,但这对于顽固性口腔溃疡,却未必行之有效!王庆其教授提出用甘温健脾补气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一起来看看!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最好方法(复发性口腔溃疡)(1)

复发性口腔溃疡,一般认为属于“上火”现象,应该采用清火的方法治疗,有一定疗效。但是中医所说的“火”,有“实火”与“虚火”之分,“实火”表现为口干、口渴、舌红苔黄或黄腻,大便秘结,小便黄,脉搏有力,治疗应该采用黄连、黄芩、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等清热解毒的药物,可以收到良好效果;“虚火”则由阴虚而生内火所引起,临床表现为神疲乏力,面赤升火,口干欲饮,饮水不多,舌质偏红,苔少或光剥,脉搏细数无力。治疗应该采用生地黄、麦冬、玉竹、石斛、女贞子、枸杞子、山茱萸、知母、黄柏等滋阴清热的药物,有很好的疗效。

以上是常规的治疗方法,对特别顽固的口腔溃疡未必有效。王庆其教授在临床经常遇到一些体质较差,或者由于长期疲劳过度,或者经常失眠,或者脾胃功能较差的患者,患者口腔溃疡反复发作,采用上述清热解毒、滋阴清热、补气养阴等方法治疗往往疗效不显,甚至加重发作。思考再三,属于古代所说的“阴火”为患,由劳倦损伤脾胃之气引起,脾胃为元气化源之本,元气不足,气化失司,郁而化为“阴火”,而“阴火”与一般“火”不同。我在治疗该患者时,注重整体脾气亏虚这一病机特点,以益气健脾,甘温散火之法,方中重用黄芪为君药,黄芪味甘性温,有益气升阳,固表止汗等功效,故为君药,起到益气和营,流畅气血,使阳气通达血管末梢,血中之郁热散出之功效;用太子参、党参、炒白术、茯苓等加强健脾补气功效;柴胡、细辛有升阳散火之功;升麻凉血解毒,按本人经验,将其与利九窍的细辛相配,相激相成,治疗口腔溃疡功效显著;肉桂、熟附片与生(熟)地黄相合,取阴中求阳,阳中求阴之意,对难治性口腔溃疡,可以出奇制胜。诸药配伍,益气健脾,甘温散火,对顽固性口腔溃疡反复发作,有很好的疗效。

病案举例

张某,男,38岁,外企职员。初诊。

口腔溃疡反复发作3年,曾多次外院就医,服用多种西药及清热解毒中成药,效果欠佳。平日工作繁忙,经常加班。自觉肢倦乏力明显,经常容易感冒。目前舌下及口腔内黏膜多处溃疡、疼痛,疮面色白。胃纳差,纳谷不馨,大便欠畅,夜寐欠安。面色少华,形体消瘦,舌质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濡软。

诊断:中医诊断:口疮。西医诊断:复发性口腔溃疡。辨证:脾气亏虚,阴火上炎。

治拟:益气健脾,甘温散火。

处方:黄芪50g,太子参30g,党参30g,炒白术15g,茯苓15g,茯神15g,夜交藤30g,柴胡12g,升麻30g,细辛9g,生地黄15g,熟地黄15g,远志9g,枳壳12g,佛手9g,大枣9g。14剂。

二诊:诸症稍改善,疼痛明显减轻,疮面逐渐缩小,神疲乏力较前好转。胃纳一般,大便可,夜寐欠安。舌质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濡软。

治拟:益气健脾,甘温散火。

处方:上方改细辛12g,加肉桂4.5g,胡黄连9g。14剂。

三诊:一般情况可,此后口腔溃疡无明显复发。肢倦、乏力好转,胃纳一般,二便调。舌淡,苔薄白,脉细。

治拟:补气健脾,温中调气。

处方:黄芪30g,太子参30g,炒白术12g,茯苓15g,甘草6g,大枣9g,山药30g,薏苡仁30g,莲子肉30g,山茱萸12g,细辛9g,熟附片9g,炒当归12g,藿梗12g,苏梗12g,焦山楂12g,焦神曲12g。14剂。

随访半年,时有小发,用上述方法治疗即愈。

本文选自《杏林散墨:王庆其医论医案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王庆其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

平台推荐最受欢迎的健康精品文章:

22个中医食疗方,应对糖尿病有帮助,你还在等什么

汉子们注意啦!此时不防,若是患上它就晚了

本平台为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的官方今日头条号,如您还未订阅,请添加订阅,免费获取更多实用权威健康养生内容,或可关注“云南中医”微信号(yunnanzhongyi)。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