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奇遇记(峨山图说奇遇记)

身边档案/嘉定旧事20

徐杉 文/图

如果《峨山图说》的原作者谭钟岳地下有知,一定会感到欣慰,尽管有些说不出的酸涩。而他的儿子覃斌森为什么会将“谭”字的“言”旁去掉,改成为“覃”,不好随意臆测。

我见过覃斌森的照片,须发尽白,长髯飘飘,清瘦的身上一袭长衫,有几分仙风道骨,从他的身上可以大致推测出父亲谭钟岳的模样与气质。

谭钟岳在《峨山图说》的序中写道:“丙戊夏,钟岳从公嘉州,奉檄绘峨山全图,缘大夫接奉朝命特颁祀典,将以图进呈也。钟岳虽不敏,义不获辞,遂橐笔前往。栉风沐雨,缒险涉幽,常遇巨蟒,大如斗,修十余丈。又虎叠其间而皆不见害。形劳心旷,疑有神助,历半载而图成。所历胜迹,一水一石未尝遗漏,亦小臣涓埃之效也。”

谭钟岳以艰辛的付出,为后人记录下峨眉山这份自然与文化遗产。马悦然以千里迢迢不弃不离的执着,保护了这份珍贵的资料。他们都爱峨眉山,仁者乐山!

《峨山图说》历经多年的辗转,终于回到了故乡。1984年,四川人民出版社第一次出版发行《峨山图说》。

10多年后,我在峨眉山万年寺采访一位法师,记得那是一个雨天,庙里很清净,法师给我讲了许多往事。临别时,他说送我一本书,不料竟然是我梦寐以求的木刻线装版《峨山图志》,费尔朴翻译,中英文对照,实在让我喜出望外。

这本书后来我读过多次,每次翻阅都会生出许多感慨:峨眉山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

上山奇遇记(峨山图说奇遇记)(1)

作者(左)与云达乐

寻找费尔朴

惊喜之中迷雾重重

2008年秋,我在报国寺给来自北京某学院的师生讲述峨眉山佛教历史文化,最后一节课讲到了《峨山图志》。当讲到覃斌森老人悲喜交加见到父亲的遗作时,大家不禁鼓起掌来,有几个女生忍不住潸然泪下。

那时,我在心里暗暗立下誓愿:挖掘《峨山图志》背后更多不为人知的隐秘。

2012年4月26日,我受邀到成都宽窄巷子参加一个老照片展,那些珍贵老照片是清末民国时期来四川工作的加拿大人保存下来的。

在张颖明先生的帮助下,从几百张老照片中终于找到一张费尔朴中年时期的照片,只见他西装革履,怀抱大熊猫,清瘦的脸上洋溢着开朗的笑容。

这是我第一次目睹费尔朴的真容,尽管照片很小,但还是感到一丝欣慰,与《峨山图志》有关联的三个主要人物总算有了大致概念。

我向展览主办方打听费尔朴后人的消息,得到的回答是:渺无音讯。

2013年,当我开展《清末民初外来文明对乐山文化的影响与作用研究》课题研究时,陆续收集到关于赫斐秋、启尔德、文幼章、谢道坚、苏继贤、孔昭潜、谭国良、梁正伦等人的文献资料和照片,可是费尔朴依旧只有一张小照片。

2015年秋,我在加拿大采访文忠志。他说,2002年到乐山时曾特地去峨眉山新开寺寻访故居,峨眉山罗目镇和平村12组的赵青和,鞠安村8组的李金明给他当向导,并在山上扎帐篷住了一夜。说到高兴处,87岁的文忠志起身去书房,有些神秘地说要拿一样稀奇东西给我看。出人意料竟是费尔朴翻译1936年出版的《峨山图志》。

我忙问,你是否认识费尔朴?文忠志答:当然。费尔朴是他父亲的朋友。

他指着我坐的沙发说,当年费尔朴来我家,就是坐在你现在所坐的位置,《峨山图志》就是他那次来时赠送的。

就在我以为找到费尔朴线索时,文忠志的话语戛然而止,说那次拜访之后,费尔朴与文家再无联系。

线索再次中断。两天后,我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城市欧文桑德采访九十高龄的云达乐,不想峰回路转,费尔朴穿越历史向我走来!

