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继位有乾隆的原因(弑父篡位的不是雍正)

雍正本名胤禛,1723年登基即雍正元年,雍正是年号,这时他45岁,雍正十三年去世,享年57岁。在影视剧中,我们对雍正的感觉并不好,主要原因是他弑父篡位,真的是这样的吗?雍正在胤礽1708年背废后,依然支持太子复位,从这点上可以看出,他对皇位并没有觊觎之心。为什么后来却有篡位的记载呢?大家应该知道文景之治,汉代的刘恒、刘启父子,通常放在一起,而清代则搞了康乾盛世,这里撇开雍正,是不是有问题?

雍正继位有乾隆的原因(弑父篡位的不是雍正)(1)

康熙遗诏真迹

也正是这样太子第二年就复位,可是没有想到1711年太子胤礽再次被废,成了被废两次的太子。这下康熙就考虑用秘诏的方式立太子,也就是说在距离康熙1722年去世的11年间,都是没有太子这个明位的,只能从职务上的变动,察觉出一二。康熙比雍正大23岁,当时雍正三十多,正年富力强, 各方面表现都比较优异,还组织祭天和祭告祖陵,从这点说明雍正此时就是继承人。

雍正继位有乾隆的原因(弑父篡位的不是雍正)(2)

所以说,这样难免后人对雍正是否被立为储君一事产生疑问。不过从一些蛛丝马迹中,应该注意到,其实雍正在胤礽第一次被废的时候,就加爵为亲王,可见康熙对四子的器重。康熙八岁登基,太子被废的时候,是康熙四十七年的时候,康熙都55岁。康熙68岁去世,在位时间60年,古代寿命不长,在当时算是年纪很大,符合自然规律;再说雍正继承康熙之位是不争的事实,所以说雍正弑父篡位的不大可信。

雍正继位有乾隆的原因(弑父篡位的不是雍正)(3)

前面我们说过,康乾盛世。事实上很多人会因为这个,把雍正给遗忘。应该称为康雍盛世才比较妥当。这里唯一的解释就是有人企图掩盖雍正暴毙的秘密。要知道雍正相比康熙68岁去世,算是短命,他45岁登基,前后在位不过13年。统计《实录》所载,康熙先后去胤禛的圆明园和狮子园十一次,六十一年多达三次。由此可见胤禛的孝心得到了康熙的认同。

雍正继位有乾隆的原因(弑父篡位的不是雍正)(4)

民间流传雍正死于刺客,刺杀头目不知去向。试想现在谁想进中南刺杀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将军都是不可能的,就更不要说当时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紫禁城。就算进去没有雍正贴身太监指引你都不知道他睡哪里跟哪个人睡,想见他都难更别说杀了他还提个头到处跑,可能吗?头不见了只能说明雍正死于下毒而七窍流血,为掩盖真相他被最信任的人毒死后割去了头。

雍正继位有乾隆的原因(弑父篡位的不是雍正)(5)

在古代都是繁体字,没有那么好改动的。随着《康熙遗诏》的披露,从雍正登基后的所作所为来看,他勤勉之程度是乾隆所不能及的,而且康熙后期的危机也在雍正朝化解,国库丰盈,吏治清明,康熙选择雍正没有错,也正因为有了雍正的大作为才把满清从康熙盛世危机中拉了回来,造就了一朝盛世。而乾隆呢?就是一个纨绔子弟,满清的灭亡是从乾隆开始的,不思进取,游手好闲,而且和珅等奸佞当道,是不是他的皇位来的太容易所致?或者故意抹黑雍正,来抬高自己呢?

雍正继位有乾隆的原因(弑父篡位的不是雍正)(6)

乾隆的表现不得不让人质疑他如何上位的

此外,雍正皇帝死因离奇近臣都哑口,百度上都没有。这说明乾隆没有追查到底,就连家臣李卫(从家奴到二品大员)也避而不答,足以证明他们心知肚明却又不敢得罪幕后黑手。雍正登基后,为了防止储君之争,采取密诏的方式确定继承人。所以明争暗斗会特别厉害,因为他的皇子们都年轻气盛,1711年出生的乾隆继位的时候才25岁,不排除采取不正当手段,因为在雍正后乾隆就不再秘密立储,说明他看到了漏洞甚至钻了漏洞。

笔者认为,本着谁要隐瞒事情,谁最大受益者。不言自明雍正的下一位皇帝有很大嫌疑,你不觉得吗?仅供参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