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教育创新实践(权威访谈习恩民)

12月29日,中国共产党珠海市第九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今后五年,珠海将坚持“产业第一、交通提升、城市跨越、民生为要”的工作总抓手。报告指出,要把珠海努力建成民生幸福样板城市。

教育是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题中之意。会后,中共珠海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习恩民在接受南方日报、南方 记者采访时表示,报告令人振奋,全文直接涉及教育的表述有6处以上,既肯定了成绩,又指出了不足,同时对未来5年珠海教育工作明确了原则重点和方向。“作为珠海市民,我内心激情澎湃。作为市委教育工委书记,我深知重任在肩”。

大湾区教育创新实践(权威访谈习恩民)(1)

中共珠海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习恩民。 南方 钱文攀 拍摄

会议精神重在落实。习恩民结合珠海教育具体工作,就进一步贯彻落实“双减”方案、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增加学位供给、提升普高办学质量、加快珠海职教城建设等社会各界尤其是师生、家长关心的话题作了具体分享。

——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加快学生作业改革,提升校内课后服务质量,校外培训机构管理上“防反弹”“防风险”。

——2022年完工中小学、幼儿园33所,增加学位20490个,近3年预计新增公办普高学位超万个。

——建成卓越高中、优质特色高中,提升珠海普高在广东省内的竞争力。

——加快珠海职教城建设,三所中职学校将整体搬入。

——全力支持服务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助力深度合作区成为大湾区建设教育高地的新引擎,推动澳科大、澳城大与珠海市合作办学取得新进展,继续推动与香港大学合作办学项目。

关键词1:“双减”

学生作业有望“个性化”“差异化”

“双减”是2021年教育领域最热门的词汇。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该《意见》被称为“双减”政策,一减学生不合理的作业负担,二减学生校外培训负担。

扎实推进“双减”方案落地是2021年度珠海教育亮点工作之一。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方面,珠海市教育局、市教研院印发《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及考试管理的通知》、《义务教育学校学科作业设计指引(试用)》,以及12门学科的作业设计样例,控制作业总量、提升布置质量。根据广东省教育厅的相关调查问卷显示,珠海学生和家长对作业减负的满意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在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方面,珠海成立“双减”领导小组,形成 “党委政府领导、教育牵头、部门协助、上下联动”工作机制,将培训机构预收费全面纳入“粤预付”等平台进行监管,部门联动查处违规违法培训行为。

截至目前,珠海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资金监管率已达100%。市、区整顿违规办学机构26家,行政处罚1家,对2所机构行政处罚立案调查,摸排出3人(均为社会人员)存在居家开展“一对一”“一对多”违规培训行为,取缔73家有照无证学科类培训机构,查处7家无证办学的培训机构。目前,珠海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通过注销、转型、营改非等方式实现了规范化管理。

与此同时,珠海市教育局实施了校内课后服务“5 2”模式(即每周5天开展课后服务、课后服务时间不少于2个学时)全覆盖、小学生暑期托管服务试点等配套措施,有效减轻家长接送、看管压力,更好贯彻落实“双减”政策。

大湾区教育创新实践(权威访谈习恩民)(2)

珠海小学生特色课程展示活动。 南方 钱文攀 拍摄

习恩民介绍,下一步,珠海市教育局将在三个方面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首先是继续加快作业改革工作进展。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方面,市教育局将进一步完善市与区之间、教育与教研、教育部门与学校之间分工协作机制,在作业减负“个性化”“差异化”上下功夫。

其次,提升校内课后服务质量。市、区教育局将进一步拓展课后服务渠道,用好社会资源,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增强课后服务活动吸引力。

最后,在校外培训机构管理上“防反弹”“防风险”。市教育局一方面将加强督导检查,落实“双减”风险防范工作要求,切实兜住风险底线,完善预警机制,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各区联合开展专项整治检查;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理性对待校外培训,自觉抵制违规培训。

关键词2:学位供给

实施教育投入倍增计划

增加普通高中学位的呼声越来越高。近几年珠海高质量新建了3所优质高中,但初中毕业生年年增加,各区新建小学、初中如“雨后春笋”,高中学位供给趋紧。仅2019年以来,珠海各区新投入使用的公办初中(含九年制学校初中部)就达8所。

2022—2026年珠海初三毕业生人数将逐年增加,普通高中学位需求也将持续走高。对此,习恩民表示,珠海将实施教育投入倍增计划,加大公办学位投入力度,打好公办学位攻坚战。

