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瓜子有什么作用(原来背后还有这么多故事)

吊瓜子有什么作用(原来背后还有这么多故事)(1)

栝楼的花

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葫芦科 栝楼属

栝楼,(别名瓜楼读音同)又名瓜萎、药瓜等,多年生攀缘草本,叶常3-5(-7)裂,雌雄异株;雄花数朵总状花序,少有单生,花冠裂片倒卵形,雌花单生,子房卵形,果实近球形,熟时橙红色,花果期7-11月。

从植物志栝楼属是这样描述“约50种,分布于东南亚,由此向南经马来西亚至澳大利亚北部,向北经中国至朝鲜、日本。我国有34种和6变种,分布于全国各地,而以华南和西南地区最多。”至少不原产欧洲,该属的模式属是原产印度的蛇瓜(T. anguina Linn.)

蛇瓜,也会称作印度蛇瓜,感兴趣的可以搜下图片,长长弯弯的确实还蛮像的。而其作为模式属也绝非巧合,统治印度地区的大英帝国自然会对其治下的殖民地的所有优先进行探索开发。而在日常使用中,当然也不会给远在地球另一端的栝楼进行单独命名(或许那时候还没见过),本该是描述蛇瓜用的英文名“Snakegourd Fruit ”(像蛇一样的葫芦),同样也用作栝楼的英文名。

吊瓜子有什么作用(原来背后还有这么多故事)(2)

栝楼

这点上也会想起这么一句话“星期八用英文怎么说的问题”,汉语的组词强大可见一般。至少在不同领域交流,一些专有名字也能略猜一二。也在想外国人在交流中是不是都要记住某一物种的拉丁名而确保唯一性,这无非给门外汉在理解上造成了障碍。而国人还有个中文学名,至少对于一般不学习拉丁文的一般爱好者,交流可以方便很多。那么也会想到“博物学”应该更加容易在国内发展,至少不用记好多新词(拉丁学名)。(没见过外国月亮的孩子纯属瞎想)

吊瓜子有什么作用(原来背后还有这么多故事)(3)

成熟的栝楼

而栝楼在中国最早文字记载也可以追溯到诗经,《诗经·豳风·东山》“果臝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蟏蛸在户。”(“豳”今陕西郴县、果臝即现栝楼)。描俗了各种生物自得于屋内,述说了远征士兵在归途中对家乡的思念。李时珍释其名曰:“木上曰果,地下曰蓏。此物蔓生附木,故得兼名。”“臝”字和“蓏”字都读作“裸”,然后就慢慢讹传演化出了“栝楼”“瓜蒌”。“栝楼”读作“瓜楼”,而《中国植物志》取“栝楼”作为其中文正式名。

最后忘记了,可以吃,市场有卖“吊瓜子”,嗑逛了瓜子的吃瓜群众,换个口味如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