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三女将的性格特点(却是最具东方女性优秀特征的梁山女将)

梁山之上有数对夫妻,同为“好汉”,共效山寨,可谓志同道合。顾大嫂孙新、孙二娘张青、扈三娘王英(扩大点还有张清和琼英)不过说来奇怪,三对夫妻全都是女强男弱,阴盛阳衰。这与《水浒传》贬低女性的整体风格确实极为违和。

三对“革命情侣”之中,孙二娘与张青算得上是差距最小的了。顾大嫂的手段高强,书中早明言她强于孙新:“我那姐姐(顾大嫂)有在三二十人近她不得。姐夫孙新这等本事也输于她。

”而扈三娘与王英则更不必说,美女野兽,鲜花牛粪。张青因剪径为孙二娘父亲所败,不过因祸得福,跟着孙老儿拜师后入赘,娶下了孙二娘。

张青当年初遇孙老儿时,“斗了二十余合,被那老儿一匾担打翻。”您想想,剪径抢劫,所持必是刀斧枪棒,对方仅持一匾担,又是年迈之人,张青竟落个惨败,可见二人武艺差距很大。而至于孙二娘的武艺,张青亲口说:“俺这个浑家姓孙,全学得她父亲本事。”由此可知,张青的武艺应在孙二娘之下,但可能还不及另外两对差距那么大。这一点从张青两人出身相似,容貌相当,整体可以给孙二娘立下“三不杀”的老规距就能看出来,三位丈夫当中,他的地位相较之下也是最高的。

不过这“三不杀”恐怕仅仅是个口头说法而已。说不杀过往囚犯,却对武松下手,说不杀僧人道士出家人,却杀了无名头陀(所以武松才平白得了一套僧袍度碟),后来还差点害了鲁智深。看来张青的这个“三不杀”根本没有得到执行,亦或张青在武松面前刻意标榜,为杀人取肉寻找些遮羞布。

孙二娘之父就是剪径强人,如今女承父业,又扩大了人肉销售的营业范围,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孙二娘卖人肉馒头,是《水浒传》之中第一次出现食用人肉的情节,“将大块好肉做黄牛肉卖,零碎小肉做馅子包馒头”,写得竟还十分生活化。将人肉当做单纯的生产原料,物尽其用,毫不浪费,孙二娘不是一般的狠角色

梁山三女将的性格特点(却是最具东方女性优秀特征的梁山女将)(1)

能将同类残害肢解,并加以烹制销售乃至食用,的确没有“辱没”她“夜叉”的绰号。 “夜叉”一词源于梵文“YAKSA”的译音,佛教所说的一种吃人、腾飞空中、速疾隐秘之恶鬼,后受佛教化而为八部天龙之一的护法之神。

梁山三女将的性格特点(却是最具东方女性优秀特征的梁山女将)(2)

孙二娘做为梁山的从好汉之一,被作者非常明显地刻意给予男性化,从外形到性格都严重缺乏女性特征,而行事作风甚至比男性还要粗鲁凶狠。这一点从孙二娘夫妻两人的分工就能够看出来:丈夫张青仅仅是挑着人肉馒头外出售卖,而麻翻、宰杀过往客人,制作人肉食品的血腥工作则由孙二娘在家里承担。而且孙二娘干得得心应手,足见她的歹毒。

整体上说,孙二娘是一个男性化扁平化的角色,若没有十字坡卖人肉一节,几乎不会有人记住。她能够成为一个贡献少知名度很高的角色,樵人以为还很大程度上是蹭了武松的热度。好比颜良、文丑,虽然素称“名将”,但若不是为关羽所杀,又有几人会记得他们?孙二娘的知名度,凭的是为武松的机智武艺做得陪衬,做为武松英勇故事的一部分,人们记住了武松,也就记住了孙二娘。

相对于角色略显平淡的孙二娘,另一位年龄职业十分相近的梁山女将顾大嫂则要闪亮得多。

两位大姐大同为酒店老板,同样在家庭之中充当“话事人”的角色,同样和丈夫一起上了梁山,感觉没有大的不同,许多读者甚至从来弄不清二者的绰号,亦说不清二人的事迹与作为。

这很常见,却很可惜。顾大嫂与孙二娘虽然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但也仅仅是相似而已。

孙二娘与顾大嫂都经营酒店,且都在店中掌柜。但孙二娘开的是黑店,连龙门客栈都以她的十字坡酒店为模版,而顾大嫂开的是正经酒店(放赌在当时并不违法),并无不良的行业评价与名声,二人一个是连环杀人犯,一个是守法商贩,两家黑白分明,属于不同次元。

孙二娘的父亲,丈夫以及自己都是罪犯,且均为惯犯。顾大嫂的丈夫、大伯都是军官,两个弟弟是猎户,都是孙二娘一家的对立面。

还是更重要的一个区别:孙二娘是因自身罪行深重遂投奔梁山以自保,而顾大嫂是亲人被权贵陷害,为反抗压迫而造反上山的。一个主动一个被动,主因完全不同。

“母夜叉”,如实地反映出孙二娘贩食人肉的恶行,表现了她的残忍;“母老虎”,虽然凶猛,但虎不食子,非但不食子,母虎还护子。解珍、解宝兄弟受诬入狱,顾大嫂这只“母大虫”立刻舍命保护,继而呲出爪牙咆哮着扑向加害者,愤怒地将其撕成碎片。

