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六家绘画特点(王式廓为一幅画准备23年)

1949年4月,刚刚解放的北平的古城,在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会上,徐悲鸿对着一张木刻作品沉吟良久,说他又发现了一颗艺术界的新星。

清初六家绘画特点(王式廓为一幅画准备23年)(1)

这幅融西洋画法、中国古代版画线描与民间艺术为一体作品,名为《改造二流子》。作者是一位从延安走来的画家,他的名字叫着王式廓。

清初六家绘画特点(王式廓为一幅画准备23年)(2)

《改造二流子》 18X23cm 1947年 木刻版画

王式廓出生于山东省掖县(现为莱州市)西由镇一个亦农亦商的家庭。1930年在济南爱美高中艺师科学习西画,后入北平美术学院西画系深造。

清初六家绘画特点(王式廓为一幅画准备23年)(3)

画家王式廓 油画

1933年入学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师从当时班主任吴大羽继续学习西画。1935年,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毕业,随后留学日本。

清初六家绘画特点(王式廓为一幅画准备23年)(4)

井冈山会师 124x210 油画

与同时代的许多艺术家不同,作为20世纪中国第一代革命画家,王式廓的艺术人生,是始终与中国的革命融为一体的。

清初六家绘画特点(王式廓为一幅画准备23年)(5)

参军 110x140 油画

在革命生涯中,王式廓始终以笔为枪,画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抗战宣传画。比如《台儿庄乡战》、《平型关大战》、《南口大战》(因战乱未能存留)等等……

清初六家绘画特点(王式廓为一幅画准备23年)(6)

转战南北 油画

但他最为著名、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还是这幅耗尽了他毕生心血,却终未能完成的《血衣》。

《血衣》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在中国美术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并被誉为“中国美术史上无可替代的经典”。

清初六家绘画特点(王式廓为一幅画准备23年)(7)

血衣 油画稿 1971年

它的创作缘起于1950年,这一年,北京郊区掀起了大规模的土改动运。王式廓此时正在中央美院任教,作为土改参观团的成员,他第一次体验到了土改斗争给农民所带来的深刻变化。

清初六家绘画特点(王式廓为一幅画准备23年)(8)

血衣局部图 油画稿

看着那些激动而觉醒的农民们,回想起自己的革命生涯,王式廓种下了要创作一幅反映土地改革的大型作品的决心。

但熟悉的题材,熟悉的感情,王式廓却在创作中第一次陷入了困局。在他的第一幅小稿中,画面中也并没有血衣。

清初六家绘画特点(王式廓为一幅画准备23年)(9)

血衣局部图 油画稿

“主题已明确,也找到了揭示主题词的主要环节,许多人物形象也已经在脑中涌现出来,并且还设想了一些人物的组和个别细节。于是我试探着勾了几张草图,可是结果都失败了。”

清初六家绘画特点(王式廓为一幅画准备23年)(10)

血衣初期草图(第一稿)

“失败的原因不在于个别人物形象的细节安排恰当与否,而在于我还没有在绘画艺术形象上找到最关键的能打开主题思想之门的钥匙。“在后来的回忆中,王式廓追忆着他创作血衣的过程。

清初六家绘画特点(王式廓为一幅画准备23年)(11)

血衣习作 素描

最后,还是翻阅土改资料和一本连环画时发现了衣血的故事,他才犹如灵光乍现般地找到了主题,真正找到了这把钥匙。

1959年,他将其中的一部分习作画成了色彩草图,为最后的油画创作做着准备。

清初六家绘画特点(王式廓为一幅画准备23年)(12)

血衣初斯草图(第二稿)

同年8月,王式廓参加为筹建中国革命博物新馆而组织的革命题材美术创作。

由于完成油画创作时间不够,罗工柳建议他将小稿放大成素描,等有时间再进行油画创作。

清初六家绘画特点(王式廓为一幅画准备23年)(13)

血衣中的老人 色彩草图

王式廓听取了建议,但令他没有想到是,《血衣》的素描稿还在画室的时候,就已经刊登在了《美术》1957年第二期的封面上。还未正式展出,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争议。

清初六家绘画特点(王式廓为一幅画准备23年)(14)

《十三陵水库工地》60x122cm 1958年作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但经过十余年,人们却始终没有见到《血衣》的完成作品。直到1973年,王式廓才完成了油画稿。但真人大小的油画却始终没有完成。

清初六家绘画特点(王式廓为一幅画准备23年)(15)

《静物》

尺寸:40.5×54cm

创作年代:1958年作

成交价:RMB  322,000

没有完成的原因之一是“文革”的爆发,画家整整六年都被剥夺了作画的权利。他先是被关押并受到酷刑的折磨,后来又被下放劳动,身体受到了严重的损害。

清初六家绘画特点(王式廓为一幅画准备23年)(16)

《廖静文像》 29x20cm 1954年作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尽管如此,王式廓仍然希望按照原先的设想,创作能够创作出概括这一系列的最后一张油画。

1972年平反恢复名誉后,王式廓决心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他不顾身体是否允许,立即前往河南搜集素材。

清初六家绘画特点(王式廓为一幅画准备23年)(17)

《马大爷》 53x40cm 中国美术馆藏

河南之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要完善《血衣》中手握地契的老农形象。“脸很好了,手不够好,我要去太行山里找这个形象。”

清初六家绘画特点(王式廓为一幅画准备23年)(18)

《老汉》 39x27cm 1973年5月11日 中国美术馆藏

他全身心地投入绘画,忘记了自我,不顾有病的身体,不顾休息,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在29天时间里竟然创作了74张作品,而且其中多数都是油画。

清初六家绘画特点(王式廓为一幅画准备23年)(19)

《风景》

尺寸:56×114cm

创作年代:1963年作

成交价:RMB  380,000

这样的工作量,对于身体强健的年轻油画家尚不易做到,何况王工廓早已因多年病痛严重影响了分健康。

在河南辛勤创作的时间里,王式廓晕到了四次。然而他“实在舍不得休息,他是拼了命在抢回之前浪费的时间。”

清初六家绘画特点(王式廓为一幅画准备23年)(20)

《风景-30》

尺寸:22×29.2cm

创作年代:1955年作

成交价:RMB  57,500

最终他在河南巩县康店村找到了心目中手握地契老农的形象。——七十多岁的老船工康五,王式廓前后一共为他画了6幅肖像。

清初六家绘画特点(王式廓为一幅画准备23年)(21)

《油画人物》

尺寸:53×38cm

创作年代:1973年作

成交价:RMB  156,800

1972年5月22日下午,王式廓在画一老一少农的头像时,因劳累过度突发脑溢血死在画架旁。倒在地上时,手里还紧紧地握着一把画笔……

清初六家绘画特点(王式廓为一幅画准备23年)(22)

《油画人物》

尺寸:36×25cm

成交价:RMB  200,000

人们都说,他似乎是为了使命而生,也为了使命而殉道。

王式廓对艺术的探索没有丝毫苟且和妥协,他处处表现出了一个真诚艺术家的最可宝贵的品质,《血衣》展现给我们的是画家对起来革命的中国农民的深厚情感和深刻的艺术的认识。

清初六家绘画特点(王式廓为一幅画准备23年)(23)

《少女像》

尺寸:94×60cm

创作年代:1955~1957年作

成交价:RMB  230,000

他一直遵循着革命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血衣》就是用现实主义方法进行创作的。应用写实的语方,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和客观历史,同时也真实地表现画家本人的主观世界的情感,认识和理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