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建十山水画基础知识(喻建十山水画基础概论)

喻建十山水画基础知识(喻建十山水画基础概论)(1)

上节课喻建十老师为我们讲解、示范了山水画的基础笔法。本节课,喻建十老师将继续讲解、示范“弹、揉、戳、摆、排”等笔法,并为我们详细讲解山水画中“点”的重要性以及山水画用笔的方向问题。

名家简介

喻建十·1959年生,字九可。斋号不动容斋、小易简楼。

1985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留校任教。1993年赴日留学,1996年毕业于日本大阪教育大学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2003年底回国。

天津美术学院美术创作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画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教育部高等院校美术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天津市文联委员,天津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天津市中国画学会副会长。

沧海遗珠山水画中“点”的物理需要

三品的朋友大家好,我是喻建十,本节课继续为大家介绍山水画的基础笔法。前期我们讲“顿、挫、揉”的部分时,初步涉及到“点”的概念,现在我们再做详细了解。

无论是绘画,还是书法,都讲究“积点成线”。意思是,线条都是由若干个“点”组成,“点”是线条的基本构成要素。除此作用外,“点”还可以作为单独的艺术表现形式存在,比如,它可以表现近景的树叶、远景的树或树冠、山石上的苔点等等。此外,“点”还可以不代表具体的物象,而是作为画面形式构成的需要而存在。比如恽寿平在其画论中提到:“苔为草痕石迹,或亦非石非草,却似有此一片,便应有此一点。”意思是,从视觉效果上来说,应当在画面中的某个地方加上几个“点”,但其并不代表具体的物象,而是为了满足视觉上的需要。我们在欣赏前人的优秀画作时,要有意识地从物理需要和视觉需要这两方面来分析“点”的运用。

喻建十山水画基础知识(喻建十山水画基础概论)(2)

恽寿平 《晴川揽胜图》

下面我们就从用笔的方法、用笔的方向、用笔的形状、点的组合方式、用墨的方式和点的作用等方面来分析点的表现类型。

首先是用笔的方法。点可以按照用笔方法的不同分为:弹、揉、戳、摆、排。

弹,实际上就是打,行笔速度较快,有笔锋着纸即被反弹上来的感觉,动作稍纵即逝。

揉,有下按的动作,和着纸即弹不一样,着纸的时间相对较长。这一点,在前期的学习中已经介绍,就不再赘述。

戳,和弹有类似的地方,但它的力道比弹更大,动作更快捷。

摆,顾名思义,是摆上去的,或者是横的。

排,实际上和摆有类似的地方,两者都处于运动状态,是按顺序走上去的。

喻建十山水画基础知识(喻建十山水画基础概论)(3)

喻建十课堂演示图

具体来讲,弹或者说是打,行笔速度较快,着纸距离稍纵即逝。揉,也可以称为按,笔锋常有平面或垂直的揉搓动作,行笔速度较慢。这样的点看起来比较饱满、厚重,而“弹”上去的点则会比较利落、干脆、清爽。因此,在表现不同的物象时,为了满足不同的视象需求,就要用到不同形式的点。

戳,一般以爆发力快速戳纸,常常形成散锋,这样落在纸面上的点的形态就有所弱化,具有很强的冲击力。弹和戳同样是笔锋着纸即弹,但“弹”的动作更顺畅,而“戳”的动作更潇洒。

山水画中“点”的视觉需要

如果将弹、揉、戳这几种笔触运用到树叶形态的表现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弹”往往表现春天树木刚长出几片小叶子的形态,很干脆、清爽;到了夏天,树叶变得茂密,这时就多用“揉”的笔触来营造苍茫、厚重的氛围;秋冬季节则变成了枯枝败叶,此时多用“戳”的笔触画点,能更好地表现树叶的萧瑟和苍凉。

“摆”是侧锋用笔将点摆上去,动作幅度较小,这种点多用于画远山上的树或成片的树林。摆的时候要有聚散,特别要注意不要过于按顺序依次来“摆”,而是要有跳跃性地“摆”,不能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的顺序排列。因为在用笔的过程中会有干湿浓淡的变化,如果按顺序依次来摆,笔触则会越来越干,这样形成的渐次变化不符合艺术规律。如果跳跃式地摆,这个变化就会是循环往复的,如一的旁边是五,五的旁边是六,六的旁边是二,二的旁边是八,这样的变化层次就不再是渐变,视觉效果会显得更加丰富。

“排”和“摆”用笔的动作是一样的,二者的区别在于,“摆”是很理性的慢慢摆,一笔一笔,动作在单位区域里有可能不重复,而“排”则是同样一个形态在单位区域里反复出现。

喻建十山水画基础知识(喻建十山水画基础概论)(4)

石涛 《山水册 12开(七)》

山水画用笔的方向

下面要注意的第二个问题,就是用笔的方向。点按照用笔的方向可以分为三类:中锋点、侧锋点、卧锋点(躺锋点)。

喻建十山水画基础知识(喻建十山水画基础概论)(5)

喻建十课堂演示图

中锋点,顾名思义,就是中锋用笔画出来的点。无论是弹、揉,还是戳,只要动作是垂直方向、主要用笔尖画出来的点,就是中锋点。

侧锋点多指用摆和排画出来的点,画时笔杆和纸面成一定角度,会用到笔根和笔肚,而不单单是用笔尖来完成。

运用卧锋(躺锋)画点时,笔杆呈横向,基本和纸面平行。卧锋在本质上和侧锋一样,只是有角度上的区别。比较起来,侧锋点相对较短,而卧锋点较长,这是因为,侧锋多用到笔锋的二分之一处,而卧锋则基本连笔根都用上了。另外,侧锋用笔的方向可能不一样,但笔杆与纸面的角度是基本一致的,都保持在45度左右。总结起来,中锋、侧锋、卧锋用笔的角度是从垂直到倾斜再到完全躺下的过程。由于用笔角度、笔锋角度的不同,形成不同的用笔方式,最后呈现的效果也不同。

作品赏析

喻建十老师山水画作品

喻建十山水画基础知识(喻建十山水画基础概论)(6)

《平湖新雨过》

喻建十山水画基础知识(喻建十山水画基础概论)(7)

《碧云梯道通穹天》

本节回顾

☞山水画中“点”的物理需要

按照用笔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弹、揉、戳、摆、排

☞山水画中“点”的视觉需要

不同的用笔方法形成不同的视觉效果

☞山水画用笔的方向

按照用笔方向的不同,可分为中锋点、侧锋点、卧锋点

下节预告

☞山水画用笔的形状

按照用笔的形状不同,分为圆点、方点、横点、纵点和组合点

☞山水画中“点”的组合方式

根据点的不同组合方式,分为连绵点和聚散点

☞山水画用墨的方式

按照用墨方式的不同,分为焦墨点、浓墨点、淡墨点、干墨点、湿墨点和渍墨点

喻建十山水画基础知识(喻建十山水画基础概论)(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