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北伐吴国为什么不发兵(诸葛亮执掌蜀汉11年)

(图说三国·谈天说地·第289期 文/无常奉天玉 插图/东方夜未眠)

诸葛亮北伐吴国为什么不发兵(诸葛亮执掌蜀汉11年)(1)

公元161年,身为汉室后裔的刘备,出身于一个贫寒之家,再加上幼年丧父,他只能与母亲一起织席贩履,相依为命。可是,胸怀大志的他,并不甘心一生如此,于是黄巾军起义爆发之时,他组建了一支义兵,并趁天下大乱之机,逐渐成长为了一方诸侯。虽然最初的时候,他几乎屡战屡败,但他从来没有放弃,终于在公元221年,也就是他步入花甲之年的时候,建立了蜀汉政权。同年,他兴兵伐吴,为与自己情同兄弟的关羽报仇,只不过被东吴名将陆逊所败,最终托孤白帝城。

诸葛亮北伐吴国为什么不发兵(诸葛亮执掌蜀汉11年)(2)

首先,夷陵之战是刘备主动发动的,东吴只是抵御的一方,所以刘备去世之后,蜀汉想要报仇,名不正且言不顺。再说了,刘备也并非死于夷陵之战中--史料中明确提到,刘备自222年八月,就已经收兵,一直驻扎在永安。东吴的军队在追赶了一段时间之后,就返回江东,去防御曹魏的进攻了,从这时起,到刘备去世,还有差不多半年的时间。所以,刘备之死,与东吴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

二、形势不允许

诸葛亮北伐吴国为什么不发兵(诸葛亮执掌蜀汉11年)(3)

当然了,在那个乱世,根本没有什么道义可言,就算刘备之死与东吴没有直接关系,诸葛亮也可以用这个理由向东吴发兵,就像刘备在关羽去世两年之后,才提起为他报仇一样。那么诸葛亮为什么不发兵呢?其实这与蜀汉的内部局势有关。《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提到,刘备去世之后,“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故未便加兵。”由此可见,国内权力交接之时,诸葛亮根本没有出兵的能力,之后他又要平定南中之乱,这个时候,他最怕东吴主动攻打,又怎会出兵招惹东吴呢?

三、诸葛亮的志向

诸葛亮北伐吴国为什么不发兵(诸葛亮执掌蜀汉11年)(4)

诸葛亮从来没有将东吴当作正面的敌人,他的志向一直是北定中原,兴复汉室。未出山之时,他这样认为;辅佐刘备之后,他这样认为;刘备去世之后,他依旧这样认为。所以,刘备去世之后,他的目标是联吴伐魏,于是他不但没有为刘备报仇,反而急于修复吴蜀关系。

四、东吴有所准备

诸葛亮北伐吴国为什么不发兵(诸葛亮执掌蜀汉11年)(5)

夷陵之战后,一直到蜀汉灭亡,东吴一直对蜀汉有所防御,在夷陵屯有兵马。陆逊的儿子陆抗在向孙权上书时,曾提到“臣父逊昔在西垂陈言,以为西陵国之西门,虽云易守,亦复易失。若有不守,非但失一郡,则荆州非吴有也。如其有虞,当倾争之。”意思是说,如果蜀汉对其出兵,东吴不可能再像夷陵之战时一样,那样仓促应战,也不可能再诱敌深入,反而会与蜀汉硬拼到底,这样蜀汉根本占不到便宜。

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得知,刘备伐吴失败,逝于永安之后,诸葛亮没有兴兵伐吴,为其复仇,既是因为名不正言不顺,也与蜀汉没有能力伐吴,勉强开战根本占不到便宜有关,当然了,诸葛亮本人的志向,也是其中的因素之一。

本文所有资料均来自于《三国志》《三国志集注》等书,小编保证内容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