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用爱心去感化每一位学生(用爱心孕育用耐心等待)

//

我们要用爱心去感化每一位学生(用爱心孕育用耐心等待)(1)

“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未来,一个肩膀挑着民族的未来”。今天是我国第38个教师节,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0个教师节。十八大以来,首都教育系统广大干部教师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

近日,北京市教委官网公布《关于表彰北京市优秀教师和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决定》,授予贺灿飞等629名同志“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授予傅绥燕等70名同志“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今天,“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新媒体平台“初心不改•献礼教师节”专题策划再次讲述他们的育人故事。他们,甘做学生成长的守护者;他们,始终把做“四有”好教师作为自己的追求;他们,守初心,与时代同行;他们,愿做辛勤园丁,用爱心孕育,用耐心等待。就让我们一起聆听这些园丁的故事吧!

教师名片

北京市第四中学 龙涛

我们要用爱心去感化每一位学生(用爱心孕育用耐心等待)(2)

龙涛,现为北京市第四中学2022届年级组长,物理教研组组长,西城区骨干教师。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一直在一线教育教学岗位。她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多年担任备课组长工作,受到学生的喜爱。在2019年9月荣获北京四中“我心中的好老师”、“四中园丁奖”,西城区教育系统“2019年度优秀教师”等奖项。

育人故事

以人育人,做学生成长的守望者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龙涛老师深知,教育从来不是简单的学科教学,而是对人的塑造。所谓育人,就是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严格要求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她每天7:30准时出现在楼道里迎接学生,9:30出现在课间操的操场上,在运动会、蓝足联赛、话剧节表演、元旦舞会等各个学生活动中也有她的身影,正是这样的陪伴、守护,使得她更了解学生,学生也更亲近她。

我们要用爱心去感化每一位学生(用爱心孕育用耐心等待)(3)

2020年初疫情初起,为了让学生们能安心居家,抗击疫情,她积极组织召开以“每逢大事有静气”为主题年级会、班主任会,带领班主任认真分析学生线上学习的问题,约见学生家长,组织各班干部开展各种小组学习、打卡、线上主题班会等学生交流活动,参与“云自习”的陪伴,定期做学情调查,跟科任老师沟通学生情况,保障了线上教学的正常进行。由于她突出的表现,2019~2020年度,龙涛老师被评为西城区教育系统“我心中的好老师” 校“先进个人”,并被记大功一次。

我们要用爱心去感化每一位学生(用爱心孕育用耐心等待)(4)

从教数十载,龙涛老师一刻也没有放松对自己业务能力的提升。她的论文多次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并获市、区级奖励。她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在工作中,用高尚的师德规范要求自己,常年教育教学双肩挑。学校工作的需要和学生的需要,就是她工作的全部动力,她甘做学生成长的守护者,虽忙碌,却乐在其中、乐此不疲。

教师名片

密云区第二中学 蔡淑军

我们要用爱心去感化每一位学生(用爱心孕育用耐心等待)(5)

蔡淑军,中共党员,中学高级,现为密云二中高三年级部党支部书记,高三年级部主任,高三思想政治教师。1993年7月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管理系,大学本科。先后多次获得密云区和教委系统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党员和师德先进个人等称号。

育人故事

守初心 担使命 与时代同行

在近30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她始终坚守教育教学一线,担任班主任工作10年,担任年级部主任14年。

工作中,她始终把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作为自己的追求,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勤恳敬业,坚持把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己任,肯于奉献,为人师表,师德高尚,所带历届班级和年级均取得优异成绩。

我们要用爱心去感化每一位学生(用爱心孕育用耐心等待)(6)

她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面向全体,不放弃每一个学生。立足学情,她从未挖苦讽刺,总是反复谈心谈话,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和心理疏导,尽最大可能帮助他们解决他们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困惑和烦恼。多年来她把“孩子跟着我们三年,我们要对得起孩子”作为年级部的文化引领,统一全体教师思想认识。面对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各有差异的学生,年级部坚持安排分层辅导,挖掘不同学生的潜力,确保每一名学生学有进步。

为促进年级部可持续发展,她在认真学习领会学校整体工作规划的基础上认真做好年级部规划,既立足长远,全盘考虑,又着眼于阶段性学情,以落实常规、抓好常态、积累常型、问题推进为基本工作思路,促进年级有序平稳发展。她注重发挥家长在育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组建家长教师协会,请优秀家长做经验介绍交流,向学生家长介绍教育方法和策略,校内校外形成合力。

工作中,她指导的实习生和新任职的青年教师近20名,经过多方努力,很多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成绩突出,有些青年教师已经成为年级部的管理者,很好地承担年级部管理任务。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她愿意做一名好老师,让所有遇见她的学生都成为幸运的人!为此,她会继续守好初心,与时代同行,在教育之路上继续奔跑!

