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顶天简介:丁顶天汨罗赋

云梦汤汤,幕阜苍苍。新邑罗城,怀屈子而爱骚文兮调;龙舟故里,接重湖而同水色天光。比邻赣鄱,立足潇湘。千山染翠,九畹余。逶迤拱岱有心,延东来之脉;泓澈奔腾无尽,汇西去之1。更得波宽路畅,物阜年祥。是以引春秋之候鸟,通南北之贾商。

欣于日月争辉,山川静好。源远而修水潺潺2,气清而高天颢颢。湘流过境,浪阔流深;峰岭屏藩,岚轻岭葆。垅畦有花果之枝,汀岸生芷兰之。至于矿地藏,景天造。兽舞林,凫戏藻3。民风淳朴,其居也碧瓦粉墙;雨水充盈,其稼也绿菽金稻。自是村村乐以耕锄,处处敬乎翁媪。帆扬于鱼米之乡,车驶于阳光大道矣。

物既居奇,史当称。有罗子古国之沧桑,着骚人行吟以遐迩。发掘石锛石斧,彰九千岁之勤民;遗留铜剑铜戈,述三千年之勇士。此地乃兵将必争,风云莫揆。荆州降而归蜀兮,孙刘和而隶吴矣4。朝朝更迭,曾属岳巴之郡州;代代变迁,终呼汨罗之县市。以至岳阳兴,湘阴随,巴陵齐;玉笥起,长乐拟,城江喜5。虽时异而治移,终殊辖而同址。

至于三闾念国,左徒忧。楚民正则,湘水灵均6。吟啸于途,且作庶黎之客;修明于政,本为贵族之身。尔其思也敏锐,性也纯真。位高而施美,逐远也见仁。独行泽畔,被发江滨。疾王听不聪,愁幽有离骚之句;痛郢都已失,贞洁自怀沙以沦。诚乃辞赋之祖7,忠义之臣。华章熠熠,白石粼粼。然则瞻仰怎凭?精魄已入祠入庙;追思何往?英灵已跻圣跻神。至今投粽竞舟而缅,欣其诗魂之已渡津8也哉。

丁顶天简介:丁顶天汨罗赋(1)

先贤德引,今哲范垂。且看怀乡之客,弄潮之儿。豪情培国9,壮志成。跃马横刀,勇斗争而存正义;栉风沐雨,奔革命而为真知。名校廪生堪执其柄,杏坛茶寿犹吐其丝。韦公编著,白杨多姿10。或精技艺,或立丰碑。人皆豪杰,名各远驰。清江入洞庭兮浩浩,才俊如春草兮离离。

洎夫端阳良俗长传,抬阁风情可近。乐于鼓舞动容,喜以歌吟合。观夫同心协力,万桨齐飞;竞渡争先,千舟不紊。地花鼓伴彩莲之船,元闹灯得华夏而闻。自是其民众也欢欣,其精神也振奋矣。

斯市以兴,斯流所出。或沉璧浮波,或激潭扬11。意气风流,佩端午之香囊;文章绚美,凭川山之玉笔。铁画意浓,毛尖神逸。着彩有刺绣之衣,得味添三江之栗。继之以可渔可植,得地美而丰登;重技重商,见人勤而朴质。匠心铸以百工,精品琢于千室。从而既富且安,闻香尝蜜。于是乎春趁妖妍,秋寻静谧。迷人景色,呈现于时时;怡客风光,邀游于日日12。清幽之趣环绕亭廊,优雅之情寄托琴瑟。

噫!乘改革之风,行创新之治。勤围垦,谱磊石之华篇;勇变迁,建移民之福13。况复有爱物之心,怀点金之术。令资源以往复,存环保之功;化腐朽为神奇,有再生之德14。全民追梦,圣火已燃激情15;高铁驰飞,经济再插新翅。兼之以诗联特色名乡,文化非遗定位16。乃至于其求索也达乎新高,其作为也合乎新识。

且夫水厚承乎舟大,风高举以鹏峨17。廪实知礼,德美佩珂18。流远史长,铭记先贤之宏志;词清句丽,承传诗祖之吟哦。既得乎江山秀,人事和。自是必争乎朝夕,莫废于蹉跎。怀诚持信以待客,守节知廉而比荷。着意育人,揽才以及天下;开怀纳物,留友而兴汨。以至于丰功同建,伟绩齐歌。入耳皆嘤嘤之雅韵,吟眸有逐逐之百舸19矣。

(韵依平水,含标点1263字)

附 注:

1、汨罗地势东南部高、西北部低,头枕幕阜,脚踏洞庭。其中,东有幕阜山余脉智峰山,群峰拱岱,岭峦盘结。汨罗江由汨水与罗水合流而称;

