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欢和崔健的地位(刘欢为何错过敢问路在何方)

六小龄童和马德华主演的电影《西游记之真假美猴王》预计在2021年上映,这部电影在之前还曾有个名字,《敢问路在何方》。

之所以改名,估计一方面考虑和《西游记之降魔篇》等一堆同类型电影凑热闹,另一方面《敢问路在何方》也和杨洁导演的书名撞车了。

刘欢和崔健的地位(刘欢为何错过敢问路在何方)(1)

现在一说起《西游记》,大家最熟悉的一段音乐就是开头的《云宫迅音》,“丢丢丢丢,猴上去了”。那最熟悉的歌曲则无疑是《敢问路在何方》了。

现在我们听到的都是蒋大为唱的《敢问路在何方》,虽然蒋大为成名是依靠《牡丹之歌》和《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但真正让蒋大为几十年来热度不减甚至收入大涨的无疑是《敢问路在何方》。

其实,这首歌最终花落蒋大为之前,还是经历过很多波折的。

刘欢和崔健的地位(刘欢为何错过敢问路在何方)(2)

一、序言

当年《西游记》剧组一开始找了六七个知名作曲家为电视剧创作音乐,大部分人并不是水平不够,而是作曲风格难以达到杨洁导演的要求,比如有人拉二胡,还有人用交响乐来演绎《西游记》,杨洁导演当即就否定了,总之就是不满意。

最后在《西游记》的试集和前几集中,定下来的主题曲有两首,一首是《云荡荡海茫茫》,实事求是讲,这首歌还是挺好听的:

云荡荡 海茫茫

裂石金瞳美猴王

识真伪 除魔障

七十二变本领强

本领强

保唐僧 沥风霜

神奇故事远传扬

但是,这首歌有个问题,明显这是歌颂孙悟空个猴的,并不符合杨洁导演对电视剧《西游记》的定位,虽然剧中最闪亮的明星是猴子,但无疑整部剧的核心是师徒四人。因此,这首歌的境界就显得小了。

刘欢和崔健的地位(刘欢为何错过敢问路在何方)(3)

后来,著名作曲家王立平写了一首《百曲千折显真诚》,此时的他也正在为《红楼梦》作曲,因此精力有限,但这首歌的境界还是相当好的:

可叹世上多危难,

百曲千折显精诚

无奈人间有不平。

指天为誓,普度众生,远道西天取真经。

忍千辛,历万苦,自有忠心耿耿;

除鬼魅,斗妖魔,但见铁骨铮铮。

得失胜败寻常事,百曲千折显精诚。

万代传美名,传美名

刘欢和崔健的地位(刘欢为何错过敢问路在何方)(4)

著名歌唱家吴雁泽的演唱也是无懈可击,但是这首歌的风格也有问题,杨洁导演认为有点儿太歌剧化了,气场显得太大,不活泼,也不符合《西游记》的定位。

笔者个人的感觉,这首歌乍一听有点儿像电影《少林寺》,听起来有点儿串。没错,王立平就是电影《少林寺》的作词和作曲。

不过,王立平的这首歌是《西游记》的片头曲,而同时由许镜清作曲的《敢问路在何方》则是片尾曲,那时候通常都是把片头曲当成主题曲的。

虽然最终《百曲千折显真诚》被纯音乐的《云宫迅音》取代,但这首歌还是对《敢问路在何方》造成了一定影响。

刘欢和崔健的地位(刘欢为何错过敢问路在何方)(5)

二、路在脚下

《敢问路在何方》的作词是阎肃,他在接到任务时开头写的很快,“你挑着担,我牵着马”平铺直叙即可,但在后面升华主题的段落卡壳了。

阎肃就在屋里面来回溜达着想词,他儿子说道:“你再走下去,这屋里就踩出路了。”

这一句话提醒了阎肃,他想起鲁迅的名言,然后又结合《西游记》取经之路的艰辛,最后一气呵成整首歌词:“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刘欢和崔健的地位(刘欢为何错过敢问路在何方)(6)

许镜清拿到歌词后的作曲也是经历了一番冥思苦想。他并没有从头去谱曲,而是首先去抓住整首歌词的魂儿。他印象最深刻的词并不是最后一句,而是“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他说,他看到这句话时想到了自己小时候,想到了妈妈,想到了人生经历过的那些苦难……

当许镜清有一天在西直门坐332路公交车出行时,他看到窗外很多人群熙熙攘攘,有赶路的,有卖东西的,每个人都在追求着什么,同时也在经历着各自的辛劳和苦难,这都是为了什么呢?

那一刻,许镜清感慨万千,他的脑子里突然冒出来一段旋律,“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灵感来了!

刘欢和崔健的地位(刘欢为何错过敢问路在何方)(7)

许镜清立刻下车,想赶紧记下来这段旋律,但是只从身上摸出一个烟盒来,他只能从路过的小学生那里借来一支铅笔,趴在电线杆上写下来这段来之不易的旋律。

有了这个魂儿,《敢问路在何方》的作曲也是一马平川。

刘欢和崔健的地位(刘欢为何错过敢问路在何方)(8)

三、升格主题曲

《西游记》一开始的主题曲是上文提到的《百曲千折显真诚》,因为它是片头曲。而《敢问路在何方》是片尾曲,因此许镜清就想当然要和片头曲配合着来。

片头曲的歌手是男高音歌唱家吴雁泽,许镜清虽然是按照男声写的《敢问路在何方》,但是考虑到男女搭配问题,他还是想找一位女歌手来唱。

一开始许镜清在电影乐团找了一个会唱通俗的女孩子来唱,当时通俗歌手是很少的。但是杨洁导演不满意,她希望由美声或者民族唱法的歌手来唱。

刘欢和崔健的地位(刘欢为何错过敢问路在何方)(9)

