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霾手册(寻访乌苏里江起点的)

新华网哈尔滨11月3日电(记者惠小勇、梁冬)在禁焚秸秆的严令下,记者近日走出遭受雾霾侵袭的哈尔滨,一路向东,田野里仍见到几处焚烧秸秆的火带,一位农民无奈地说:“不让我们烧,那总得给秸秆找个出路吧”,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防霾手册?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防霾手册(寻访乌苏里江起点的)

防霾手册

新华网哈尔滨11月3日电(记者惠小勇、梁冬)在禁焚秸秆的严令下,记者近日走出遭受雾霾侵袭的哈尔滨,一路向东,田野里仍见到几处焚烧秸秆的火带,一位农民无奈地说:“不让我们烧,那总得给秸秆找个出路吧。”

出路在哪里?位于乌苏里江起点的边境城市虎林市,天蓝水碧,空气清新。走进清河泉生物质热电公司,一辆辆卡车正将金黄的稻壳均匀地输送到锅炉里,炉膛内稻壳飞舞,火花灿灿,5台各1.2万千瓦的发电机组正在满负荷运转。通过电除尘和布袋除尘技术,高高的烟囱冒出几乎看不见的白烟。

这家企业的董事长赵洪滨介绍,目前该公司已在虎林及周边农场建起5个生物质电厂,年发电量达4亿多度,年消耗稻壳40多万吨,基本消化了虎林市内600万亩水稻所产稻壳量的80%。与同规模燃煤电厂相比,5个生物质电厂年可节约标准煤19万吨,减少烟尘排放244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8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7万吨;同时可产300万吉焦的供热量,可供热面积达500万平方米,已满足虎林市区全部的集中供热需求;而每吨稻壳300元的收购价,又为农民带来了新收益。

有趣的是,赵洪滨和陪同记者采访的虎林市委宣传部长李冬华曾经是围着稻壳“斗”的对手:一个是偷摸儿找地方焚烧稻壳的米业加工厂老板,一个是严防死守禁止烧稻壳的乡镇干部。赵洪滨就是在这样的“倒逼”环境下萌生思路、潜心攻关,终于掌握了实用可行的生物质发电技术。经鸡西市科技局鉴定,此项技术的锅炉主体结构及相关技术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赵洪滨告诉记者,秸秆的热值和稻壳基本相同,用此办法燃烧发电完全适用,目前秸秆发电的难题在于没有那么大的仓容收集存放,而若将其堆在地里,冬天下雪一捂热值就会大减,难以再被利用。他建议三方联动,由政府制定秸秆收购指导价并出台相关配套措施,企业在田间地头临时收储秸秆并设罩遮雪,农民将打捆后的秸秆卖给企业,企业在来年种地前拉走秸秆,腾出土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