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最喜欢哪一只鹅(王羲之馋哭了的鹅)

王羲之最喜欢哪一只鹅(王羲之馋哭了的鹅)(1)

| 明清家具研习社 |

中国古人眼中的大鹅

王羲之最喜欢哪一只鹅(王羲之馋哭了的鹅)(2)

在中国古人的眼中,一些禽鸟往往还承载着独特的寓意。比如凤凰高飞,必有洪福降临;而鸳鸯交颈,代表缠绵悱恻的爱情;青鸟是传说中西王母的仙使,还有传信职能。

但提到鹅,我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王羲之最喜欢哪一只鹅(王羲之馋哭了的鹅)(3)

这首骆宾王少年时期的诗作,惟妙惟肖地展现了一幅生动活泼的白鹅戏水图,它也是许多中国人学习古诗的启蒙诗。

其实鹅在中国古代,还有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目前已知最早的关于“鹅”的文字记载,可能出自先秦时的《管子》。战国时期的《周礼》中也有提到“鸟之可养使盛大蕃息者,谓鹅鹜之属”。

王羲之最喜欢哪一只鹅(王羲之馋哭了的鹅)(4)

东汉 陶鹅 南京博物院藏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讲雁时,还详细地把它与鹅作对比:

雁状似鹅,亦有苍、白二色。今人以白而小者为雁,大者为鸿,苍者为野鹅,亦曰鴚鹅,《尔雅》谓之鵱鷜也。

其实家鹅的祖先就是新石器时代先民驯养的野雁,这一说法也得到了现代科学的认证,我国的家鹅饲养数量和品种资源更是傲视群雄。

王羲之最喜欢哪一只鹅(王羲之馋哭了的鹅)(5)

南宋 鲁宗贵(传)《鹅图》

而野生的天鹅之名,最早到唐代李商隐诗句中“拨弦警火凤,交扇拂天鹅”才出现。古人更多称呼它为“鸿鹄”、“黄鹄”等,也有人认为《诗经》中的“白鸟”其实就是天鹅。

故而,寻找鹅的身影,要从远古先民的遗物中找起。

辽宁东沟后洼遗址是新石器时代较早期的遗址,其中发掘得到的一件滑石人像背面刻有鸟纹,鸟头凸起回首,依附于人身,许多学者认为这其实就是早期鹅或者雁的样子。

王羲之最喜欢哪一只鹅(王羲之馋哭了的鹅)(6)

辽宁东沟后洼遗址发掘概要书影

而位于河南安阳的商代王室成员妇好墓中,也出土了三件雕刻已经相当精美的玉鹅。

鹅作站立样,长颈弯曲,头微低下,胸脯饱满向前凸出,短翅肥身,双足并拢,细部还有各种羽翎纹样,生动可爱。

王羲之最喜欢哪一只鹅(王羲之馋哭了的鹅)(7)

商 玉鹅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到了汉代,王褒的《僮约》中已经有了“牵犬贩鹅,武阳买茶”的记载,可见鹅甚至已经成为了一种比较常见的交易品。

而在汉代的一些墓葬中,鹅更是以各种想象不到的方式存在着。比较常见的是陶鹅、鹅纹画像砖等,尤其是在四川地区。

王羲之最喜欢哪一只鹅(王羲之馋哭了的鹅)(8)

汉 褐釉陶鹅 济源博物馆藏

王羲之最喜欢哪一只鹅(王羲之馋哭了的鹅)(9)

汉代 鹅纹画像砖 中国园林博物馆藏

而三门峡西汉墓葬中还出土了一个特别的青铜壶,它的整体造型都十分像鹅,被称为鹅首壶,海昏侯墓中出土的雁鱼灯也有着类似的长曲颈。

最令人震惊的是,这件青铜鹅首壶中还存留着六斤多不明液体!

王羲之最喜欢哪一只鹅(王羲之馋哭了的鹅)(10)

秦末汉初 鹅首曲颈青铜壶

甘肃武威磨嘴子的汉墓群中亦有发现一群木雕鹅,它们有的伸长脖颈,有的埋头入水,虽然工艺比较粗糙,却仍然直观地展现了不同鹅的生动情态。

王羲之最喜欢哪一只鹅(王羲之馋哭了的鹅)(11)

汉代 木鹅群 甘肃省博物馆馆藏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地区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气候相对干旱,并不适合常居水边的鹅群生存。

但木雕鹅群的出土无疑向我们证明了此地文化中存在特殊现象,也就是西汉时期河西地区发展水平是比较高的,这很可能得益于汉武帝在河西施行的移民屯垦政策。

王羲之最喜欢哪一只鹅(王羲之馋哭了的鹅)(12)

汉代 木羊群 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

北魏时期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中,已经对鹅的选种、孵化、豢养、屠宰及鹅制品的加工等流程,有了十分全面且详细的介绍,可见鹅的养殖产业在此时已经比较成熟。

鹅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还因为书法大家王羲之而出名。正如陶渊明爱菊,周敦颐爱莲,王羲之对鹅的爱可以说是【代言人】水平。

王羲之最喜欢哪一只鹅(王羲之馋哭了的鹅)(13)

《晋书》中的王羲之传中特别提到了两个王羲之爱鹅的故事:

会稽有个老妇人养着一只鸣声动听的鹅,王羲之想买下来,老妇人却不同意。他只好邀请朋友一同前去观赏,没想到老妇人为了招待王羲之,就把鹅杀了做菜。王羲之因此叹惋了许久。

另一只被王羲之看中的鹅运气比较好,它的主人是一个道士。道士想得到王羲之手书的《黄庭经》(一说《道德经》),王羲之开开心心地写完经,拿着鹅乐乐呵呵地回家去。

王羲之最喜欢哪一只鹅(王羲之馋哭了的鹅)(14)

