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的抗战故事梗概 姥姥的抗战故事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总想写点儿东西挖掘一下身边的英雄故事,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姥姥的抗战故事梗概 姥姥的抗战故事?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姥姥的抗战故事梗概 姥姥的抗战故事

姥姥的抗战故事梗概 姥姥的抗战故事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总想写点儿东西挖掘一下身边的英雄故事。

记得上小学时,非常喜欢看战争类电视剧,也从中知道了许多抗日英雄,赵一曼、杨靖宇、马本斋、刘胡兰、白文冠、戎冠秀等等。那时的我很仰慕这些英雄,觉得他们很伟大,觉得这些英雄要是我认识那该多好,出去和小朋友们玩,一定会让他们高看的。有时,我也会问姥姥,“姥姥,抗日战争时,你正好二十多岁,怎么不加入八路军,也打鬼子、救伤员,当个英雄多好。”这时,姥姥会回答我,“哪那么多英雄!”于是,印象里我觉得姥姥就是一个最普通的劳动妇女,并且还是一个落后分子。

后来长大了,慢慢地从村里其他老人嘴里,我了解了姥姥的一些事情。姥姥也是有抗战故事的,尽管不是那么轰轰烈烈,尽管事小得微不足道,不值一提。

姥姥一生很平凡,和中国最广大最普通的劳动妇女没什么两样。姥姥生于1913年,姊妹四个,在姐妹中年龄最小,在那个年代,穷苦人家的孩子,又是女孩,家里是不会让念书的,所以姥姥不识字。但姥姥却是一个非常聪明,非常要强的人,由于姐妹们年龄差距大,姥姥还没长大成人,三个姐姐就已陆续出嫁。那时的农村很封建,出嫁的女孩不能总往娘家跑,姥姥家里又没有兄弟,父亲年纪大,母亲身体又不好,所以家里的活计,都落到了姥姥身上。姥姥白天帮父亲做农活,休息时间砍草、砍菜,回来好喂猪、喂鸡,到了晚上,姥姥便跟她母亲学习裁剪。由于姥姥心灵手巧,又好学上进,针线活做得非常精细,是十村八村出了名的;姥姥心地善良,又乐善好施,遇到困难的家庭就白做,所以和乡亲们处的关系非常好,直到我十几岁了乡亲们还是会找到姥姥做衣服,那时姥姥已经70多岁了,她仍然乐此不疲,所以那时我们家里,总会有乡亲们送的粮食或菜什么的。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深县党组织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积极开展抗日救国。先后成立了农民抗日救国会、工人抗日救国会、妇女抗日救国会、青年抗日救国会等群众团体。妇救会帮助妇女从封建牢笼里解放出来,发动她们上夜校、做军服、做军鞋、挖沟、破路、照顾伤病员等。姥姥就是在那时妇救会的领导下开始她的抗战故事的。那时的姥姥虽然没有文化,但她也深知抗日救国的道理。姥姥一边照顾家庭,一边发挥她的特长——针线活,她主动找到妇救会,提出帮助子弟兵做衣服、做布鞋,当时的妇救会干部很是称赞了姥姥一番,说姥姥思想境界高,姥姥郑重地说道:“我没有文化,不懂什么境界不境界,也不懂什么大道理,但是我能分清哪个是好,哪个是坏。”就这样姥姥和其他的妇女们一道做起了衣服、布鞋。酷暑夏夜,姥姥忍着蚊虫叮咬,在昏暗的油灯下纳鞋底、缝布鞋,手指肚上磨出了燎泡,磨出了鲜血,又磨成了老茧;数九寒天,“针鼻儿大的窟窿斗大的风”从破窗户眼儿,从破门缝儿呼呼地往屋里灌,姥姥在冰窖一样的屋子里,忍受着寒风刺骨,一针一针缝补衣服,手上冻裂的口子一道道。

平日里,姥姥还省吃俭用,把积攒下来的钱悄悄上交到妇救会,把攒下的鸡蛋偷偷送给军烈属,送给伤病员。姥姥就是这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地奉献,默默地支持着抗日救国,默默地演绎着自己的抗战故事,直至抗战胜利。但姥姥的这些故事,无论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还是和平幸福的年代,姥姥都守口如瓶,默默地珍藏起来。后来听妈妈讲,有些时候,村里人也常和姥姥说,“做了半天军鞋、军服,年岁大了,也该向政府要些回报啊!”但姥姥却义正言辞地回答道:“那还算事啊,我本来就是一个裁缝,就会这么点儿手艺,闲着也是闲着啊!”姥姥一生自力更生,直到2004年去世,哪怕是最困难的年代,也没有向任何人讲过条件,伸过手,这就是我的姥姥,只讲付出,不求回报;这就是我的姥姥,虽然没有学问,却懂得如何做人。

我想,抗战中不单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也会有许许多多默默无闻的奉献者。他们是相互存在的,英雄不是孤立的,每一名英雄的背后,都有着像姥姥一样千千万万的支持者。英雄是红花,支持者是绿叶,红花有了绿叶的衬托,才会开得更加绚烂;英雄是船,支持者是水,船有了水所带来的强大动力,才会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我的姥姥,这位普通的农村妇女,为抗战做出了她应该做的事,在我的心目中我觉得她和英雄们一样美丽,一样可敬!

张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