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危险的瞄准方法(经验告诉你真正的瞄准不是用眼睛)

其实,台球真的是一项很简单的运动,打台球,不管是什么球台,斯诺克打法也好,中式黑八、美式打法也好,无非就是将桌子上的球按照一定的规则,或一定的顺序,击入六个袋口。不管你是小孩、少年,还是老年人,都可以操起球杆,捅的随心所欲,打的不亦乐乎,既健康了体魄,又陶冶了情操,因此,称台球是最简单的运动一点也不为过。

但是如果真的想打好台球,开始研究起这项最简单的运动后,你就会发现,台球还真不简单,甚至可以说是一项最复杂、最锻炼人的高难度的运动,这个应该是所有爱好台球运动的人的共识,无需质疑。

那么,如何才能打好台球,或者成手高手呢?请跟着本文的思路看下去,或许你会有所收获。

由于本文作者的台球水平只限于爱好,非职业,所以,今天文章里探讨的问题,都是非职业的,不要拿职业的水准来要求就好了。另外,本文探讨的问题仅限于技术,跟心理、临场无关。

最危险的瞄准方法(经验告诉你真正的瞄准不是用眼睛)(1)

  每一个喜欢台球的业余选手,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什么时候我也能达到象职业选手一样的一杆清台,或炸清,或接清,那样真是帅呆了。每一个喜欢台球的业余选手,现在的每一杆练习,也都是向着这个目标前进的,所以说,清台可以说是我们喜欢台球的人的终极目标,如斯诺克的147,中八的炸清、接清。

台球的清台,两条路线:一靠准度——目标球的控制,没有一个好的准度,经常失误,要想清台,是不现实的。不过对于台球来说,准度还真的不是个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就如我们向瓶子里倒油一样,倒的次数多了,手感好了,一滴不漏很正常,打台球也一样,我们在网上看了好多关于准度的这个讲解那个讲解,其实那些都是没用的东西,真的,当你打个几年后,你就会发现,什么瞄尾巴法、薄厚法,都是扯淡,真的,台球的准度是什么?是感觉,是角度,随着你练台球的时间渐渐增长,对各种角度球都会形成肌肉记忆,甚至说一看到某个球,你就知道怎么打才能进,这是打出来的。

最危险的瞄准方法(经验告诉你真正的瞄准不是用眼睛)(2)

不要不相信我的话,要不然你找个身边的高手或者向职业选手咨询下,他们肯定告诉你,我还真不知道我是怎么瞄准的,或者是有人和你说我用什么办法什么办法,那都是瞎说的。曾经我向一个职业的高手教练学球,他先看我打了一会,然后问我一句话:“你是怎么瞄准的?”,我说:“我也不用瞄准呀,全凭角度感觉”,他只和我说了一句话:“那你的瞄准不用教了。”,事实上就是这样。可能我真让他教我怎么瞄准,他可能什么也说不上来,或者是洋洋洒洒的照搬一些网上的这法那法来忽悠你。

相信我,瞄准真的不用太去计较,从简单球打起,包括三分之一半台直线球,各种角度球,贴库球等,平时只要多打,自然而然的你就准了。

如果你还是要钻牛角尖,想要知道如何瞄准的,那我来告诉你,真正的瞄准,不是用眼睛,而是用脚的,其实在你站好位的那一瞬间,你的瞄准已经完成了。什么?不相信,慢慢打吧,你一定会相信的。

因为这篇文章主要是向大家传导一些个人的感受,所以我还是说一下我对瞄准的理解吧:瞄准,是打球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没有准度,就如同枪上没有准星,根本不可能做到指哪打哪。我的瞄准方式就是,退台站位,感觉目标球进洞的角度,然后站位脚踩线,俯身,整个瞄准动作完成,就这么简单。

是的就这么简单,没有那复杂的,因为这种球打多了,当你趴下去的时候,你已经知道这个角度的球,进了,至于说进不进,那还有其它方面的影响,这个在后面说,至少对于瞄准这件事来说,你已经完成了。

最危险的瞄准方法(经验告诉你真正的瞄准不是用眼睛)(3)

不信,看看职业选手打球,为什么有人站位的时候,总是起来再趴下,感觉不行再起来,就是因为他是站着瞄准的,趴下后感觉不对,然后再起身重瞄准。写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胡说,职业选手起身是因为他的姿势感觉不舒服,你要这么说,你还真说对,就是没有瞄准,才导致他的不舒服,他之所以起身,就是他的固定姿势与进球点不一致,而对一职业选手来说,趴下去再用姿势去迎合进球点,这是大忌,所以他才要起身。

真的,相信我,准度只要多打,会出来的,包括那些难打的贴库球、贴库几厘米的球,所以,对于业余选手来说,不用再去问如何瞄准,如何打大角度球这些问题了,因为不管是那个高手,就算他胡说海塞了你半天后,你该打不进还是打不进,还不如用这些时间去问一些关于其他的问题。

总之关于瞄准,我要说的一句话就是:多打,什么都有的,记住,打的时候不要去专门找什么进球点之类的,就感觉进球的角度就行,等形成肌肉记忆,你就会百发百中了。

想看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台球控公众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