王羲之《黄庭经》(宋刻本) 天津艺术博物馆藏

书圣爱鹅成癖,引来许多人揣测原因。《艺舟双楫》中把羲之爱鹅与书法精妙之道联系起来,是一种解释:

其要在执笔。食指须高钩,大指甲食指、中指之间,使食指如鹅头昂曲者;加指内钩,小指贴无名指外距,如鹅之两掌拨水者。故右军爱鹅,玩其两掌行水之势也。

王羲之最喜欢哪一只鹅(王羲之馋哭了的鹅)(15)

国清寺“鹅”字碑与绍兴兰亭“鹅池”碑

近代著名历史家陈寅恪则认为王羲之是馋鹅的身子。

众所周知,魏晋人好服食丹药,大名鼎鼎的五石散就是魏晋人最早开始吃的,王羲之更是常和道士一起修行。而鹅据说有解丹毒之功效,被道教奉为上品。

其实魏晋名士质性真淳,任诞者甚至醉生梦死、酗酒裸奔,王羲之爱鹅成痴但绝对算不上夸张,有人好酒,有人好花,当然也能有人好鹅。喜欢,是一种无需追究原因的心情。

王羲之最喜欢哪一只鹅(王羲之馋哭了的鹅)(16)

唐 孙位《高逸图卷》(局部) 上海博物馆藏

到了隋唐时期,不仅家鹅的饲养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鹅还以一种奇怪的方式参与了运河工程和军事活动。

如《隋遗录》中记载,隋炀帝杨广为了去江都游玩,命将军麻叔谋疏通黄河入汴河道,以便于他的龙舟通过。麻叔谋暴戾好杀,甚至还吃小孩儿,在民间臭名远扬。

为了监督工程完成质量,他让人制作了一只一丈二尺长的铁脚木鹅,让木鹅顺河漂流,一旦搁浅,就借此为由把疏通河道的民工全部杀死。

王羲之最喜欢哪一只鹅(王羲之馋哭了的鹅)(17)

京杭大运河

后来李渊起兵攻打河东,将隋将尧君素围在城内。为了传递消息,他制作了木鹅,将河东形势写在奏章上,然后放进鹅颈,任其顺流而下,以传到皇帝手中。

唐人对鹅的爱不遑多让,虽然价格昂贵,但贵族和文人雅士还是无法拒绝鹅的美味,如白居易诗“粽香筒著嫩,炙脆子鹅鲜”,而唐代宫廷烧尾宴中必有一道以鹅肉炮制的菜。

发展到清代时,我们已经可以看到《红楼梦》中,“糟鹅掌”、“松瓤鹅油卷”、“胭脂鹅脯”等等用鹅制作的讲究菜。

王羲之最喜欢哪一只鹅(王羲之馋哭了的鹅)(18)

清 孙温《红楼梦》 旅顺博物馆藏

鹅的性格也得到了文人认可。白居易曾借鹅自比怀才不遇“君因风送入青云,我被人驱向

鸭群”,南宋罗愿更是认为鹅有傲骨“鹅性顽而傲, 盖迫之而愈前、抑之而愈昂”。

鹅的顽傲也是它攻击性比较强的原因,现在我们还常能看到一些被鹅啄伤的流血事件。而唐人就利用此天性开发了一项娱乐——【斗鹅】。

王羲之最喜欢哪一只鹅(王羲之馋哭了的鹅)(19)

俄罗斯斗鹅赛

据《新唐书》记载,唐僖宗就是一名斗鹅爱好者——“帝喜斗鹅走马……兴庆池与诸王斗鹅,一鹅至五十万钱。”要知道,《南部新书》中提到的鹅价虽贵,也不过两三千钱,可见“鹅霸王”身价之高。

江南地区更是盛行养鹅,唐代姚合在《扬州春词》中就写道:“有地惟栽竹,无家不养鹅。”

王羲之最喜欢哪一只鹅(王羲之馋哭了的鹅)(20)

明 仇英(传)《清明上河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天鹅在女真人的生活中还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擅长渔猎的女真人会训练海东青捕捉天鹅,因为捕猎天鹅的活动常在春天进行,又称其为“春水”。

《金史·舆服志》中就将金人服饰上的鹰鹘捕鹅雁图案称为“春水之饰”,以其为题材的玉雕则被称为“春水玉”,这也是金人最为经典的玉饰之一。

王羲之最喜欢哪一只鹅(王羲之馋哭了的鹅)(21)

金 春水玉饰 上海博物馆藏

在向鹅学习上,古人还有着更奇妙的创造性。

在模仿鹅自然造型上,比较经典的全盘模仿是鹅型砚台。这一设计或源于王羲之爱鹅的故事,人们认为用鹅形砚可以沾沾书圣的“仙气儿”。

王羲之最喜欢哪一只鹅(王羲之馋哭了的鹅)(22)

清 鞠裳款诗文老坑多眼鹅形端砚 研习社珍藏

鹅与书法相关联的说法之所以能受到广泛认可,其实是因为鹅本身具有非常独特的曲线美。

弯曲的长颈是将鹅与其他禽鸟区分开的重要标志,这种柔美而不失力度的曲线更是给了后代造物的线条艺术许多灵感,比如鹅颈瓶。

明清家具中的经典部件鹅脖就是此类翘楚。鹅脖指的是椅子扶手下靠墙的一根立木,往往与前足一木连做,少数为另木安装。

王羲之最喜欢哪一只鹅(王羲之馋哭了的鹅)(23)

清 黄花梨三攒靠背圈椅(鹅脖处) 研习社珍藏

- END -

王羲之最喜欢哪一只鹅(王羲之馋哭了的鹅)(2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