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四年级下第六单元测试卷(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综合训练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总分

得分

读加点字的拼音,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改正过来。

(3分)

沮丧(jū)( ) 塞住(sāi) ( ) 晋察冀(jìng) ( )

柳絮(xǜ)( ) 嘴唇(cún)( ) 搓衣板(cuō)( )

读拼音,写词语。(8分)

dí rén sī chóu nián mài qiāng shuān

gē bo qiān bǐ chèn zǎo huāng máng

三、辨字组词。(4分)

炕( ) 铅( ) 扒( ) 博( )

吭( ) 沿( ) 趴( ) 膊( )

四、选择题。(填序号)(10分)

1.下列词语中不是关于古人读书求学的一项是( )

A.程门立雪 凿壁借光 B.刻舟求剑 班门弄斧

C.手不释卷 悬梁刺股 D.铁杵成针 囊萤映雪

2.下列诗句不是李白写的是( )

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C.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D.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下列加点部分比喻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她像蝴蝶一样跳着轻快的舞蹈。

B.那个小偷像一只老鼠一样远远地盯着柜台里的珠宝。

C.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D.他饿狼般的眼睛紧盯着对方选手,随时准备反击。

4.对下列句子使用的描写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雨来一看要挨打了,撒腿就往外跑。(动作描写)

B.爸爸怎么忽然这样打扮起来了呢?(神态描写)

C.女老师穿着青布裤褂,胖胖的,剪着短发。(外貌描写)

D奶奶对青铜说:“今天就别去镇上卖鞋了。”(语言描写)

5.下列有关课文写法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英雄雨来(节选)》用小标题来标示每个部分。

B.《芦花鞋》用空行的方式来标示每个部分。

C.《我们家的男子汉》用小标题来标示每个部分。

D.把课文分成几个部分的写法,能帮助我们比较容易地把推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五、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反义词。(4分)

1.雨来从外面进来,光着身子,浑身被太阳晒得黝黑。 ( )

2.那芦花很像鸭绒,看着,心里就觉得暖和。 ( )

3.他好久没说话,潦草地吃着山楂片。 ( )

4.雨来最喜欢这条紧靠着村边的还乡河。 ( )

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2分)

1.窗口边的旅客不约而同地伸手去抱他。(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机灵的雨来最喜欢在这条紧靠着村边的还乡河里游泳。(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奶奶菜地里,长了黄瓜、番茄、西瓜等蔬菜。(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

1.相看两不厌,______________。

2.胤恭勤不倦,______________。

3.学习了本单元,我们认识了几位个性鲜明的人物:___________的车胤;___________的小英雄雨来、___________的小小“男子汉”;___________的青铜。

4.《我们家的男子汉》全文共三个部分,每部分的小标题分别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他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

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1分)

(一)小英雄雨来(节选)(10分)

扁鼻子军官的眼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弓着身子,伸出两只大手。啊! 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 )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 )。雨来疼得直咧嘴。鬼子又( )出一只手来,在雨来的脸上( )了两巴掌,又把他脸上的肉( )起一块,咬着牙( )。雨来的脸立刻变成白一块,青一块,紫一块。鬼子又向他胸上( )了一拳。雨来打个趔趄,后退几步,后脑勺正碰在柜板上,但立刻又被( )过来,肚子撞在炕沿上。

雨来半天才喘过气来,脑袋里像有一窝蜂,嗡嗡地叫。他两眼直冒金花,鼻子流着血。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1.在选文的第1自然段的括号中填上恰当的动词。 (4分)

2.文章这部分的描述中写出了鬼子和雨来什么样的表现和特点?请你各用两个四字词语来形容。(4分)

鬼子:___________ ___________ 雨来: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选文画线部分是一处细节描写,请写出这处细节描写的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给一个鼓励的眼神(11分)

三个孩子在赛跑中跌倒了,三位母亲的反应却迥异:一个身体力行, 拖着孩子跑;一个破口大骂,不顾这是赛场;第三个,则是为孩子送去了鼓励的眼神。最终,三个孩子都跑到了终点。

故事的结局是美好的。但我们不妨揣测一下三个孩子的心情: 第一个孩子, 体力消耗不大,顺利到达终点,想必心中暗喜;第二个孩子,挨了母亲的一顿批评,肯定委屈不已;第三个孩子,虽已大汗淋漓,却实实在在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其实,故事仍未结束,三位母亲的不同的教育态度所造成的影响还深得很呢。

人的一生中,总会有跌倒的时候,但母亲的手能伴你终生吗?这时,我们需要独立的人格,坚强的意志,而这些却都是从小培养起来的。于是,我们向母亲发出恳切的请求:跌倒时,请给我们一个鼓励的眼神吧!

我们不需要手,那会助长依赖的心理;我们不想要指责,那会打击稚嫩的心灵;我们只需要一个鼓励的眼神,给我们一个鼓励的眼神就够了。从母亲的眼神里,我们能读到坚强,悟到独立,感受到母亲的爱意。这样,或许我们会多一分肉体上的苦楚,但,生命的旅程中,也许会少一些障碍。

双脚磨破,就让夕阳涂抹小路;双手划破,就让荆棘变成杜鹃。在母亲鼓励的眼神的注视下,我们定能直挂云帆济沧海!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3分)

揣测——( ) 恳切——( )  坚强——( )

2.第一个孩子跌倒,母亲就_____________,这样做会助长______________;第二个孩子跌倒,母亲就_____________,这样做会打击______________;第三个孩子跌倒,母亲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做会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3.文章主要表达了一个什么观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习作。(30分)

成长是缓缓流淌的小溪,悄然间我们已长大。成长,不仅意味着身体的成长,更多的是心理由幼稚走向成熟。回顾我们成长的足迹,一个个成长的故事,真叫人难以忘怀。请以“成长”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①题目自拟。

②语句通顺,有条理,有中心地将故事写清楚。

③用语恰当,书写规范,写出真情实感。

参考答案

jǔ √ jìn xù chún √

二、敌人 丝绸 年迈 枪栓 胳膊 铅笔 趁早 慌忙

三、示例:土炕 哼歌 铅球 沿着 扒皮 趴下 博学 胳膊

四、1.B 2.D 3.D 4.B 5.A

五、示例:1.洁白 2.严寒 3.认真 4.讨厌

六、1.示例:听了这个风趣的故事,我们不约而同地笑了。

2.雨来摇摇头,说,他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3.雨来喜欢游泳。

4.提示:删去“、西瓜”。

七、1.只有敬亭山 2.博学多通

3.勤奋好学 勇敢机智 纯真可爱 勇敢善良

4.他对食物的兴趣 他对独立的要求

八、(一)1.扭 拉 抽 打 揪 拧 打 抓

2.示例:心狠手辣 暴跳如雷 坚强不屈 宁死不屈

3.这句话鼓舞鞭策着雨来,使他经受住敌人的毒打,决不屈服。这样写,表明这句话是雨来意志、信念、力量和经受各种考验的精神支柱。

(二)1.示例:推测 诚恳 顽强

2.拖着孩子跑 他的依赖心理 破口大骂 他的自信心 送去鼓励的眼神 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坚强的意志

3.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有跌倒的时候,作为孩子的母亲,不能一味地帮助他,也不能指责他,要多给他鼓励的眼神,培养他独立的人格,坚强的意志。

九、略

语文四年级下第六单元测试卷(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1)

语文四年级下第六单元测试卷(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2)

语文四年级下第六单元测试卷(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3)

语文四年级下第六单元测试卷(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4)

语文四年级下第六单元测试卷(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5)

语文四年级下第六单元测试卷(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