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市容管理(观察点设二维码)

优化市容管理(观察点设二维码)(1)

图说:观察员在扫描观察点二维码 金旻矣 摄(下同)

扫“观察点”二维码,将道路上的问题实时反映给市容管理部门;安装AI摄像头,实时捕捉门责管理问题……今年,是《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实施七周年,为了以更加整洁、有序、靓丽的城市面貌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第五届进博会召开,上海各区绿化市容部门纷纷交出亮眼“答卷”,让美丽街区不仅是“盆景”,更是市民身边的风景。目前,全市已设立72个“市容环境观察点”。

扫码反映薄弱区域问题

在杨浦区密云路上的密云小区外,最近新添了一块带有二维码的“上海市市容环境观察点”牌。记者看到,只要扫一下二维码,任何市民都能将发现的市容问题及时反映给杨浦区绿化市容部门。

不仅市民可以扫码反映问题,点位上还增设了一位“观察员”。杨飚是四平路街道密云路居委会党总支书记,他说,密云小区共有2500多户居民,其中有1000多户每天会通过设在密云上的这个门前往菜场或地铁站等,导致该路段成了必经之路。“现在,如果这条路上有任何市容环境问题,我们多了一个反映渠道。比如曾有居民反映人行道上绿化带的位置不合理,后来就向外移了2米多。还有居民认为美丽街区密云路南侧项目方案里的封闭围墙太浪费且不美观,后来设计方改了方案,封闭围墙被打开,成了能透绿的镂空围墙。”

杨浦区绿化市容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密云路全长1435米,位于虹口杨浦两区交界处,共有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49家。沿街商铺和菜场较多,以往经常会有市民反映市容环境问题,是市容环境的薄弱区域。“目前,杨浦区设立了四个‘市容环境观察点’,其余三个分别位于杨浦滨江、江浦路长阳路口、杨浦大剧院周边。”

市绿容局市容管理处处长王永文表示,“市容环境观察点”是今年的创新探索,3月1日在苏州河华政步道段设立了全市001号观察点,对周边环境进行长期观察、跟踪、研究分析,推进具有典型意义的市容环境问题实现变迁。“观察点和门责制度是一脉相承的,承担着窗口、渠道、平台和枢纽等角色,通过这个渠道可以听取市民意见建议,并将党建、社区治理与门责制度相融合。目前,全市已有72个点位,其中包括31个薄弱区域点位,今后将在全市范围内不断增加点位数量。”王永文表示。

优化市容管理(观察点设二维码)(2)

图说:密云路属于市容环境薄弱区域,如今市民多了一个反映问题的渠道

AI智能捕捉跨门营业

除了设立“观察点”,AI智能技术也应用到了市容门责上。黄浦区五里桥街镇选取瞿溪路(906—924)号路段作为最小管理单元试点,在路段两侧安装AI自动发现设备,AI摄像头实时捕捉门责管理问题,通过智能化手段让沿街商户收到及时提醒,自行整改,实现市容环境的长效常态治理。

徐汇区则制定了《乐山街坊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用3年时间,升级菜场服务、美化空间领域、对乐山小花园公共绿地进行改造,拆除了逼仄的围墙。同时,参照衡复风貌区标准对乐山片区的四条市政道路进行修缮和改造,将片区道路品质提升至景观道路水平。

共创建示范道路556条

记者从今天举行的《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实施七周年主题宣传活动上获悉,七年来,全市各级市容管理部门引导责任单位主动履责。目前,全市有责任区管理示范道路556条(段),成立各类责任区自律组织816个,累计培训各类人员112万余人次。

2021年以来,在疫情防控基础上,结合爱国卫生运动,持续开展“洁净上海”城市环境清洁行动,共开展环境清洁2300余场次,重点整治了249处市容环境较差的中小道路和薄弱区域,清理垃圾共计3500余吨,“我的门前我清洁,我的区域我负责”蔚然成风,群众成了城市管理的积极参与者、最大受益者和最终评判者。

下一步,上海将重点推动100处背街小巷和结合部市容环境薄弱区域综合治理,加强地铁出入口周边、撤制镇等特定区域环境治理。深化“一网统管”,确保建成的“美丽街区”落实常态管理和良好维护,并通过探索开展公共空间休憩座椅认捐认养活动,为城市增添温度。

新民晚报记者 金旻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