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炸弹爆炸的威力有多大(有多少人死于威力更大的)

所有炸弹爆炸的威力有多大(有多少人死于威力更大的)(1)

2015年8月13日上午10时许,天津滨海,爆炸现场发生小规模爆炸喷涌出的火焰。 (IC photo/图)

近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验室爆燃致2死9伤,目击者称听到三次爆响。网传视频显示,爆燃发生后,教学楼冒出大量黑烟,有几人正在现场抢救,结果发生更严重的爆燃,现场腾起一团黑色的蘑菇云。

现场抢救时发生的再次爆燃,是典型的二次爆炸。所谓二次爆炸,指事故中的第一次燃烧、爆炸,将可燃物气化,或将粉末与空气形成气溶胶,然后,这个气溶胶被点燃,发生第二次爆炸。

很多化工原料是加压存储的,储存温度大大高于它们的常压沸点。容器一旦发生爆炸,里面装的液体就会迅速泄漏出来,并在空气中变为气体,并与氧气混合在一起,然后再次被点燃。

所以,二次爆炸一般是蒸气云爆炸。蒸气云爆炸的形成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一、燃料气体或液体在短时间内的大量泄漏,液体燃料蒸发为蒸气;二、燃料气体或蒸气与周围的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物并聚集于空间;三、可燃混合物被点燃;四、点火后气云中常常只发生低速燃烧并迅速覆盖广泛的区域;五、形成空间爆炸。

这个过程,在很多二次爆炸的视频中,呈现为先炸散形成一团云雾,紧接着,云雾又再次爆炸。

除了氢气,能够引起蒸气云爆炸的大多数可燃气体或蒸气的密度,以及与空气形成的易爆混合物的密度,都大于大气的密度。这就意味着,这些易爆气体不会上升,而是沉积在地面。

蒸汽云爆炸的破坏作用,来自爆炸波、破片作用、抛掷物以及火球的热辐射。蒸气云爆炸,不是一种点源爆炸,而是一种面源爆炸,波及的范围更广,破坏力更大。两次爆炸之间,时间拖得越长,二次爆炸的能量就越大,后果也就越严重。

粉尘也会二次爆炸。第一次爆炸气浪把沉积在设备或地面上的粉尘吹扬起来,同时,爆炸中心会形成负压,周围的新鲜空气便由外向内填补进来,形成所谓的“返回风”,与扬起的粉尘混合,在第一次爆炸的余火引燃下引起第二次爆炸。二次爆炸时,粉尘浓度一般比一次爆炸时高得多,故粉尘的二次爆炸威力也比第一次要大得多。

煤粉尘、玉米粉尘、土豆粉尘、面粉、铝粉尘、锌粉尘、镁粉尘、硫磺粉、糖粉,都会爆炸,也可能引发粉尘的二次爆炸。不管是工业上的木材、粮食、金属加工,还是家庭处理面粉、糖粉,都要注意这个问题。

在实际事故中,破坏力更强,波及范围更大,往往都是第二次爆炸。从此次事故的视频猜测,伤亡很大可能性就是二次爆炸导致的。

2015年8月12日的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第一次爆炸发生在8月12日23时34分6秒,近震震级ML约2.3级,相当于3吨TNT。第二次爆炸在30秒种后,近震震级ML约2.9级,相当于21吨TNT。有专业人称,第二次爆炸相当于一个空气炸弹,威力很大。

2020年6月13日16时,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G15沈海高速公路上发生槽罐车爆炸事故,造成19人死亡,172人住院治疗。炸飞的槽罐车砸塌路侧的一间厂房并发生了二次爆炸。正是二次爆炸导致了离高速公路200米左右的街道严重受损。

二次爆炸的原理还被用来设计成了武器。

美军的“炸弹之母”,就是蒸气云爆炸,被称为“气浪弹”或者“云爆弹”。这种炸弹,第一次爆炸,爆破容器、释放燃料,与空气混合形成一定浓度的气溶胶云雾。再经第二次引爆,产生2500℃左右的高温火球,产生爆轰冲击波,摧毁目标和杀伤人员的作用。此外,它会迅速消耗周围的氧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造成局部严重缺氧、空气剧毒。而且,由于燃料空气炸弹的气态云雾比重比空气大,能向低洼处流动,因此它对杀伤隐蔽在堑壕、掩体和密闭不严的地下工事、坑道中的人员非常有效。

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中,云爆弹不但使塔利班蒙受了巨大损失,还施加了极大的精神震撼。像BLU-82炸弹在接近地面引爆后,可以将方圆五百多米的地面有生力量全部杀死。

正因为二次爆炸的现象,遭遇爆炸,一定要找掩体,更重要的是,不要围观,迅速撤离,越远越好。现在很多人看到失火,或者爆炸,会停下来看热闹,掏出手机拍摄。因为他们觉得已经炸过一次了,危险消除了,但实际上,第二次爆炸,威力与范围往往要大得多。

有一次在上海发生一起货车燃烧事故,很多人停下来看热闹。虽然有相关的规章制度规定,危险品运输,一般不会在市区。但永远有人会打破规则,普通人甚至专业人员都根本无法判断安全距离是多少。所以,不要拍照,离得越远越好。即便打算施救,也要充分预判情况,避免遭到二次爆炸的危险。此次大学爆燃事件中,操作者都是有专业知识的学生,也可能知道是什么造成了燃烧,但非常遗憾的是,他们仍然遭遇二次爆炸。

人们常说,要提高安全意识,大多数安全事故,其实都是可以通过提高安全意识来避免的。但是,安全意识的基础是安全知识。只有掌握充足的安全知识,才能有充分的安全意识。所以,每个人都应该知道关于二次爆炸的常识。

(本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刘远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