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男子最流行的服装款式(魏晋南北朝服饰-男服)

南北朝时期,人们改变了古人服袍外罩衣裳的习惯,去掉衣裳直接以袍衫作为外服。服装朝着宽松、舒适的方向发展。男子的主要服装为衫。衫分单、夹两种式样,与秦汉时的袍服不同。它不受衣祛的约束,袖口宽大,多用纱、縠绢(绉纱一类丝织品)、布等制成,为上自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所普遍喜穿。这种大袖宽衫所以会风行一时,按照鲁迅先生的说法,是和当时的名士喜欢服用一种名为“五石散”的药有关。据说这种药可以强身健体,益寿延年。但由于药中含有紫石英、白石英、石硫黄等矿物质,有剧毒,吃下后产生巨大的内热,皮肤会发烧,必须“散发”。因此,非穿宽大的衣服不可。结果,“一般名人都吃药,穿的衣都宽大,于是不吃药的人也跟着名人把衣服都宽大起来了。”当时的名士,在魏晋玄学和道教崇尚虚无、注重旷远、追求放达思想影响下,由于个性的觉醒,还喜欢乘高舆、披鹤氅裘,或袒

胸露怀、散发赤足,以表示不受世俗礼教的羁束。书圣王羲之东厢坦腹而卧,根本没把太尉郗鉴择婿放在心上,结果竟被挑中;杨州从事顾和停车在州门口,见到朝中重臣周[岂页]路过仍扪虱不为所动,因而受到周的大力举荐,这两则趣事,正足以反映时人心态和社会习尚。

远游冠、大袖宽衫(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北方少数民族男子的服饰,主要是裤褶和裆。裤褶是由战国时流行的一种胡服改革加工而成。汉魏之际主要用于军队。这时期虽还作为戎装,但已成为民间普遍穿着的便服。它由褶衣和缚裤两部分组成。褶衣紧而窄小,长仅至膝盖。它有多种样式,仅衣袖就有宽、窄、长、短之别。至于衣襟形式,大多采用对襟。有的还把衣服的下摆裁成两个斜线,两襟相掩,在中间形成一个小小的燕尾,很是别致。

魏晋南北朝男子最流行的服装款式(魏晋南北朝服饰-男服)(1)

它有的用布缣绣彩,有的用锦缎裁成,有的用兽皮缝制。裤褶的束腰,多用皮带,达官显宦还镂以金银作为装饰。裤褶是用锦缎红带截为三尺一段,在膝盖处将宽松的裤管扎住,以便活动。北朝以后还出现过褶裥缚裤的形式。

裲裆是一种只有胸背两片的服装,用布帛缝制而成。两片在肩部用皮制的[衤答]襻〔dapan 搭盼〕连缀起来,腰间再用皮带扎束。这种服装既可着于内,又可着于外,有棉有夹,后世沿袭了很久。“背子”“马甲”就由它演变而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