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有几家世界500强(一家世界500强为何在武汉这条街)

硚口区汉正街道

武汉有这样一个街道,虽然只有1.67平方公里,却汇集了近3万的商户和5.6万的常住人口,被称为“天下第一街”。

它有500多年的历史,是汉口的城市之根、商贸之源,曾写下了“货到汉口活”的商业传奇,积淀了“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宵明”的城市记忆。

改革开放时期,它在全国率先恢复小商品市场,被誉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风向标”。后来发展壮大为“买全国、卖全国”的小商品交易市场。

它,就是汉正街。

历经十年城市更新和产业转型,汉正街不仅吸引了众多知名企业争相投资,还实现了从“小商品市场”向“时尚汉正街”蝶变,服装产业规模近千亿元,汉派服饰与杭派、粤派三足鼎立。

当下,汉正街正围绕“汉口之根、武汉之心、世界之窗”的目标定位,突出商贸金融和文化旅游主导功能,建设以现代金融、高端商贸、高尚住宅及文化旅游休闲于一体的世界级滨水中央服务区,打造更加国际化、高端化、时尚化的汉正街中央服务区。

武汉有几家世界500强(一家世界500强为何在武汉这条街)(1)

胡亚非(左)带来1982年8月28日的《人民日报》,一篇社论肯定了汉正街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风向标”。记者杨涛 摄

6月13日,硚口区汉正街道党工委书记胡亚非走进长江日报直播间,讲述“天下第一街”汉正街的前世今生。

他带来了一份1982年8月28日的《人民日报》,头版上有一篇“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的经验值得重视”的社论。正是这篇社论,廓清争议,肯定了汉正街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风向标”,对1979年在全国率先恢复小商品市场的汉正街具有历史性意义。

一时间,“对外开放看深圳,对内搞活看汉正街”广为流传,“汉正街模式”与“首钢模式”“小岗村模式”一起并称为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三大制度创新。

40年来,汉正街经历了小商品市场“买全国卖全国”的高光时刻,遭遇了市场繁荣后的发展瓶颈,持续腾退城市空间,不断提升完善功能品质,坚持市场转型升级走向“买全球卖全球”,“摸着石头”走出一条特有的城市有机更新发展之路。

腾退城市空间吸引千亿投资

武汉有几家世界500强(一家世界500强为何在武汉这条街)(2)

硚口在建复星外滩中心项目,工人们正在加紧建设。记者胡冬冬 摄

6月13日,在位于汉正街东片的BFC复星外滩中心(以下简称复星外滩中心)的项目工地上,近百台挖机、翻斗车正在地面和地下基坑紧张作业。

两江交汇、远眺龟山。眼前3栋超高层住宅早已封顶,对标上海复星艺术中心的长江之眼艺术中心土方工程基本完成,全球最高连廊双子塔的土地平整即将结束。而在1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破落的棚户区,头上是电线,脚边是货物,车人身边过。

复星外滩中心是复星集团落子汉正街中央服务区的第二个项目。和相隔不远的云尚·武汉国际时尚中心不同,这里布局的是高端金融为主的现代服务业,未来将集聚世界知名企业总部、全球性金融总部。其两个项目的总投资达800亿元。

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曾说,复星在一条街上投资这么大的,除了上海外滩,就是汉正街。这里历史底蕴深厚,发展空间非常大。

“过去的10年,我们腾退了100万方的城市空间。”胡亚非介绍,汉正街小商品市场20世纪90年代的年交易额达10亿元,到2008年已经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市场虽然繁荣,但也走入了发展的瓶颈期,人口稠密、商居混杂、交通拥堵等问题涌现。“传统批发市场已经无法满足中心城区对功能品质的内生需求。”

2011年,武汉市委市政府、硚口区委区政府痛下决心对汉正街进行整体开发改造。关闭50多家消防隐患突出的市场,进行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坚持“留改拆”并举,腾退出一批土地,有序推进汉正街的有机更新。

2012年,武汉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汉正街中央服务区,按照“汉口之根、武汉之心、世界之窗”的目标定位,建设以现代金融、高端商贸、高尚住宅及文化旅游休闲于一体的世界级滨水中央服务区。

筑巢引凤来。10年里,除了复星集团,香港恒隆、上海绿地、香港厂商会、深圳花样年……众多知名企业纷纷在汉正街“抢滩登陆”,总投资过千亿元,武汉商脉主轴初见雏形,这里已然成了寸土寸金的商家必争之地。

100万件订单从设计到交货只需5天

武汉有几家世界500强(一家世界500强为何在武汉这条街)(3)

2022年6月12日,“数字汉正,潮新汉派”云尚产业发布暨新汉派招商会在云尚·武汉国际时尚中心举行。记者胡冬冬 摄

6月12日,“数字汉正·潮新汉派”新汉派招商会在汉正街云尚·武汉国际时尚中心召开。作为武汉最大的服贸产业直播基地,这里聚集了400多家直播产业生态上下游企业商户,200多个直播间和千余名主播,每天为汉正街新汉派服饰直播带货。

