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丐被冻死前的诗(将被冻死的乞丐写下一首绝命诗)

  清朝嘉庆年间,一个奇冷的冬天早晨,通州城郊外,寒风呼啸,枯枝摇曳。在一旁的官道上,寂寥无人。若不是为了生计,应该没人会出来遭这份罪。一会儿功夫,一个佝偻着身子的老汉,左臂挎着一个粪筐,右手拿着粪叉,出现在了道路两旁。老汉体弱多病,又无多大本事,只好靠拾马粪维持生计。这是他每天的工作,也是赖以生存的手段。如果天气好,连这么“下贱”的工作,都有人跟他抢着干。


乞丐被冻死前的诗(将被冻死的乞丐写下一首绝命诗)(1)


  迈着缓慢的步伐,老汉有条不紊地从事着自己的工作,空气中不时传来阵阵咳嗽声。突然,他的眼角扫到了一个人。没错,是一个人!一个身材瘦削、衣衫褴褛,蜷缩着身体的乞丐。老汉颤巍巍地从怀里掏出了舍不得喝的白酒,想看是否能从鬼门关拉回这个倒霉的乞丐。但他最终没有浪费自己的酒,因为乞丐的面容已经冻僵,没有了脉搏和呼吸。

  对于这样冻死在路边的人,他不是老汉见的第一个,相信也不是最后一个。老汉无奈地摇摇头,向州官报案处理。当州官派人进行尸检时,发现乞丐的身上竟然有一首七言绝命诗:“身世浑如水上鸥,又携竹杖过南州。饭囊傍晚盛残月,歌板临风唱晓秋。两脚踢翻尘世界,一肩挑尽古今愁。而今不食嗟来食,黄犬何须吠不休。”

  州官很难想象,这首诗竟然出自一个乞丐之手。他身上究竟经历了多少不足为外人道的事,才能写下这样流传千古的佳作?但没人能回答州官的问题,只知道这是一个无名无姓的乞丐。州官对此唏嘘不已,命人将乞丐安葬,并给他立了一块墓碑“永嘉诗丐之墓”(乞丐应该是从永嘉过来的)。那在乞丐临死前的一个夜晚,又发生了什么呢?我们不妨来猜测一下。


乞丐被冻死前的诗(将被冻死的乞丐写下一首绝命诗)(2)

  漆黑的夜晚,孤独的乞丐。凛冽的寒风像刀子般在他面容上刻下印痕,那张饱经沧桑的脸,已看不出是喜是悲。此刻,他正在一个破败的凉亭下蜷缩着身形,嘴唇因寒冷而冻得发紫。他已经三天没有吃饭,肠胃传出的警报声不绝于耳。他笑自己没骨气,但若有一碗烧鸡腿饭,他一定会狼吞虎咽地吃下去。难道死前就是这个感觉么?他不知道,因为他还没死过。

  乞丐的脑中开始像看电影般回忆自己的人生,他出身贫寒,却心有不甘。一生拼尽努力力争上游,结果却潦倒受穷,泯然众人矣!纵然他才华盖世,但却难遇伯乐。面对亲友的讥笑、奚落和冷遇,他从怨到忿,到恨,到释然。反正就要死了,还有什么放不下呢?他艰难地咧开嘴笑笑,似笑自己的命途多舛,似笑自己将迎来新生。就在半梦半醒间,他身体突然抖动了一下,他还有事没做完,他还不能死。

  只见他哆哆嗦嗦地从行囊中取出一支毛笔,一方砚台,一张稍微有点泛黄的纸。已经多久没有写诗了?他混沌的脑子里已经记不清了。但笔墨纸砚的整洁程度与他身上褴褛的衣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切都表明,他文人的傲骨没有丢。当毛笔蘸上浓墨的那一刻,当初意气风发的那个才子似乎又回来了!此刻的他,宛如成了全世界的主角,思如泉涌,奋笔疾书!写完后,他仰天大笑三声,眼角流下了两滴浑浊的眼泪。


乞丐被冻死前的诗(将被冻死的乞丐写下一首绝命诗)(3)

  经历过生离死别的人应该知道,这就是人临死前的“回光返照”。一会儿后,乞丐的双眼变得空洞,被他视若珍宝的毛笔也被摔在了地上断成两截。他将生命中的最后一首诗揣进怀中,看着东方的鱼肚白,再次踏上征程。但是没走多久,他便冻死在了道路两旁。直到那个拾马粪的老汉发现了他……

  而从他的这首诗中也可以看出,他出身寒门,地位低下,但却为人疏狂,率性而为。他诗中的“又携竹杖过南州”,便是模仿了苏东坡《定风波》中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表达了他的豪迈之情。而“饭囊傍晚盛残月,歌板临风唱晓秋”,则是他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每日忍饥挨饿,靠乞讨为生。

乞丐被冻死前的诗(将被冻死的乞丐写下一首绝命诗)(4)

“两脚踢翻尘世界,一肩挑尽古今愁”,不仅道尽了他一生的心酸,也表明了他忧国忧民之心。比起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更胜一筹。而最后的“而今不食嗟来食,黄犬何须吠不休”则凸显出了他知识分子最后的尊严,不再为五斗米折腰。诗丐虽然仅有一首诗传世,但却让无数士大夫汗颜,令他们望尘莫及!也因此,他成为古今第一诗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