孙二娘,以及书中孙二娘以外的大部分女性角色,基本上都是以“祸水”的形象出现的。潘金莲、潘巧云、王婆自不必说,阎婆惜使宋江亡命江湖,卢妻勾结李固陷害卢俊义。不单“坏女人”,好女人也是亦然,鲁达因金翠莲而丢失前程,成为逃犯,就连贤惠如斯的林娘子,也因自身的美貌而引祸于林冲。

唯一的例外是顾大嫂。她武艺高强却不惹事生非,操持家业安守岁月。当她的亲人遭受奸人残害之时,她像勇敢的母亲一样挺身而出,不惜犯险营救两个族弟。

更难能可贵的是,顾大嫂还是位极有主见与智慧的女性。她在搭救解珍、解宝兄弟的整个过程中,表现出了惊人的冷静与沉着,从制定计划、组建人员、乔装入大牢,直至最后武力劫牢,环环相扣,滴水不漏。

乐和来向顾大嫂告信,遽变之下顾大嫂当即决定要营救解珍解宝两兄弟。但她同时也清楚凭自己的力量无法成功,她立即出银两请乐和回大牢之中上下用度争取时间,然后与丈夫定下策反大伯孙立之计,可谓当机立断丈夫作风。

尤其是策反孙立一节,绝对堪称精彩。孙新谎称顾大嫂有病,诱使兄嫂孙立夫妻来探望。这一计本身并无高明之处,但细节设计却足称巧妙:就是谎称顾大嫂有病而非孙新。

试想,如果是孙新称病,那么兄长孙立前来即可,兄嫂乐大娘子则不会同往。如此一来,孙立极有可能因为担心家中老婆的安危而不愿合作劫牢。反之是顾大嫂称病,那么作为大伯的孙立男女有别,不便探视,则乐大娘子必来。

其后孙新合盘托出,孙立本能地予以拒绝。此时顾大嫂擎出双刀,带领邹渊邹润直接威胁孙立夫妇。如果换成是孙新动手胁迫,那么孙立即使一时妥协,但日后兄弟必然失合。同时也可能使孙立怀有二心,为行动带来隐患(此时乐大娘子的到来,又显出另一作用:如孙立不惜翻脸动手,却不得不考虑身边老婆的安全)。

梁山三女将的性格特点(却是最具东方女性优秀特征的梁山女将)(3)

当孙立又提出先安顿家眷收拾细软之时,顾大嫂即刻予以了否定;“一就去劫牢,一就去取行李不迟”,并强行将孙立夫妇留在店中,断了他们的“三心二意”。

随后的劫牢行动,在乐和的接应下,顾大嫂乔装入牢,打响行动的第一枪,下手干脆利落,不愧女中强人。之后的搏斗之中,顾大嫂也是如同砍瓜切菜,虎入羊群:

当时顾大嫂手起早戳翻三五个小牢子。

整个劫牢过程,孙立孙新兄弟竟未杀一人,甚至没有参加战斗,只是“两个把住牢门”。足见顾大嫂英雄!

梁山三女将的性格特点(却是最具东方女性优秀特征的梁山女将)(4)

而后众人去投宋江,正值梁山二打祝家庄受挫。孙立以栾廷玉同门之便,进入祝家庄卧底,顾大嫂未上梁山便先接受了任务。这次有了梁山这个超级大后台,顾大嫂的任务完成得更加漂亮。

顾大嫂带功上山,不断又立新功,但当梁山大排名之时,她却与丈夫孙新一起位居榜末(第一百、一百零一位)。甚至还远低于解珍解宝的排名(第三十位三十五位)。但顾大嫂丝毫不以为意,不出头不抢功,不结派不拉帮,在刀山箭林血雨腥风之中从容应对淡然度日。最终她得到了她想要的结局——幸运生还,受诰回乡。这在十损七八的梁山好汉之中显得十分难得。而孙二娘扈三娘都是与丈夫双双死于最后胜利前夕,相较之下,令人唏嘘。

顾大嫂相较其他女性角色,虽然容貌并无任何优势,但却是最具东方女性特征的一个。她勤于持家,不求显功于外而求有助于内;她注重亲情,为搭救亲人不惜舍弃家业赴汤蹈火;她经受苦难时能隐忍坚持,受诰还乡一样可以悠然林下。

顾大嫂是梁山众多了无生气的边缘人物中少有的亮点,她给《水浒传》中女性角色带来了难得的人物层次与丰富情感,使女“好汉”们有了烟火气,也避免了充数之嫌。

梁山三女将的性格特点(却是最具东方女性优秀特征的梁山女将)(5)

顾大嫂是《水浒传》众多女性角色当中,最真实可鉴、角色最丰满立体、具有母性光辉与善良品质的一个。尤其是相较于孙二娘的主动犯罪、扈三娘的被动忍耐,顾大嫂方才是唯一一个具有真正意义上反抗压迫的女性个体。

倘若没有了顾大嫂,亦或顾大嫂被描写成又一个茹毛饮血的孙二娘,那么梁山的女性角色终究是有欠生动、缺乏完整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