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黑格尔哲学的认识(如何理解黑格尔之后的西方整个意识形态)

1三部必读书《神圣家族》和《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

整个西方西方哲学是从黑格尔之后开始发生根本转换的。

大约同时,西方的哲学,政治经济学都开始发生转化,大约是在1830年左右,西方的意识形态整个开始发生变化。马克思指出是因为资产阶级全面登上历史舞台,政治开始保守了,整个意识形态都是以是否有利于资本来展开了。

西方哲学,从黑格尔之后,其实只有两条线,一条是马克思主义的线,一条是青年黑格尔派的线。

也就是说整个西方哲学,除了马克思主义其实都是青年黑格尔派的后代。所以你得看马克思的神圣家族和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两部书。对整个当时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分析。这样就把握住了西方哲学的基本特征。还得读当时的历史,特别是经济史。

尼采的哲学继承了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和风格。其实并不是什么新的创造。马克思当年就批判他们文风是美文学的。类似优美的散文那种纯文学的笔法。到处都是华丽的辞藻的比喻。其实,这种风气和费尔巴哈还有关系

费尔巴哈的文章就写得通俗好看。

关于西方哲学的转向,其实可以先看看《资本论》第二版的跋文。那里是论述政治经济学转向的。但是对西方整个文化的转向有指导意义。

还有一篇就是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序言,不是很长,里面马克思论述了自己的基本的思考历史的方法。是指导我们学习历史,哲学,观察社会的基本方法,好比是佛教的心经一样。论述的非常的精彩,而且不长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这里所说的对抗,不是指个人的对抗,而是指从个人的社会生活条件中生长出来的对抗;但是,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因此,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

把这段文字好好看看。

马克思首先提供的是方法。方法是基本的 指导思想,所以,你读哲学史,对历史的了解就远不如读经济史。经济史上的人都是现实的人,都要为了谋生而干这干那。之后才会有哲学意识形态。也就是说哲学是对那个时代的反应。

好比你是照镜子一样的。

2如何读尼采?

而尼采的时期,正是德国俾斯麦实行共产党非常法,对德国无产阶级进行镇压的时期,是对当时的社会民主党,第二国际。

你把尼采的哲学和第二国际,以及俾斯麦的镇压,以及当时德国资产阶级的发展,综合来看,就会得出更为深刻的看法了。

读哲学最大的弊端是脱离他的时代背景去读。

与尼采同时,德国还流行着新康德主义,提出“要返回康德去!”

而第二国际的领导人伯恩斯坦就是主张要利用新康德主义的,从而对马克思主义提出修正,产生了修正主义。而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批判新康德主义是重点。这个新康德主义几乎是修正主义的第二国际的指导哲学,而当时,欧洲的资本迅速发展,出现了超级的大工业,铁路投资开始疯狂进行。整个经济开始迅速出现集中

哲学绝不是和现实没有关系,恰恰相反,基本的哲学看法是当时的重大利益的基本反应。

切记这一点。

换言之,不同的哲学其实就是重大的政治斗争。

说句实在话,马克思的书确实不大好看是真的。

你可以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第一章费尔巴哈开始看。

你去找来看。

看看马克思在那里是怎么分析历史的。

我之所以让你读马克思的书是要你站在理论的制高点上,制高点上!

马克思的书好比是利剑一样。

掌握了,再去看其他的书就容易多了。

否则,面对尼采这样的书,我想你几乎无法判断。

海德格尔专门写了本大书《尼采》两卷本。商务印书馆的版本的。

你可以找来看看海德尔格尔是怎么读尼采的。

尼采写了蛇,海德格尔得出了循环。

当时大约和海德格尔同时的西方庸俗经济学家经济家熊彼得也写了资本的循环。

但是,研究循环最好的其实是马克思在《资本论》里面,精彩极了。因为循环是当时的经济危机周期的必然表现。所以哲学家研究循环并非没有深刻的原因。而海德格尔和熊彼特的时代正是苏联进行计划经济的时代。所以循环的研究就是东西方整个利益的对立的表现。哲学,背后是重大的 利益之争。

海德格尔是法西斯,二战结束后也死不悔改。他的哲学就是黑格尔之后的青年黑格尔派的变种而已。是尼采哲学的德国的新发展阶段。

对于中国来说,其实没有比德国对我们影响更大的了,美国都不能比。解放前,蒋委员长也想学习德国。晚清的李鸿章都去德国学习。读《神圣家族》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不是只为了读德国哲学,而是为了让你读整个的哲学,历史。

这是打基础的书。读书是有方法,有门路的。这点你是知道的。我现在讲《资本论》,就用马克思的观点来解读中国史。会得出非常新颖的观点。比如,吕不韦入秦,其实就标志着秦国已经走到了末期了。所以,秦国一统之后很快就亡国了。吕不韦入秦为相国,就是最大的秦国开始衰落崩溃前的证据。只不过我们从来没有意识到而已。马克思的观点是古代共同体的末期,商业越繁荣。晚明,晚清,宋朝的清明上河图,都是如此。商品交换其实是瓦解古代子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的。这也是古代我国为什么重农抑商的根本原因。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和二十四史一致的。读哲学不能离开他的身后的经济原因

2读列宁的《欧洲工人运动中的分歧》

我今天推你的《读欧洲工人运动中的分歧》其实是列宁解释了为什么共产党内会有不同的路线之争、有不同的派别的问题。你可以找来看看,不长。但是列宁解释的非常科学。非常的好。可以说是把这个问题解释透了。这对于当今是有直接的参考意义的。他的核心观点其实,工人运动中的策略分歧,其实是工人阶级壮大的结果。

如果你用来思考66年之后的那10年,那么就说得通了。当然对于当今的分歧更说得通了。

3《资本论》中尼采的权力意志的经济来源

对黑格尔哲学的认识(如何理解黑格尔之后的西方整个意识形态)(1)

你看看这段话(《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章),就知道意志这个哲学范畴出现的经济根源了。为什么尼采会研究权力意志?权力意志真正的含义是什么?你在去找找韩非子,韩非子谈了法术势,其实也是在谈权力,其中的势就是权力。可是韩非子却没有得出什么权力意志的问题来,相反,在韩非子这里最高的是君主无为,不是有自己的意志,而是不要体现出来,什么都不要做,自然也不要有自己的意志。为什么同样是讨论权力,尼采却有了意志的结论,而韩非子却得出无为的概念?马克思这里是给了答案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