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图了解血常规(一文读懂隐藏在血常规中的秘密)

血常规是医院最常见的检查项目,在肿瘤患者就诊过程中“出镜率”也极高。住院前后、用药期间、发烧感冒、复查随访,哪个环节都少不了血常规检查来“把关”。对于部分肿瘤患者来说,很多时候往往因为血常规中的某个指标高了或低了而无法按照既定计划进行治疗。

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血常规这项我们日常最常见、最简单的检查,也和我们肿瘤的治疗、预后有什么联系吗?其中的每一项数据又代表着什么意义,我们又该如何解读呢?

今天互助君就给各位觅友普及一下血常规的知识,让大家轻松看懂化验单。

血常规检查对于肿瘤患者的意义

血常规检查是通过血细胞的数量变化从而判断血液状况及疾病的检查。包括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白细胞分类计数及血小板(PLT)等。

一张图了解血常规(一文读懂隐藏在血常规中的秘密)(1)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些指标对于观察患者的自身耐受情况、治疗效果、用药或停药、继续治疗或停止治疗、疾病复发或痊愈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例如,由于肝脏在凝血因子、血小板的合成和代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对于肝癌患者,就极易出现凝血障碍。当血小板水平太低,就会造成患者凝血障碍,严重时造成全身弥漫性血管内出血(DIC),危及生命。

肿瘤患者定期监测血常规主要是为了判断机体能否耐受切除、消融、介入等手术治疗以及了解靶向或免疫药物对机体的影响,通常以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的数值作为主要参考指标,如指标过低,可能会推迟治疗或更换药物。

白细胞——外敌防御者

白细胞就是我们常说的血液里的免疫细胞,主要负责对抗入侵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也当然包括具有一定识别并杀灭癌细胞的功能,白细胞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免疫力的强弱。

白细胞分了很多的亚类,如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等,而这些亚类血细胞中又以“中性粒细胞”最重要,它们就像是白细胞中的“执法队”一样,行使着杀菌和吞噬作用。因此,看血常规的化验单,我们首先要看的就是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一张图了解血常规(一文读懂隐藏在血常规中的秘密)(2)

1

白细胞降低

降低原因: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肝病引起脾功能亢进,某些药物均有可能导致白细胞降低这是因为这些物质会影响到白细胞的生成和杀灭。例如,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会导致机体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抑制,进而降低白细胞的数量;脾功能亢进则会加速白细胞的破坏,降低白细胞的数量。

对策:如果化疗后白细胞计数<2×10^9/L或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9/L,为了避免感染,医生会暂停治疗,给患者打“升白针”,发动骨髓拼命生产这类细胞,赶紧补充上来……(看上文的血常规结果,这位患者就需要停止治疗,注射“升白针”)。

这个时候病友更需要注意个人卫生,不要吃生的瓜果蔬菜,注意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感染。如果出现发热要尽快让医生来检查是否出现感染,确定感染病因后及时进行抗感染治疗。

2

白细胞升高

白细胞升高往往意味着患者因细菌性感染而导致各身体器官和组织的急性或慢性的感染、炎症、组织损伤等情况,而且白细胞的升高程度和感染程度呈正比。

此外各种组织损伤、外伤、手术后、急性失血、中毒等情况也会引起白细胞明显升高,但这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其他检查手段进行综合判断和治疗。

血红蛋白——贫血风向标

血红蛋白俗称“血色素”,是红细胞的主要成分,是红细胞内参与氧气运输的一种极其重要的蛋白质。铁、叶酸和维生素B12是重要的红细胞造血原料。测定血红蛋白可以初步判断是否贫血及造血功能是否异常。

一张图了解血常规(一文读懂隐藏在血常规中的秘密)(3)

降低原因:肝癌患者常常感到疲劳、面色苍白就是血红蛋白减少的常见症状,这是因为癌细胞本身对红细胞的伤害就非常大,此外某些药物,放射治疗等导致的骨髓抑制也是人体血红蛋白减少的重要因素血红蛋白减少不仅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还会伴随很多不适症状,如头晕、乏力、记忆力下降、失眠、食欲不振等,严重时还可能引起机体极度缺氧,危及生命。

对策:输血和促红细胞生成素是目前纠正肿瘤相关性贫血的主要方法。根据《肿瘤相关性贫血临床实践指南(2015—2016版)》[1]意见:

  • 当血红蛋白(Hb)≤100g/L时,考虑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

  • 当血红蛋白(Hb)大于120g/L时,可以停止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

  • 血红蛋白低于80g/L时,不建议肿瘤患者进行化疗治疗;

  • 当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下降至70g/L前,原则上不应考虑输血治疗;

  • 当血红蛋白(Hb)低于60g/L或临床急需纠正缺氧状态时可考虑输血治疗。

当然,血红蛋白过高也不是好事,警惕可能出现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不过这比较少见。

血小板——凝血维修队

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经历磕磕碰碰,皮肤划伤流血也是较为常见,但我们发现:作为液体的血液竟然可以自行止流止血!

没错,发挥这一功能的就是血小板了。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止血太低了容易出血,太高了容易长血栓。

一张图了解血常规(一文读懂隐藏在血常规中的秘密)(4)

降低原因:严重的肝病,会导致血小板合成障碍,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降低,进而引起血小板减少症(CIT),容易导致凝血功能障碍,伤口持续出血,甚至可能导致严重出血事件发生。

对策:CIT治疗主要包括两大方向,一种是“缺啥补啥”,即输注血小板,实时补充,但目前来源紧缺;另一种是促血小板生长因子,目前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使用的有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和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这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相当,rhTPO副作用相对较少,但价格昂贵[2]。

同时生活中应注意避免肢体的碰撞或外伤。用软毛牙刷刷牙,忌用牙签剔牙。避免吃硬的水果和食物,预防消化道出血。 严禁抠挖鼻子,防止鼻腔出血,鼻腔干燥者可用油剂保护鼻腔粘膜。

鼓励进食易于消化的软食或半流质,保持大便通畅,排便时不可过于用力,以免腹压骤增而诱发内脏出血,尤其颅内出血。便秘者可使用药物促进排便,避免痔疮出血。

写在最后

一张小小的血常规,却提示着患者身体的多种状况,可以说每周复查2-3次血常规也称得上是“性命攸关“啊!

很多疾病需要根据血液检查结果再结合病史才能确诊病情,大家不要根据化验单妄自揣测。同样是血红蛋白下降,可能有些病人是存在隐匿消化道出血,有些病人是再生障碍性贫血。

血常规的每个项目都不是孤立的,很多时候需要多个项目结合起来才会有意义,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的不同,检查结果也可能具有不同意义。

如果在血常规检查中发现某些指标超出正常值很多,一定要及时联系您的主治医生

责任编辑:觅健科普君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参考文献:

[1]《肿瘤相关性贫血临床实践指南(2015—2016版)》

[2]中华肿瘤杂志-CSCO-CIT诊疗中国专家共识-修订版 2018年2018.04.26

一张图了解血常规(一文读懂隐藏在血常规中的秘密)(5)

一张图了解血常规(一文读懂隐藏在血常规中的秘密)(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