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的发展历程是什么(八十年代的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的概念起源于我国传统的农耕文化,春秋时期,我国先民就懂得了“养地”、“物理除虫”、“人工除草”等一系列生态耕作方式,这是最原始的生态农业。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人们意识到过度工业化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威胁人类生存,于是开始关注生态,按照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手段研究农业生产,最终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协调发展的高效农业,造福人类。我国也同步开展了生态农业研究,这是基层林业根据九十年代初期参加某次培训时学习笔记整理的内容,现在读起来还有所启发,别有一番感慨,不信,您读一读。】

生态农业的发展历程是什么(八十年代的生态农业)(1)

生态农业是根据生态学原理建立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它的基本点就是最大限度地固定太阳能,充分利用光合作用产物,及人畜的粪便和各种生产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让它们进行“能”与“物”循环,靠农业系统内部循环来形成生态平衡,以利于农业生产的增长,达到高产、稳产、高效益。

一、生态农业的特点

1.生态农业着眼于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和生物能的转化率

一切农产品的能源都来自太阳能,一切农产品的构成物质都来源于农作物的无机环境。因此,追求生态农业的更高经济效益,就是要重视太阳能和自然界各种无机生态因子要素的充分利用,这是形成农业生态经济效益的物质基础。为了提高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从事生态农业生产,应抓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生态农业的发展历程是什么(八十年代的生态农业)(2)

(1).提高农业的植物生产效率

扩大绿色植物对太阳能和自然界各种生态环境物质的农业利用规模,其中既包括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扩大各种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也包括因地制宜地采取各种间作、套种等方式,充分利用自然界的物质和空间,以便把更多的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能,把更多的无机物变为有机物,扩大农产品产量。这种扩大对太阳能和自然界物质的直接利用,是生态农业的外延方面,是“开源”的方面。

(2).提高农业有机物质的利用效率。

加强绿色植物所吸收的太阳能和自然界各种物质的转化利用程度,其途径是利用生态系统的“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食物相依关系,延长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条,扩大现有生物能的转化和再转化的利用次数,通过对自然界能量和物质的多次重复利用和循环利用,使有限的光合产物在农业生产上发挥最大的作用,为人创造出更多的农副产品。

生态农业的发展历程是什么(八十年代的生态农业)(3)

2..生态农业重视生态系统的总体功能。

生态系统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特点,组成生态系统的各个部分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因此,追求生态农业更高的效益,要把农业生产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的整体,重视合理安排农业生产的结构与布局。例如:根据生态系统食物链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中安排各种“投入产出链”和农副产品的各种“加工链”,加强生态系统的能量和物质转化,促进再次和多次分层利用,从而提高生物能和生物有机物的利用率,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统一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生态农业的发展历程是什么(八十年代的生态农业)(4)

二、生态农业的优越性

1.生态农业不仅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还包括农商产品加工业、商业、运输和服务业。各地要根据现有资源,实行农畜产品循环利用,还要不断开发新产品,增加产品产量,使农村经济日益繁荣,共同富裕。

2.生态农业的生物再循环系统,可以将有机废物转化为有机物和能源。

3.生态农业向纵深发展,可以把解放出来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以有机废物为原料复合生产部门和其它产业中去,拓宽农村劳动就业门路。

4.生态农业对有机废物实行多层次利用,使生物产品实现无废物,消除污染。

生态农业的发展历程是什么(八十年代的生态农业)(5)

【现代生态农业理念强调了“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突出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多样性、高效性、持续性”,将农、林、牧、副、渔有机结合,并与农村一产、二产、三产相融合,使它们相互依托、相互支撑、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从而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良性循环,深度拓展农业综合发展空间,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最终实现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