2、修水:汨罗江之源乃江西修水。此亦指汨罗江源远流长;

3、景天造:天然生成之景。唐 李白 《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凝毫采掇花露容,几年功成夺天造”。宋·赵佶(徽宗)《艮岳记》:“真天造地设,神谋化力,非人力所能为者”;兽舞林:兽舞,《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后用“凤仪兽舞”表示圣贤教化功效极大,能使神异之鸟兽奋然起舞。凫戏藻:凫藻,《后汉书·杜诗传》:“陛下起兵十有三年,将帅和睦,士卒凫藻。” 李贤 注:“言其和睦欢悦,如凫之戏于水藻也。” 此处合言景色天成、物产丰盈,且双关教化功效、和睦欢悦;

4、建安13年(公元208年)12月,荆州牧降刘备,罗县随隶。建安20年(215)5月,刘备与孙权议和,划湘江为界,分荆州而治,罗县属吴国,直至三国末年;

5、岳巴之郡州:岳州、巴州;岳阳、湘阴、巴陵:史上汨罗所属州县。玉笥、长乐、城江:史上汨罗境内设治所之地;

6、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修明法度,主张“美政”。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李大钊 《青春》:“ 湘水灵均 ,兴春秋代序之感。”

7、辞赋之祖: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考古》:“予谓 老子 《道德篇》,为玄言之祖;屈 宋 《离骚》,为辞赋之祖;司马迁 《史记》,为纪传之祖。后人为之,如至方不能加矩,至圆不能过规矣。”

8、已渡津:即渡津者。耆那教术语,指一个经过开悟,达到心灵自由者;

9、培国:任弼时,名培国,号二南。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组织家,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之一;

10、廪生:第一等秀才。任凯南(1884-1949),湘阴县(今汨罗市)人,湖南大学校长,经济学家。曾考取秀才,补廪生。 茶寿:一百零八岁雅称。杨敬年(1908.11-2016.9),著名经济学家、翻译家,湖南汨罗人,享年一百零八岁。南开大学教授,一生笔耕不辍。 韦公:中国早期乡土作家。笔名曾用韦公,湖南湘阴(今湖南省汨罗市)人。 白杨:女,原名杨成芳,湖南省汨罗市古仑人,电影、戏剧表演艺术家;

11、扬汨:波涛激荡。牧乘《七发》:“观其所驾轶者,所擢拔者,所扬汨者,所温汾者,所涤汔者,虽有心略辞给,固未能缕形其所由然也。……”

12、龙舟毛尖、屈原铁画、川山刺绣、川山毛笔、端午香囊等皆为汨罗名优特产。且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结构合理,自然与旅游自源丰富;

13、 1978年,1283户5279名移民分别从黄柏、白水、桃林等11个公社迁入新围垦之磊石垸定居。从此,汨罗江、湘江交汇之处,万亩磊石垸开启历史新篇;

14、 汨罗拾荒史早可追溯到清末,“一根扁担,两只箩筐,串乡走户,收旧拾荒”。上世纪80年代,汨罗农村劳动力转移,废品收购业迅速崛起。凭借勤劳,一大批汨罗人从破烂中淘金,探索在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再生资源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

15、“燃点激情,传递梦想”,2008年6月3日,圆满完成奥运圣火于汨罗传递;

16、汩罗市已有省级“楹联文化乡镇”5个,国家级“楹联文化乡镇”2个;省级“诗词之乡”5个,国家级“诗词之乡”乡镇1个; 汨罗作为非遗资源大市,非常重视非遗保护。自“非遗”概念下开展保护工作以来,采取抢救性保护、传承性保护、生产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等方式,形成多项非遗保护之“汨罗经验”;

17、《庄子·逍遥游》:“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风高:风大。唐 杜甫《湖中送敬十使君适广陵》诗:“秋晚岳增翠,风高湖涌波。”

18、《管子·牧民》:“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佩珂:黄黑色玉佩。孔子:“玉之美,有如正人之德。”屈原《离骚》:“灵衣兮被被,玉佩兮陆离。”宋 苏辙 《次韵王巩上元见寄》之一:“少年微服天街阔,何处相逢解佩珂。”

19、嘤嘤雅韵:吴均《与朱元思书》:“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吟眸:诗人之视野。元 范康 《竹叶舟》第一折:“暇日相携登眺,凭高处共豁吟眸。” 逐逐:奔忙貌;匆忙貌。此指群舟争先、万民竞上之状。宋 范仲淹 《送郧乡尉黄通》诗:“争先尚逐逐,致远贵徐徐。” 百轲: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