在“繁荣创始”直播间,主播对着镜头正在展示夏季运动休闲装,运营人员忙着监控后台的实时数据。老板朱成托介绍,半年内团队直播带货就卖了5000万元。

“线上线下结合、省域协同发展、内贸外贸并举、批发零售融合,是汉正街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特点。”胡亚非说,经过一系列城市有机更新后,现在汉正街分为建成区域和在建区域。建成区域从“全国小商品市场”转型升级为以服贸为龙头的时尚创意产业。汉正街汉派服装每年市场交易破千亿元。汉派男装与粤派、杭派男装三分天下,占超三成的市场份额,年销量全国第一。

“设计是服装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汉正街有源源不断的原创力量。”胡亚非说,汉正街每年都会定期举行服博会和服装原创设计大赛,除了从全球全国引入设计师,还利用了武汉庞大的高校人才资源,孵化了一批优质的本土设计师。

去年在汉正街龙腾第一大道采购了10亿元秋冬男装的北京冠帮隆服装服饰有限公司负责人文欢说,2018年他来汉正街看货,发现汉正街生产的汉派男装不仅原创设计感强、做工品质优良外,而且快反快销的优势非常明显。

汉正街速度有多快?100万件的服装订单,从设计到交货,只需5天!发货以“周”和“天”计,经销商可以边销售边观察市场反应,有需求再加单,大大减少了客户和生产厂家的资金占用量。

快的背后,是汉正街“总部 卫星工厂”产能模式的支撑。总部在汉正街,卫星工厂是汉正街老板在武汉周边城市开办服装工业园区。全省4000多家服装企业、100万产业工人为汉正街进行服装生产加工配套,为省域经济协同发展、促进就业作出了贡献。“这也让汉正街形成了‘研发设计在全球,展示交易在汉正街,生产制造和仓储物流在全省,终端销售辐射全国’的全产业链条。”

不只是国内市场,2019年武汉跨境电商服务资源中心落户汉正街,2021年汉正街的货品坐上中欧班列销往全球。汉正街正努力快速成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链接,重塑新时代“货到汉口活”的竞争优势。

发展也要留住城市的“老味道”

武汉有几家世界500强(一家世界500强为何在武汉这条街)(4)

胡亚非(左)带来1877年绘制的《汉口古镇街道图》,百年前的汉正街跃然图间。记者杨涛 摄

在直播间里,胡亚非带来了一幅1877年绘制的《汉口古镇街道图》。百年前汉正街的32街64巷、30多座石桥、玉带河、新安书院、宝庆码头、魁星阁……跃然图间。

“曾经的老建筑,如今的新地标。保寿桥的位置现在是云尚·武汉国际时尚中心。两江交汇魁星阁,现在是复星外滩中心。”

产业发展“携手”历史文化,在汉正街有迹可循。

2014年,云尚项目正式动工,拆违过程中,人们发现了埋在地下的保寿桥。尽管地质情况复杂、桥体损毁严重、修复难度很大,汉正街和云尚还是最大限度地保留并修复了它。这座汉口地区现存最古老的石桥,迁回了原址,继续以桥梁的形式连接着云尚·武汉国际时尚中心的室内和室外,成了市民逛汉正街必打卡的网红地。

“武汉市‘十四五’规划中,要求高标准改造建设汉口历史风貌区。汉正街有500多年的历史,是汉口的城市之根,我们在升级改造的同时,一定要留下城市的老味道。”胡亚非说,为了延续汉正街的百年商脉,保留城市空间格局和街巷肌理,汉正街尽可能对历史文物建筑、优秀历史建筑进行保护修缮并合理利用。

胡亚非指着图介绍,云尚旁边有汉正街现存面积最大的“旧城”——新安九如片,保留了许多历史文化遗址。有新安书院外墙,红十字会旧址,汉剧大师陈伯华住过的民国时期小洋楼,汉正街现存的唯一一条青石板路……

新安九如片是汉正街在新一轮城市更新工作中即将腾退的50多万方城市空间之一,属于汉正街规划改造的在建区域,目前硚口区对此正在制定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案。

“低密度的历史风貌街区和立体式的城市景观带相融合,一座座地标性建筑拔地而起,功能品质不断完善,‘一轴一带四区’的汉正街中央服务区,会是武汉两江四岸最耀眼的城市核心景观。”胡亚非介绍,“一轴”是规划中贯穿汉正街中央服务区的“人”字形绿轴,连续开敞绿化空间,重构两江交汇处的空间联系,重塑滨水地标区。“一带”是汉正街中山大道沿线商业商务带,“四区”分别是金融核心区、商贸综合区、传统风貌区和北部生活区。此外,今年市级平台还计划启动在汉正街沿江片规划的汉正阳台、汉口隧道、百里长江生态廊道汉江段等市级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未来,汉正街将突出商贸金融和文化旅游主导功能,高标准完善汉正街中央服务区功能,成为两江四岸的重要战略功能区。

(长江日报记者杨蔚 万凌通讯员李放军 朱玲萍 张俊杰)

【编辑:商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