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过家门而不入对联(盖房俗语门有三不向)

导读:建房俗语“门有三不向,窗有三不对”分别指的是什么?真有道理吗


俗语文化历史悠远,尤其是一些经典俗语更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很多的俗语都是老一辈人智慧的结晶,而盖房方面也是有着很多的俗语,比如“接东不接西,接西矮一级”和“宁住孤单屋,不住簸箕房”等等的俗语,而在众多建房俗语里面还有这么一句“门有三不向,窗有四不对”的经典俗语,那么这句俗语究竟想要表达什么含义呢?

三过家门而不入对联(盖房俗语门有三不向)(1)

其实这句话通过字面意思也是非常的好理解,因为它想表达的含义就是:门口不要向着三个地方而窗户不要向着四个地方,很多人看到这里可能觉得很费解,建房难道还有那么多的讲究?其实主要是跟古代的生活条件有着很大的关系,而老话也说“一房住两代“,所以老一辈人对于建房这件事还是比较重视的,那么这句话里的‘三个地方’和‘四个地方’分别指的是什么呢?又是否真的有道理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

三过家门而不入对联(盖房俗语门有三不向)(2)

门有三不向

♦第一指的是“门口不宜向着杂物堆”,这是因为杂物堆这种地方通常都会散发出很多刺鼻的气味,然后就是杂物堆这种地方也容易滋生很多的细菌,再加上杂物通常都是别人丢弃的物品,所以门口向着杂物堆寓意方面也是不好的,而且门口这种这种地方通常是人门经常走动的地方,假设总是有很多杂物那么也是非常影响心情的。

三过家门而不入对联(盖房俗语门有三不向)(3)

再加上门口对着杂物堆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这户人家是比较懒惰的,因为在大多人的潜意识里都是认为门口整洁程度决定着这户人家勤劳的程度,所以老一辈人建房选址的时候通常也是忌讳门口对着杂物堆的,因为那样不仅会影响到居住的环境,而且还很容易让别人有异样的看法。

三过家门而不入对联(盖房俗语门有三不向)(4)

♦第二指的是“门口不宜向着厕所”,这是因为厕所属于藏污纳垢的地方,而且厕所通常也会散发出很多难闻的气味,所以如果门口对着厕所肯定也不是一件好事情,毕竟家是人们长期居住和休息的地方,所以建房的时候也是比较忌讳门口向着厕所的,如果总有飘来难闻的气味的话,那么肯定也是非常影响生活质量的,通常建房的时候对于厕所的位置都会仔细规划的。

三过家门而不入对联(盖房俗语门有三不向)(5)

另外就是如果建房选址的时候不注重厕所的位置,其实无形之中也会很响到家庭的未来,试想一下如果因为厕所的位置不好导致家中客人不常来的话,那么对于人脉的损失肯定也是会有的,而且从古自今老话一直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所以建房时候厕所的选址一定要非常重视。

三过家门而不入对联(盖房俗语门有三不向)(6)

♦第三指的是“门口不宜向着厨房”,这是由于厨房通常都是烧柴做饭的,所以平时也就会产生很多的油烟和油污,如果门口再赶上通风口的位置这些油烟势必会被吹的整个屋子都是,那么这个时候居住的地方就会充满着油烟的味道,而且门口向着厨房的话也是非常影响家庭形象的,因为油烟和油污很容易使得门口变得污浊不堪,所以老一辈人通常都会把厨房放在不影响门口整洁的地方。

三过家门而不入对联(盖房俗语门有三不向)(7)

窗有三不对

♦第一个说的是“窗户不宜对着别的窗”,这是因为窗户通常都是用来采光和通风的,如果窗户的位置是对着别的窗户的话,那么就会形成进来的空气直接就从另外一扇窗户出去了,而如果这样的话就很难达到通风换气的效果了。

三过家门而不入对联(盖房俗语门有三不向)(8)

♦第二个说的是窗户不宜对着烟筒,这是因为日常打开窗户都是为了通风和换气,假设窗户对着有烟筒这些地方,那么开窗户的时候势必就会有很多的怪味,而长此以也是很容易影响到生活的质量。

三过家门而不入对联(盖房俗语门有三不向)(9)

♦第三个说的是“窗户不宜对着尖角”,这是因为自古以来尖角往往带有攻击性的寓意,例如日常生活中所见的剪刀和利剑,所以从视觉上来说窗户还是比较忌讳对着尖角的位置的,因为毕竟家中是用来放松身心的地方。

三过家门而不入对联(盖房俗语门有三不向)(10)

其实“门有三不向,窗有三不对”这句话放到现在来看也是非常的不过时,因为门口和窗户也确实不适合对着那些地方,而如果不注重的话确实也会影响到生活的质量,其实很多的俗语如果我们仔细研读下来的话,通常可以学习到很多有用的知识,而且也可以让我们少有很多的弯路,毕竟很多的俗语都是老一辈人智慧的总结。

三过家门而不入对联(盖房俗语门有三不向)(11)

小结:以上就是这句“门有三不向,窗有四不留”的具体解析了,其实这就是老一辈人建造房屋时候,对于门窗预留的一句俗语,最后就是你们那里都有哪些建房方面的俗语呢?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