公办普通高中方面,近3年内珠海将新增公办普高学位超万个。其中,华中师范大学珠海附属中学东部地块2021年底完工,可增加3000个学位;珠海市田家炳中学改扩建项目,预计2023年完工,可增加1108个学位;珠海三中改扩建项目预计2023年完工,可增加600个学位;新建普通高中洪鹤中学(暂定名)正在进行可研编制工作,预计2023年完工,可增加3000个学位;和风中学整体搬迁项目正在进行用地预审工作,预计2023年完工,可增加2624个学位。

此外,根据珠海市“十四五”学校建设项目计划,2023年、2024年,珠海将各新建一所公办普通高中,建成后预计共增加6000个学位。

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位同样会加大供给力度。2022年珠海全市预计完工中小学、幼儿园33所,增加学位20490个,其中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3所,增加学位5130个;新建(改扩建)小学8所,增加学位6840个;新建(改扩建)初中7所,增加学位5520个。

关键词3:普高提质

力争2023年建成卓越高中、优质特色高中

如何提升普高教学质量,提升珠海普高在广东省内的竞争力是师生和家长们关心的又一话题。对此,珠海市教育局将结合已有经验,继续在两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嫁接优质教育资源,高标准打造新建学校。珠海市教育局将按照“建一所、优一所”“建一所,强一所”的原则,高效嫁接优质教育资源,优化普通高中布局。近5年来,珠海先后成功引入广东实验中学、华中师范大学等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办学。

二是建设卓越高中、优质特色高中。根据既有方案,珠海市教育局将在现有普高中选择若干学校建设卓越高中、优质特色高中,要求卓越高中建成1-2门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高端学科,优质特色高中建成1-2门位居全省前列的优势品牌学科。

大湾区教育创新实践(权威访谈习恩民)(3)

珠海一中学生正在认真听课。 南方 钱文攀 拍摄

目前,珠海市教育局已初步确定卓越高中、优质特色高中备选学校名单,下一步将对各卓越高中、优质特色高中备选学校的创建工作做好过程评估,力争到2023年,各备选学校通过终期验收,成为珠海市卓越高中和优质特色高中,全面完成普通高中分类发展创建阶段性工作,全市基本形成普通高中特色多元发展格局。

关键词4:中职教育

三所中职学校将整体搬入珠海职教城

中职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改善珠海职业教育硬件条件,促进珠海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珠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自2020年开始,珠海市着手规划建设珠海职教城。

珠海职教城初步规划拟将珠海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珠海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珠海市卫生学校将整体搬入职教城内。目前市教育局正在开展珠海职教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并按照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程序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工作,力争2025年前建成投入使用。

大湾区教育创新实践(权威访谈习恩民)(4)

珠海职业技工学校学生开展实践教学。 南方 钱文攀 拍摄

珠海职教城建设对珠海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意义重大。职教城将对接珠海五大千亿产业群的人才需求,优化专业布局,着力打造成集职业教育、培训、实训、研发、职业指导、创业孵化于一体的国家一流职业教育高地,为珠海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工匠技术人才。

待职校搬迁后,原址用地实施政府收储,按照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重新安排使用,优先补充基础教育设施缺口。

关键词5:珠澳合作

助力横琴成为大湾区建设教育高地新引擎

党代会报告指出,全力支持服务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开创珠港澳合作新局面。

习恩民表示,珠海市教育系统将积极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助力深度合作区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教育高地的新引擎,根据深度合作区产业布局和发展需求,谋划珠海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调整与建设,提升人才培养供给能力。

在打造大湾区教育高地、推动教育合作发展方面,珠海将继续解决落实好在珠工作居住的港澳籍人员子女入学问题;逐步增加珠澳姊妹学校数量,深化珠澳教育合作交流机制;积极推动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城市大学与珠海市合作办学不断取得新进展、大力协助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加快二期校园建设、继续推动与香港大学合作办学项目。

与此同时,珠海将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的机遇,推动珠海教育高质量发展。市教育局将通过在横琴推进高水准学校的建设和运营,探索创新珠澳两地“一国两制”条件下合作办学的新制度、新办法,寻求更符合粤港澳教育融合发展的路径,更深层次、更大范围地进行合作交流,将珠海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教育高地。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冉小平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钱文攀

【作者】 冉小平;钱文攀

珠海大课堂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