最后,许镜清找到了张暴默,她的声音可以介于传统和通俗之间,歌唱水平更是没得说。于是第一版正式播出使用的《西游记》片尾曲演唱者就是张暴默。

在1986年前11集《西游记》播出前,杨洁导演用许镜清创作的《云宫迅音》(那时候还是叫《西游记序曲》)取代了《百曲千折显真诚》当作片头,那片尾的《敢问路在何方》就成了主题曲。

在前11集播出之后,虽然《西游记》的剧情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称赞,《敢问路在何方》在全国也传唱开来,连很多小朋友都会唱“你挑着担,我牵着马”。但是《云宫迅音》和《敢问路在何方》却都遭到了一些批评。

《云宫迅音》的争议在于使用了电声,而《敢问路在何方》的争议是张暴默的声音太柔,不适合《西游记》这种充满了斗争的“和尚戏”。

其实,早在前11集播出前半年,杨洁导演就已经想换人了,既然原来男声演唱的片头曲取消了,那片尾曲《敢问路在何方》就可以换男声唱了,不过一定要选一位合适的歌手。

刘欢和崔健的地位(刘欢为何错过敢问路在何方)(10)

四、谁是歌手

许镜清一开始的想法是,找一位观众没有听过的歌手,让一个陌生的声音去唱《敢问路在何方》。

1985年夏天,有人向许镜清推荐了刚从国际关系学院法国文学专业毕业的刘欢,时年22岁的刘欢在大学校园里已经很有名气,但还没有代表作。他在许镜清的工作室里弹着钢琴唱了一首自己改编的歌曲。许镜清听后大为震惊,他认为刘欢将来必定能成为中国音乐界的大明星。

于是许镜清向杨洁导演推荐了刘欢,可惜杨洁导演还是不愿意让通俗歌手来唱主题曲,此事只能作罢。

两年后刘欢通过《雪城》主题曲《心中的太阳》完成影视剧歌曲首唱,之后他又在另一部四大名著《三国演义》主题曲歌手遴选中惜败给杨洪基,直到《水浒传》才终于等来了《好汉歌》。

刘欢和崔健的地位(刘欢为何错过敢问路在何方)(11)

除了刘欢之外,许镜清还找过正在玩儿爵士乐的崔健来试音,但是崔健没理解透《敢问路在何方》的主题,他用一种很抒情的方式唱了出来,结果他连许镜清这一关都没过。

之后一年,崔健完成了他的第一首摇滚歌曲《不是我不明白》。

刘欢和崔健的地位(刘欢为何错过敢问路在何方)(12)

此外,许镜清和《西游记》音乐编辑王文华还去找了当时的大腕,歌唱家李双江。不巧,李双江的嗓子当时有些发炎,但是他尝试唱了一下《敢问路在何方》,许镜清非常满意,希望能马上录歌。但李双江推托,他希望等嗓子全好了再录。结果许镜清一等半年多却没了下文。

根据《西游记》剧组录音师冯景山的回忆,当年音乐编辑王文华曾找过一位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这位歌唱家一开始谈得挺好,后来在王文华临走前交代了一句:“你给我听的卡带一定要用好的,别弄坏了我家的机器,我家机器可都是好机器。”

王文华回到剧组向杨洁导演转述了这句话,性情中人杨洁导演来了脾气:“那就换人吧,这样的人有名气咱们也不用。”

刘欢和崔健的地位(刘欢为何错过敢问路在何方)(13)

转眼到了1986年,有一次许镜清和杨洁导演去一个录音棚录音,正巧当时录音棚需要排队,他们在门外看到棚里正录歌的是蒋大为。此时蒋大为已经成名,而且挺红。

许镜清立刻向杨洁导演提议:“不如把这歌给他唱吧。”杨洁导演也非常喜欢蒋大为的歌声,当即同意。

许镜清在录音棚里将《敢问路在何方》的歌词交给了蒋大为,蒋大为拿过来一看:“这首歌啊,我家闺女都会唱了,可我还不会。”

许镜清给他开玩笑:“那你回家跟你闺女好好学学吧。”

刘欢和崔健的地位(刘欢为何错过敢问路在何方)(14)

于是,蒋大为经过两次录音,完美诠释了《敢问路在何方》这首歌的主题,尤其是他在唱许镜清最看重的那句“一番番春秋冬夏,你尝尝酸甜苦辣”时使用了下滑音,让那种酸甜苦辣的滋味瞬间涌上心头。

1987年的《齐天乐晚会》上,蒋大为第一次正式亮相唱了《敢问路在何方》,过了一天,张暴默打电话给许镜清表达了强烈不满,许镜清表示理解她的心情。

不过,在1990年春晚上,张暴默还是唱了《敢问路在何方》的片段。

其实,张暴默唱的版本比较抒情和柔美,蒋大为的歌声更加嘹亮富有激情,应该说是各有千秋。

刘欢和崔健的地位(刘欢为何错过敢问路在何方)(15)

《敢问路在何方》从此成为《西游记》的代表,很多国人即使不会唱整首歌,多少也会哼两句。

同时,不论是杨洁导演还是六小龄童,他们在之后的岁月里都无数次提到这首歌,六小龄童要拍同名电影,杨洁导演更是将这首歌当作自传的书名,因为这首歌也代表了《西游记》剧组追求艺术的精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