上山奇遇记(峨山图说奇遇记)(2)

云达乐保留的1936年版中英文版《峨山图志》

峨眉山往事

鸡婆凼嬉水与航模飞机

云达乐是云从龙的长子,1925年出生在四川仁寿县。他是父亲创办仁寿华英中学(仁寿一中的前身)之外的成果,童年和少年在黄思礼担任校长的“CS”学校读书,因此会讲一口流利的四川话。

由于长时间不用中文,加上听力障碍,云达乐几乎不能讲中文了。一天,他陪我去看白求恩曾经就读的学校。返回途中,他不知被什么触动了大脑深处的记忆,忽然冒出不连贯的四川话:“我,不乖,以前……很不乖。”我有点发愣,不知道这句没头没脑的话要表达什么意思。过了一会他摇摇头,改用英文说:“我小时候和费尔朴一起爬到乐山大佛的头顶上。”

我顿时有些恍惚,他和费尔朴居然莽撞地爬上过大佛头顶?!乐山大佛唐代依山而凿,通高71米,脚下岷江、大渡河汹涌而过,沿着佛像一侧有护栏的栈道行走,尚且心惊胆战,他们居然徒手攀爬。何况也是对菩萨不敬啊!我心里想。

大约见我发愣的样子让他感到自己曾经的冒失,他连连打躬作揖,又用四川话说:“罪过!罪过!”

回到家,云达乐立刻打开电脑,将储存的老照片集点开,一幅再熟悉不过的画面映入眼帘:乐山大佛。

云达乐指着大佛头顶上的两个人说:“站前面的是费尔朴,后面矮的那人是我。”时间大约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他们去峨眉山避暑途中再次游览乐山大佛。

接着,他又一一向我讲解后面的老照片:在峨眉山鸡婆凼嬉水、制作的航模飞机、与费尔朴的儿子在美国军舰上玩等等。

从他的讲述中,得知费尔朴一家与云从龙一家关系非常密切,常聚在一起吃饭喝茶聊天。费尔朴甚至还与云达乐的母亲云瑞祥合作出版了《峨眉山香客集咏》英文诗集。

云瑞祥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文学硕士,来四川后在华西协合大学教授英文和诗词。

云达乐说,费尔朴原本想在《峨山图志》翻译之后,再对乐山大佛进行研究,于是爬到大佛头顶实地察看古代中国是如何在山崖上开凿巨型佛像。可是因为诸种原因这项研究未能如愿。

帮助进步学生

惹恼陈立夫要开除他

云达乐于1946年7月退伍,不久进入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先后获人类学博士和社会学博士。

他的第一篇博士论文本来准备到中国考察研究后完成,希望学习结束后留在中国工作,种种原因未成行,他只好选择到华人较多的印尼做研究。所以,他的人类学博士论文名为《侨胞在印尼》。

云达乐始终觉得自己是中国人,故对在国外居住的华人称侨胞。

云达乐认为,费尔朴是将峨眉山当作代表中国人精神品格的象征来研究。而他在印尼研究华人,也是对中国人精神层面的研究。

说罢,他到楼上书房里取出珍藏的《峨山图志》,1936年版本,费尔朴赠送给他的。

在云达乐讲述中,费尔朴的事迹越发丰满起来。

费尔朴的幼子在四川宜宾病逝,费尔朴悲痛之余,为纪念儿子捐资修建青年社,以帮助更多的青少年获得读书机会。费尔朴曾被列为三个“传教士中的布尔什维克”之一,原因也是同情帮助学生。

