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是孔子的核心思想吗(孔子的中庸之道)

中庸这个词,是我国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个观念。

但是这观念却与最早提出中庸的孔子的本义正好是南辕北辙。相向的结果。

中庸《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终极理想的文章,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子思所作,是一部儒家学说经典论著。经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南宋朱熹作《中庸集注》,最终和《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

中庸之道是孔子的核心思想吗(孔子的中庸之道)(1)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宋时的李公明写了一首中庸的诗,我认为是贴切于今天我们对中庸的理解。

要识中庸义,中庸乃是庸。

不须求胜解,只此是奇功。

就是不求胜解。我们对中庸的理解都是停留于字面的理解中,恰好是对的。

你说巧不巧,如果按着孔子对中庸的理想去实现都会给玩废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句的意思是,中庸是最高的行为准则,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与天地参"是天人合一。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

上面这段看不懂没关系,反正也没什么意义。

大致意思是孔子所要达到的最高理想的境界就是天人合一至诚之境。他的意思是在二极对立中找到最中间的点,这样就能中庸。这个点就是至诚之道。

这个理论,如果知道爱因斯坦研究的零场理论的人,应该有点熟悉。这同爱因斯坦的零场概念是不是如出一辄。

看到这你也就不会觉得犹太人有多聪明了,但也别高兴,这二者的方向都错了,是不会有结果的。

如同南辕北辙,方向错了,想达到目的点是极难的,孔子认为在对与错,善与恶之间,寻找到最中间的点。这个点姑且认为是存在的,这难度也太大了。而且其根本就不了解无的意境。

中庸之道是孔子的核心思想吗(孔子的中庸之道)(2)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了解无的意境就会知道,对与错,善与恶并不存在。之所有有对有错,有善有恶是因为规则的存在,正因为有了判断的规则依据,才会有善恶的分类。才会有对错的分别。

如果没有规则的准线,那么那来的对错,善恶的分别。

找到这条线才是所有问题的关键,这条线就是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