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传统婚礼(多图直击带你亲历)

生活在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古城镇李仙江畔的哈尼族群众,至今保留着古老的传统婚俗,在婚礼当天,新人们要进行迎亲、待嫁、抢亲、出门、过桥、进门等传统习俗。其中最有特点的是新娘的母亲用“哭”“唱”交织的方式来惜别即将出嫁的女儿,当地哈尼族群众称之为“哭嫁”,2015年,被列为镇沅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迎亲

良辰吉日这一天,在古城镇李仙江畔建民村船口渡口,身着哈尼族婚装的新郎在请来的媒人、陪姐、号手以及挑彩礼的亲朋好友簇拥下,划着铺满绿叶的竹筏顺江而下,载着厚礼和满满的诚意,驶向对岸新娘家。‍

待嫁

哈尼人有句俗语:“姑娘出嫁不哭,以后的日子不幸福。”婚礼当天,新娘的母亲会用哭腔唱起古老的“哭嫁歌”,表达对即将出嫁女儿的依依不舍,同时也是教导女儿如何为人妻为人母,祝愿女儿的婚姻幸福美满。新娘听到如泣如诉的“哭嫁歌”后,对家的眷恋之情一时涌上心头,眼泪扑簌簌地流。这时,新娘的伙伴们也受到感染,与新娘抱成一团放声哭泣。‍

待“哭够”了,娘家人就要为待嫁的新娘梳四遍头,用缝制的长布将新娘的“姑娘头”包成“媳妇头”,并为新娘穿上母亲亲手缝制的嫁衣,等待新郎到来。

抢亲

迎新队伍欢天喜地走进新娘家门,新娘的亲属们一拥而上“抢粑粑”,寓意男女双方的亲戚朋友从此也“粘在了一起”。迎亲伙子们则掰开护着新娘的人群想要“抢走”新娘,大家尽力护着新娘不让“抢走”,掰开的人群又围拢,围拢的人群又掰开,一番“折腾”之后,新娘被“抢”到娘家酒席前向父母、兄弟“哭别”。‍

哈尼族传统婚礼(多图直击带你亲历)(1)

出门

“抢”到新娘后,新郎背起新娘,在大号、小号的伴奏下随娶亲队伍离开新娘家门。‍

哈尼族传统婚礼(多图直击带你亲历)(2)

哈尼族传统婚礼(多图直击带你亲历)(3)

过桥

新郎要背着新娘走过横跨李仙江的“连心桥”,桥的中心挂着刻有新娘和新郎名字的连心锁,预示两个人的心紧紧地“锁”在一起,永恒不变。‍

哈尼族传统婚礼(多图直击带你亲历)(4)

哈尼族传统婚礼(多图直击带你亲历)(5)

哈尼族传统婚礼(多图直击带你亲历)(6)

进门

新娘到婆家门口,得跨过门口燃着的火盆,预示着今后的日子红红火火。进门后,新娘要向公婆敬茶。公婆吃了茶水之后也预示着新娘正式成为一家人。

来 源 | 镇沅县融媒体中心 古城镇党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