上世纪四十年代中期,10多所高等院校师生在南京举行“反饥饿、反内战”游行,不料竟遭到军警武力镇压,致使上百人不同程度受伤,20多人被捕入狱。消息传出,一片哗然。华西协合大学的学生准备组织游行,声援被捕和受伤学生。为了不事前暴露,学生代表找到费尔朴,希望借他家客厅秘密开会。

费尔朴反感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同情手无寸铁的学生,不但把客厅提供给他们,还煮咖啡款待大家。哪知会议刚开始,就有国民党特务堵门抓人。费尔朴赶紧打开窗户,帮助学生一一逃走。事后,几家国民党主办的报纸纷纷渲染“费尔朴策动罢课内幕”、“费尔朴事件”,说共产党在费尔朴家开会准备暴动云云。时任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长的陈立夫闻讯大怒,责令华西协合大学解聘费尔朴。最后在各方人士的努力下,费尔朴才算躲过一劫。

云达乐的情劫

差点成为费尔朴女婿

云达乐因为戴助听器的缘故,平时言语比较少,采访他的问题几乎都被妻子Liz抢答。

Liz是美国人,与云达乐结婚后入加拿大籍,至今保持着美国女人高调强势的秉性。虽已87岁,但精力旺盛,声音洪亮,记忆力惊人,还喜欢开快车。初见她踏油门的架势,让我一阵心惊肉跳。好在加拿大人口稀少,交通井然有序,且油价极低,使她老年依旧可以任性。不过,也由此大致推断出她年轻时的做派,云达乐大约只能俯首称臣。

云达乐继续给我讲述费尔朴的往事,谈论费尔朴与他的《峨山图志》,谈着谈着不知怎么地话题一下扯到费尔朴的女儿身上。

那一瞬间,我看见他干涩的老眼里闪过一道温柔的光泽。我正诧异,Liz的高音从厨房里传出“Don——”云达乐一愣,马上不吱声了。

Liz每每对云达乐发号施令,总是先高声叫他英文名字“Don”,然后布置任务。不过这次叫了名字却没有下文,似乎是一个警示。

我诧异,抽油烟机轰鸣与锅铲的碰撞声,竟然没有妨碍她听到我们的谈话。

Liz三下五除二从厨房出来,一下把话题扯开,谈起她与云达乐在印尼的往事,滔滔不绝,丝毫不给我插话的余地。

原来,她与云达乐是康奈尔大学的同学,颇有艺术天赋,若不是三个孩子和家庭的拖累,或许是一个卓有成就的艺术家。这也成为她现在时不时埋怨云达乐的一个重要原因。Liz直说得口干舌燥起身去冲咖啡的间隙,云达乐才用手悄悄做了一个鸭子不断张嘴的动作,意指妻子话多爱说。

不过,在Liz接下来的谈话中,云达乐一直未开口。我心里隐隐感到云达乐与费尔朴女儿关系非同寻常,只是碍于Liz在场,不便冒昧打听,此后也一直没有机会追问,只好不了了之。

在欧文桑德三天的采访转眼结束了,离开时我去向云达乐一家告别。

云达乐问我还会再来吗?我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无论是善意的谎言,还是据实相告,经历了九十载人生的老人早已洞悉一切。他明白此生再难相聚,坚持把我送到门外,直到我登车准备启程时他才忽然冒出一句:“我差一点成为费尔朴的女婿。”

原来如此!为什么没走到一起?惊讶之余我问。云达乐悠悠地说:大约是上帝的安排吧。

离开欧文桑德,我穿行在一望无际的枫叶林中。加拿大秋天有令人沉醉的美,天高地阔,流光溢彩,让人不由联想起这个季节的峨眉山,联想起与之有关的《峨山图志》,再细想相遇《峨山图志》的人,无不与峨眉山有着特殊的一份缘。

这份缘,让冥冥之中相遇的人暗自发下宏愿,犹如在人们心中播下一粒希望的种子。当种子与阳光、雨露、土壤相遇时,它就萌芽、生根、开花、结果,世世代代传递着永恒的依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