教师名片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朝阳实验学校

刘明成

我们要用爱心去感化每一位学生(用爱心孕育用耐心等待)(7)

刘明成,中共党员,现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朝阳实验学校校长,高级教师职称,全国科研创新校长,北师大教育家书院兼职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硕士生导师。1988年大学本科毕业,先后担任数学教师、教研组长、教导主任等职务,1997年4月走上了校长岗位,2012年以人才引进的方式来到北京。

育人故事

润品育能 筑基未来

刘明成,24年的校长正职岗位,担任过三所学校的校长,每所学校都能依靠干部教师取得突出办学成绩,近五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科技教育十佳创新学校、北京市课程建设先进单位、北京市教育科研先进学校、北京市综合实践课程建设特色学校等北京市级以上荣誉称号近20项,连年获得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优秀奖。

我们要用爱心去感化每一位学生(用爱心孕育用耐心等待)(8)

学校建构形成了以“润泽教育”为实践导向的育人哲学,在“润泽教育”哲学的统领下,确立了“润品育能,筑基未来”的办学理念和润养“会思想的卓越行动者”的育人目标,积极探索立德树人的有效路径,学校针对新整合、多址办学、九年一贯”的实际,提出了实施“润泽管理”的主张,重塑管理体制,实施扁平化管理,使管理的重心向年级下移,保证信息的传输效能;重建管理机制,制定实施了年级主任负责制、教职工岗位双向选择聘任制等“十大治理机制”,激发了办学的活力。

学校整体建构了润泽课程体系,注重实践性、综合型课程的建设,获得北京市课程建设成果奖4项。学校提出了打造“思考力课堂”的主张,建构了思考力课堂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形成了思考力课堂的1-3-6-7模式,研究成果获北京市2021年教学成果二等奖,承办北京市级以上课堂改革研讨会两次。学校经过几年探索与实践,形成了1—4-5-10教师培养模式。教师的专业成长迅速,目前学校有特级、市骨干、区级及以上骨干教师60余人,占到一线教师总数的40%。

教师名片

北京市门头沟区大峪中学 李彩川

我们要用爱心去感化每一位学生(用爱心孕育用耐心等待)(9)

李彩川,中共党员,高级教师,市级骨干班主任,区级骨干教师,现任北京市大峪中学语文教师,一线教育教学工作十八年,始终秉承为国育才、传承文化的教育初心。

育人故事

打造特色课程,关注语文

课程的人文特质与思维能力

李彩川老师的语文教学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为期十三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在此期间,初中学生在李老师的鼓励之下,积极参与各种语文专题活动,如传统节日自创话剧、二十四节气晨读课、写给中国古代文人的信、汉服之美等,学生在此感召之下还曾自主开发生活中的语文学习素材,切实提升了能力,提高了成绩。李老师的语文课,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第二阶段,李老师担任高中语文教学工作。这一阶段,李老师引导学生感悟经典作品中的人文情怀,在经典书籍和文献资料阅读中探究中国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文化深层意蕴的探究意识,开设微信公众号,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在李老师的语文课堂中,学生尽情享受文学带来的文化飨礼,感受到逻辑思维在语文学习中的精神盛宴。

我们要用爱心去感化每一位学生(用爱心孕育用耐心等待)(10)

她带班理念始终充满文化气息,兼具人文情怀。她所带班级始终秉承“我是读书人”的班级文化理念,充分发挥出语文教师带班的优势,学生们在李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下,开始了“读书人”的学习生活。他们会给自己的班级起个有文化意蕴的名字——“麒尔”(麒麟才子,温文尔雅),“葩儿”(奇特美丽的花朵),“久而”(久而久之,十全十美),他们会援引《论语》中的语则作为本班的班级公约,他们会定期开设晨读课活动:“为你读书”,分享阅读的快乐与美好;“因为有你,我能更好”,感恩身边曾经帮助自己成长的老师和同学;“我的大学”,立志与励志一个也不能少。

教师心语

北京市平谷区第五中学 李晶晶

我们要用爱心去感化每一位学生(用爱心孕育用耐心等待)(11)

教师这个职业很平凡,却在平凡中闪烁点点星光,学生如含苞待放的花儿,而我愿做那不辞辛劳的园丁,用爱心孕育,用耐心等待,教师之路漫长而充满挑战,相信未来的日子,我会与学生一起幸福成长,一起迎接不期而遇的美好。

用心点亮星光,以爱滋润蓓蕾

十九年弹指一挥间,李晶晶老师传道授业解惑之路布满了鲜花与掌声。她始终不忘“为人师表”的初心,一路耕耘一路歌,与学生一起,快乐幸福地成长。“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作为班主任,她潜心思考班主任工作艺术,精益求精,执着一份爱的追寻,她为患病同学奉献爱心;根据学生特点,制定各自的成长计划和“档案袋”;每月评选“班级之星”,在班内张榜公布,让学生感受进步的快乐。

我们要用爱心去感化每一位学生(用爱心孕育用耐心等待)(12)

2021年,为了激发学生的爱国心、强国志,她精心设计了“爱国主题”系列班会,写给时代英雄的一封信,有的同学写给祁团长,刚落笔,已热泪盈眶……同学们感受到,一切岁月静好,只因有默默奉献的英雄为我们负重前行!“爱国从我做起,支持新疆棉花”主题班会介绍整个事件,观看航拍大美新疆机械采摘。李老师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班级成为孩子成长的沃土,班级是学生的“家”。

李晶晶老师,2020年被评为“北京市骨干班主任”,2022年荣获“紫禁杯班主任特等奖”,她尊重每一位学生,巧设情景,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氛围,力争使全体学生动口、动手、动眼、动脑,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心理品质都得到了发展。课后,她孜孜不倦地进行个性化指导,从不放弃任何学生。作为学科骨干教师,她通过“师带徒”活动,潜心帮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自己也从中收获颇丰,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

来源丨北京市教委

策划丨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

责编丨王晓军、云凯杰 主编丨张雪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