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以毒攻毒(亡羊补牢不如防患于未然)

扁鹊以毒攻毒(亡羊补牢不如防患于未然)(1)

据说,扁鹊弟兄三人均为一时名医,尤以扁鹊最负盛誉。某日扁鹊为魏王针灸,魏王问扁鹊:“你们兄弟三人到底哪一位医术最高明?”扁鹊答道;长兄最高,我最差。”魏王诧异。扁鹊道;”我长兄治病于病发之前,一般人不知他是人铲除病源、防患于未然、所以他医术虽高,名气却不易传开;而我是治护在发作和严重之后,人们能看到我为患者把脉开方、敷药刺穴、割肉疗伤,我也确实让不少病人化险为夷,大家就以为我的医术比长兄高明。”

由此可见,扁鹊认为能够及早消除疾病的隐患,使身体免受疾病的侵害,才得上是医术高明。这种思想也就是中医所倡导的“治未病”。

在《黄帝内经》的最后有一句:“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如果“病已成而后药之,乱以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疾病已经产生才去用药治疗,就像是口渴了才去掘井,战斗已经开始了才去铸造武器一样,不是太晚了吗?遗憾的是,现在大多数医生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做“渴而穿井,斗而铸锥”这样的事。

“不治已病治未病”是中医理论的精髓,就是在疾病发生以前就做好预防,不让疾病有伤害身体的机会。比如中医说冬季应该收藏体内的阳气,在养生方面应该注意保暖,早卧晚起,好好休息,这就是教人们如何保养身体、预防疾病。如果你在冬天还总是熬夜、吃寒凉的东西,就养不住阳气,那么第二年春天甚至是更晚的时间,你的身体就很可能出问题,这就是没有遵循“治未病”的原则的结果。

其实,我们现在经常说的“防患于未然”与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是一致的,不管是治理国家还是保持健康,亡羊补牢都不是最理想的状态,只有把所有的危险都想在前面,制定好预防措施,才会万无一失。中医治病的思想可以应用到国家的治理上,这同样也是“上医治国”的体现。

中医“治未病”还体现在一个方面,就是在疾病的潜伏期及时发现,及时治,使人体恢复真正的健康。相对而言,如今的医疗水平却只停留在应付“已”的人群。

可以用这样的比喻来说明“治未病”和“治已病”的区别:治未就像是洪水暴发之前筑堤坝,采取应对泄洪的各项防护措施;而治已病就像在泛滥以后再去堵窟窿一样,按下葫芦浮起瓢,根本没有更多精力谈预防。很就是由于不注意预防,结果导致疾病缠身,疲于奔命,因此,我们只有防微,防患于然,把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人生才会充满自信与快乐。这也是中医治未病的最大意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